APP下载

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六个着力点

2021-10-09李春成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科技中国 2021年9期
关键词:协同区域科技

■文/李春成(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第一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第二步的起步之年。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演化方向是,大尺度跨区域(主要指跨省级行政区)协同发展将不断深化,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壮大、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强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2月16日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指出: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因此,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极其复杂、不确定的国际政治与经济贸易发展环境,“十四五”期间,我国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将肩负新的重大战略使命,要求跨区域创新发展能够有更大作为,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多政策选择和回旋空间。要实现这一发展目的,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一、着力支撑跨区域实体经济发展协同

近年来,我国经济凸显一定程度的脱实向虚倾向,制造业占比下降较快,工业占比从2006年42%的高峰下跌到2019年的32%,同期制造业占比由32.5%降到27.7%,引发各界担忧。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吸取拉美等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教训,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是十分必要的。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是技术创新的载体,具有收入、就业等方面的带动效应和很强的物质基础与国家安全保障作用。各地区,特别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普遍面临实体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房地产挤压效应明显、物流成本高、人力成本大幅度上升等问题。解决这些经济发展中的早熟问题,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通过跨区域创新协同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协同,成为可选择的重要路径。要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技术、成果、人才等创新要素的跨区域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以有效缓解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本压力。同时,跨区域的协同创新也具有了更为坚实的制造业载体,使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促进“生产性制造”向“研发服务性智造转变”。

二、着力推进跨区域创新组织体系建设协同

随着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崛起,新的研发模式不再是仅由科研机构主导的研发模式,也不再是过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线性模式,而是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投资家等多元主体联合参与的新研发体系,是创新链各环节融合融通的科研组织方式的改变,是研发与市场需求同步的产业创新体系。当前要适应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新研发模式与创新趋势,需要从跨区域视角建构新型研发组织为核心的开放型、协同高效的跨区域研发组织体系。随着以科学为基础的原始创新、颠覆式创新地位进一步增强,需要关注未来型新型研发组织建设。历史上科技强国,特别是美国保持了100多年的科技强国地位,其中重要的一点是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不断优化科研组织机构,先后创造了工业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计划、产学研合作的工程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到最近刚提出的未来产业研究所,反映出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加快,适时调整科研组织形式,是适应环境变化、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增强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同时,各区域需要拓宽视野,在跨区域的更大空间尺度内组织研发、转化、产业化资源,不断优化区域新型研发与创新组织体系建设,让科学家、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创业者等更多利益相关者及时介入,甚至提早介入,共同研发创造,共同创业创投,共同创新转化。

三、着力促进跨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协同

在实施跨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中,跨区域污染联防联治与环境保护、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流域生态治理担当了重要角色。当前,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未来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依靠跨区域的科技合作和协同创新,解决单一行政区无法解决的跨区域绿色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为实现绿色低碳目标提供有效技术支持。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过程来看,过去六七年内,在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跨区域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支撑跨区域的联防联治,解决面临的急迫的大气污染等环境治理问题。在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在“双碳”目标约束下,跨区域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任务将更为艰巨。共同发展跨区域数字产业、绿色低碳产业,以及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解决高碳排放产业的节能减排等方面,都对跨区域科技合作研发、共同实施重大绿色减排协同创新工程、建立跨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制度与机制等方面带来新的跨区域协同创新需求与挑战。从我国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看,“双碳”目标的达成,有赖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跨区域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中协同创新的引领促进。

四、着力推动跨区域成果转移转化协同

要素流动与配置是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关键环节。跨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跨区域人才和技术等科技要素市场一体化和成果转化一体化建设是亟待突破的重要课题。一方面,需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黄河流域等跨区域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区域内部率先建立起跨区域的转移转化协同的有效机制、制度、政策体系和发展模式,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也亟待总结过去行之多年的科技对口帮扶、对口扶贫等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合作经验做法,挖掘成功案例并推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也提及:全面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因此,未来可考虑围绕东西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化协同创新发展,着力在以下方面开展政策研究和工作推动:一是加强跨区域技术要素市场联动,发挥大区域技术密集城市交易市场的龙头作用,打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市场通道,促进技术、人才高效合理流动。二是加强区域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提升各地区示范区、示范基地的能力,推动示范区跨区域的联动发展和区域间的模式输出。三是加强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专业孵化机构的跨区域联动与合作发展。四是提高高校、科研院所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能力,促进其跨区域布局和联动发展。

五、着力优化跨区域创新空间布局

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跨区域协同创新空间布局需要重点把握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创新动力这一基本需求,努力把我国在空间科技布局、重组优化等方面的制度优势发挥出来,为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多空间政策支持。一是深化跨区域创新发展布局,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新动力源。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都市圈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实现城市群、都市圈中心与外围耦合,围绕京津冀协同、粤港澳大湾区合作、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双城圈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同时,更加注重围绕城市群主导产业,加强跨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融合,突出技术自主可控、供应链安全可靠,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增强科技的有效供给能力。二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优化创新空间布局中的主战场作用。中心城市在创新主体方面具有多样性、多元性,创新资源密集度大、交通通讯便利等一系列优势。要遵循科技创新空间集聚规律,充分发挥大城市创新资源和要素聚集和高效率优势。以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为重点,配合都市圈、城市群的创新集群建设,强化都市圈的创新辐射带动功能,深化建设各具特色的创新型城市,提升创新型城市原创能力,率先打造一批高水平科技教育强市,增强中心城市及其带动的城市群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三是大力促进都市圈和城市群创新空间拓展效应。顺应“流空间”发展新趋势,充分发挥大都市圈对创新技术流、资本流、人才流、信息流、数据流的聚集效应,提高创新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以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以原创战略新兴产业创新生态建设为突破口,加大本地化技术供给与转化,拉长产业链,提高一小时产业链配套本地化能力和创新链协作能力,打造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城市群产业链根植化、产业生态共生化、新兴产业原创化,共建有竞争力的产业共同体。四是坚持科技创新效率优先与兼顾解决发展不平衡,促进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省会与腹地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加大对资源枯竭区域、新动能缺乏区域的专项创新支持,根本改变东中西部不平衡发展问题,显著缓解南北日益严峻的不平衡发展矛盾。

六、着力完善跨区域协同创新体制机制

猜你喜欢

协同区域科技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分割区域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科技助我来看云
京津冀协同发展
科技在线
区域发展篇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