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北桐乡梨锈病防治适期和防治药剂研究

2021-10-09吴嘉维姚张良胡琪琪蒋建荣周国鑫

浙江农业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嘧菌桐乡锈病

吴嘉维,姚张良,*,胡琪琪,张 杰,陈 轶,蒋建荣,周国鑫,王 霞,*

(1.桐乡市农业农村局,浙江 桐乡 314500; 2.浙江农林大学 植物保护系 浙江省农产品品质改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1300; 3.桐乡市乌镇镇农业经济服务中心,浙江 桐乡 314501)

梨锈病(GymmosporangiumharaeanumSyd.)又名梨赤星病、羊胡子,是梨树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分布很广。梨锈病是典型的转主寄生病害,桧柏是梨锈病病菌重要的转宿主,梨锈病病菌以冬孢子角在桧柏上越冬,翌年春遇雨,冬孢子角吸水胶化产生大量担孢子,借风传播到梨树上为害[1-2]。梨锈病菌主要为害梨树叶片,也可为害叶柄、新梢和幼果等[2-3]。

梨锈病发生与梨树品种、环境因素、叶片龄期等有关。一般认为,西洋梨上梨锈病发生较中国梨要轻,在中国梨和西洋梨种内各品种间发病轻重也存在差异[3-4]。环境因素温、湿度对梨锈病菌萌发、侵染梨树具有重要影响,如朱灿星等[1]报道杭州地区桧柏上的梨锈病菌冬孢子角3月中旬突出表皮,但未完全成熟、难以胶化或萌发产生担孢子,3月20日以后气温达5 ℃以上,且降雨2 mm以上冬孢子才陆续萌发产生担孢子;莱阳地区冬孢子角遇1.5 mm以上的降雨,即可萌发产生担孢子[5];而在辽宁地区10 mm以上降雨被认为是影响梨锈病的关键因子[6]。已有诸多梨树叶龄影响病菌侵染的报道,如鸭梨3~12 d叶龄、杜梨3~10 d叶龄的叶片易感等[5-7]。梨园中,因不同品种的梨树生育期差异,导致叶龄不同;且即使同一株梨树上也存在不同类型的芽(展叶方式不同),导致叶龄不同,这些都给梨锈病防治带来巨大挑战。

化学防治是梨锈病众多防治措施中最被广泛采用的,一般认为在叶片出现病斑后的1~5 d是梨锈病的最佳防治时期[6];但对内吸性杀菌剂而言,担孢子侵染后至病斑显症前是药剂有效防治期[5]。降雨与梨锈病菌冬孢子角胶化、担孢子成熟扩散、病菌侵染等过程关系非常密切,有报道防治梨锈病的重点是树萌芽后的第1和第2次大降雨中侵染的病菌[6]。

近年来,城乡环境绿化过程大量种植桧柏等梨锈病病菌转寄主植物,客观上导致梨园梨锈病加重发生[8-9]。在浙北桐乡等地区梨锈病发生逐年增加,每年导致梨减产超过40%,已成为当地最主要的梨树病害。当地生产实践中,继三唑酮对梨锈病的防效出现明显下降后,近年来嘧菌酯已成为防治梨锈病的主要药剂,当地曾发现多年使用嘧菌酯后对白粉病的防效显著下降甚至无效[10],因此,寻找防治梨锈病的替换药剂已刻不容缓。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地区梨锈病流行病学及发病规律、最佳防治适期,以及合适的备选药剂,我们选择了嘧菌酯、三唑酮和苯醚甲环唑等8种常用药剂,开展了药剂筛选及防治适期等试验,旨在为浙北桐乡地区梨锈病的科学施药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和试验概况

供试药剂:50%多菌灵WP,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80%代森锰锌WP,陶氏益农农业科技(中国)有限公司;70%甲基硫菌灵WP,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44%三唑酮SC,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5%己唑醇SC,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0%唑醚·戊唑醇SC,江苏明德立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250 g·L-1嘧菌酯SC,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10%苯醚甲环唑WG,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施药药械为中国富士特有限公司生产的FST-18D富士特背负式电动喷雾器。

试验地点:主要设在桐乡乌镇西浜病虫观测圃(纬度30°42′N,经度120°31′E)和桐乡乌镇良种基地(纬度30°41′N,经度120°32′E),梨树树龄都为8 a,两地历年梨锈病发生较重。以及桐乡乌镇西浜病虫观测圃、桐乡乌镇良种场、桐乡石门殷家漾梨园三地周边的桧柏。

供试品种:选择观测圃和良种基地种植的翠冠、玉冠、翠玉和初夏绿四种梨用于试验。将梨树的叶芽分为两类:Ⅰ类芽,为新生枝条上的叶芽,其渐次萌发和展叶,表现为整枝上的叶芽叶片展开不整齐;Ⅱ类芽,该枝条上着生有花芽,其上的叶芽叶片展开较整齐。

1.2 冬孢子角成熟室内观测

自2018年2月初开始,每天观测和记录桐乡乌镇西浜病虫观测圃、桐乡乌镇良种场、桐乡石门殷家漾梨园三地桧柏上的冬孢子角发生情况。自2月17日起,每隔3~4 d采集冬孢子角带回实验室,在室内浸水30 min,取出后置于带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20 ℃保湿培养,24 h后检查冬孢子角胶化情况[5,11]。冬孢子角胶化率/%=(处理后冬孢子角胶化个数/冬孢子角总数)×100。

1.3 药剂试验设计

1.3.1 用药适期测定

以喷施250 g·L-1嘧菌酯SC 1 800倍液,喷施2株梨树作为1个处理,以空白处理为对照,各处理重复3次。翠冠品种,分别于2018年萌芽后分别在3次下雨的雨前、雨后3 d、雨后7 d各打药一次,3轮分别为2018年3月30日、4月8日和4月12日;4月12日、4月16日和4月21日;4月21日、4月25日和4月29日,每处理防治3次。翠玉品种,在2018年3月下旬后进行,分别于梨萌芽后第1次下雨前即3月30日、第1次雨后即4月8日、第2次雨后即4月16日、第3次雨后即4月25日,每处理防治1次。

施药后,每隔1 d查看是否产生药害;并于5月10日和5月11日,在每株梨树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选取Ⅰ类、Ⅱ类芽梨枝条各1枝,调查整个枝条上所有叶片的病斑数,以2株梨树作为1个重复,各处理重复3次。统计每枝条平均病叶率和平均每叶病斑数[6]。

1.3.2 药剂筛选试验

药效试验在良种场选择玉冠和翠冠上进行,施药时间为2018年3月30日、4月12日和4月21日。设置50%多菌灵WP 500倍、80%代森锰锌WP 500倍、70%甲基硫菌灵WP 800倍、44%三唑酮SC 1 000倍、5%己唑醇SC 2 500倍、30%唑醚·戊唑醇SC 800倍;250 g·L-1嘧菌酯SC 1 800倍、10%苯醚甲环唑WG 800倍和空白对照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由2株梨树组成。分别于4月25日和4月26日两天进行梨树病情调查,以每重复中的2株梨树为单位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共选取5个Ⅰ类和5个Ⅱ类芽枝条(先调查的两个重复中取样2个,第3个重复取样1个),对其上所有叶片的梨锈病侵染情况进行统计,计算每枝条平均病叶率和平均每叶病斑数[6]。防治效果/%=[(对照组发病率-处理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100。

1.4 果实调查

在2018年5月30日调查梨树果实的发病情况;在7月20日对各药剂处理的翠冠和玉冠两品种梨每个处理在西、北2个方位各随机采取6个梨进行梨平均单果质量、横径和纵径测定,再从6个果实中随机选取3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5 数据处理

由Excel软件计算各处理平均数和标准误,以及统计病叶率和防治效果;采用学生t检验方法对双样品统计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使用Statistica 6.1软件做回归分析,并基于Duncan多重比较法对单因素多样品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冬孢子角的成熟期与冬孢子角胶化

2018年的桐乡乌镇西浜病虫观测圃、桐乡乌镇良种场、桐乡石门殷家漾梨园三地桧柏的数据显示,梨锈病冬孢子角初见为2月24日,3月上旬出现抽出高峰。梨萌芽后的第1次雨后即4月2日,枝条上冬孢子角胶化率达30.00%; 第2次雨后即4月10日胶化率即达100%;4月下旬后桧柏上基本找不到冬孢子角。室内冬孢子角成熟度检测表明,冬孢子角成熟高峰期在3月15日左右,3月20日之后基本全部成熟(图1)。梨树生育期在3月初萌芽,较早品种在3月下旬进入盛花期,较晚品种在3月底4月初。4月初在生育期早的梨树叶片上初见梨锈病病斑为橙黄色小点,清晨伴有淡黄色黏液。2019年调查与2018年基本一致,梨锈病病斑初见在4月2日,从菌源上也说明当地3月下旬开始凡是有明显的降雨,冬孢子角就会胶化释放担孢子,并且3月底4月初一般梨树叶龄较低对梨锈病敏感,所以从3月下旬开始凡是有明显的降雨为防治梨锈病的关键时间点是合理的。

图1 冬孢子角室内培养检测成熟度

2.2 不同用药时间对防效的影响

在自然条件下,不进行药剂防治玉冠、翠冠、初夏绿和翠玉4个品种的病叶率依次为65.47%、65.97%、56.88%和55.27%,各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图2-A)。雨前防治优于雨后3 d和雨后7 d,差异显著(P<0.05)(图2-B);3场降雨的时间点选择表现为第一次雨最为关键(图2-C)。

A,自然条件下不同品种梨的锈病发生情况;B,C分别为翠冠和翠玉上在不同时间点嘧菌酯处理后的Ⅰ和Ⅱ芽叶上的梨锈病发生情况。1、4,雨前,2,雨后3 d;3,雨后7 d;5,第一次降雨之后;6,第二次降雨之后;7,第三次降雨之后;8,对照。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2.3 不同药剂对梨锈病防治试验

在玉冠和翠冠上,各药剂处理对梨树均安全,未见任何药害,且与对照比较8种药剂处理(除多菌灵外)都可显著(P<0.05)地降低Ⅰ类和Ⅱ类芽叶的梨锈病病叶率(表1和2)。在玉冠上,8种药剂处理对Ⅰ类芽叶的每叶病斑数的防效均优于对Ⅱ类芽叶的防效;除80%代森锰锌WP 500倍(稀释浓度)和70%甲基硫菌灵WP 800倍处理外,50%多菌灵WP 500倍等其他6种药剂对梨锈病的Ⅰ类芽叶的病叶率防效均优于Ⅱ类芽叶(表1);80%代森锰锌WP 500倍、5%己唑醇SC 2 500倍、30%唑醚·戊唑醇SC 800倍和10%苯醚甲环唑WG 800倍对Ⅰ、Ⅱ类芽叶的病叶率和每叶病斑率的防治效果均排前4,防效在89.62%~99.46%,优于当地使用的药剂44%三唑酮SC 1 000倍和250 g·L-1嘧菌酯SC 1 800倍(表1)。与玉冠上的情况相似,在翠冠上除30%唑醚·戊唑醇SC 800倍的99.83%略低于100%外,其他7种药剂对Ⅰ类芽叶的每叶病斑树的防效也均优于对Ⅱ类芽叶的防效;除5%己唑醇SC 2 500倍外,80%代森锰锌WP 500倍、30%唑醚·戊唑醇SC 800倍和10%苯醚甲环唑WG 800倍对翠冠的Ⅰ类和Ⅱ类芽叶的病叶率和每叶病斑率防效与玉冠上一致;与玉冠相反,250 g·L-1嘧菌酯SC 1 800倍在翠冠上显示出较好的防效(表2)。

表1 玉冠上不同药剂处理对梨锈病的防治效果

表2 翠冠上不同药剂处理对梨锈病的防治效果

2.4 药剂处理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不论是在玉冠上还是翠冠上,10%苯醚甲环唑WG 800倍处理的平均单果质量最大,显著大于对照和其他各处理。在玉冠上平均单果质量前4位依次为10%苯醚甲环唑WG 800倍、44%三唑酮SC 1 000倍、250 g·L-1嘧菌酯SC 1 800倍和80%代森锰锌WP 500倍处理的小区,分别为对照的2.55、2.07、2.05和1.89倍(表3);翠冠对照平均单果质量233.75 g,3种药剂处理梨树单果质量显著高于对照,从高到低依次为10%苯醚甲环唑WG 800倍、80%代森锰锌WP 500倍和44%三唑酮SC 1 000倍(表3);玉冠上平均单果质量与病叶率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r=-0.797 6,P=0.010 0),但在翠冠上相关性不显著(r=-0.501 1,P=0.169 3)。在玉冠上,10%苯醚甲环唑WG 800倍、70%甲基硫菌灵WP 800倍、50%多菌灵WP 500倍和250 g·L-1嘧菌酯SC 1 800倍4种药剂处理的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但在翠冠上所有处理间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表3)。药剂处理可提升梨果实的质量,也可对果实品质产生影响,不同药剂对单果质量的影响与梨的品种有关。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建议通过防治柏树上冬孢子角来防治梨锈病

本文通过冬孢子角成熟监测,确定了浙北桐乡地区冬孢子角的成熟盛期在3月中旬,这与杭州地区基本一致[11]。但是与杭州地区建议在3月上旬在柏树上施药不同[11],我们不建议在柏树上喷药。根据对冬孢子角的防治试验结果(数据未列出),通过药剂处理抑制冬孢子角抽出和胶化都未达理想的效果。其次,当前柏树作为重要绿化树种,种植面积广且散;并且柏树枝条较为密集,内部的枝条(内膛)药液很难喷洒到位,本文采用枝条浸入药液的处理方式都难取得理想的防效。第三,锈病远距离传播能力强,通过控制病源的防治方法难度大[9,12]。因此,不建议通过对柏树施药来防治梨锈病。

3.2 在梨树上防治梨锈病关键在防治适期上

梨锈病药剂筛选试验中,代森锰锌在雨前的防治效果较好,但赵德英等[6]试验结果表明,雨后防治效果较差,这可能与代森锰锌为保护性杀菌剂有关;本试验中250 g·L-1嘧菌酯SC 1 800倍、30%唑醚·戊唑醇SC 800倍、10%苯醚甲环唑WG 800倍和5%己唑醇SC 2 500倍等对梨锈病初期病斑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总体上,除50%多菌灵WP 500倍和70%甲基硫菌灵WP 800倍防治效果较差,44%三唑酮SC 1 000倍和250 g·L-1嘧菌酯SC 1 800倍防治梨锈病也一般,其他都有极好的效果;50%多菌灵WP 500倍、44%三唑酮SC 1 000倍和250 g·L-1嘧菌酯SC 1 800倍等防治梨锈病效果较差或一般,可能与当地以前一直使用这些农药有关。从梨锈病的病斑数来看,各药剂都有较好防效,关键在防治时期。Ⅰ类芽上生长叶片的日龄数差异大,而Ⅱ类上基本一致,所以第二次防治时要特别关注Ⅰ类芽上叶的防治(即枝条顶部的叶片叶龄低,对梨锈病敏感,应均匀喷施不可遗漏);3次雨中前两次雨最为关键,在每次降雨防治的适期,又以雨前防治最佳,特别是保护性杀菌剂。

3.3 各药剂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药剂的选择上,虽然几种药剂对梨锈病都有较好防效,并且叶片和果实都未见药害,但是不同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上较为复杂。不同药剂可能不仅仅通过防治梨锈病来影响果实品质,还可能会直接影响果实品质。其中在玉冠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能与平均单果质量直接有关(r=0.600 9,P=0.0870)。即不同药剂处理会影响果实品质,但影响果实品质的因素较为复杂。如套袋、棚室等非化学因素也会影响果实品质[13-14]。本试验中或者不同梨树品种的生育期略有差异导致了相同药剂处理在不同生育期的梨叶上,其药剂对梨锈病的防治效果不同而对果实品质有不同影响。这些还有待下一步研究。

4 小结

通过试验,明确了浙北桐乡地区梨锈病的发生规律,确定冬孢子角的成熟盛期在3月中旬;80%代森锰锌WP、30%唑醚·戊唑醇SC和10%苯醚甲环唑WG等药剂均可以很好地防治梨锈病,可作为250 g·L-1嘧菌酯SC的轮换药剂。药剂处理时间是防治梨锈病的关键,桐乡地区在3月下旬、4月初的梨萌芽后的第1次雨前防治最好,梨芽萌发后的前2次雨期为梨锈病防治的关键时期。

猜你喜欢

嘧菌桐乡锈病
玉米南方锈病防控技术措施
嘧菌酯/聚丙烯腈微球的制备及缓释性能
遇见喵星人
滚草地
应用高分辨质谱法的马铃薯种植土壤嘧菌酯残留快速筛查方法
家有蚁穴
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扬彩)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分析
29%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试验
玉米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杭州桐乡:菊农抢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