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会政策到福利哲学

2021-10-08单洋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社会政策

单洋

摘  要:《蒂特马斯社会政策十讲》本身具有很强的导论性质,其内容涵盖了理查德·蒂特马斯于伦敦经济学院数年间教授导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因而也是蒂特马斯学术内容的精华呈现。作为社会政策学的奠基人,蒂特马斯在社会政策体系的思想与理论方面致力于脱去功利主义的外衣,以达到福利哲学的水平,至今对社会政策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这本书中,蒂特马斯主要对社会政策的理论定义、社会政策与再分配的联系以及社会政策如何落实,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究,本书虽短小精悍,却包罗广阔。

关键词:《蒂特马斯社会政策十讲》;社会政策;福利哲学

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0-00-02

《蒂特马斯社会政策十讲》的作者理查德·蒂特马斯(R.M.Titmuss,1907—1973)是英国社会政策的奠基人和福利国家理论的重要开创者,该书取自作者在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多年的一门导论课程的编辑版本,涵盖了蒂特马斯的学术精华,可以称得上是大师留给世界最后的财富。作为一本导论性质的图书,《蒂特马斯社会政策十讲》深入浅出,短小精悍,却包罗广阔。最初蒂特马斯就对“社会政策”这一词的应用提出其观点,认为要应用社会政策这一词汇时不可为其加上各种类型的光环,要使之保持绝对的理性与公正,并以这种状态持续整个过程。在蒂特马斯眼里,脱去功利外衣,并成为福利哲学的社会政策,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福利的实现。

本书分为十讲,主要讨论了三个大问题,即社会政策的理论定义、社会政策与再分配的联系以及社会政策如何落实。首先,第一讲到第五讲主要围绕社会政策的定义、模型、功能及其相关的概念,如社会福利、社会行政等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与区分;其次,第六讲到第八讲主要研究社会政策与再分配的联系,社会政策选择与变迁、个体自由与集体责任两难矛盾的处理方式会怎样影响再分配的后果;最后,第九讲到第十讲主要说明的是社会政策落实的问题,作者的主张是进行福利的社会分工。

一、关于社会政策理论的关键问题

在简要分析爱尔兰、前苏联和前西德这三种不同类型社会政策之后,蒂特马斯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觀点就是,研究者要分析社会政策,就必须将其放进广阔的政治及地理框架之内,而不能独立于对社会的整体研究之外。并指出研究者要了解政策,就要区分社会政策中的目的和手段。尽管如此,蒂特马斯不得不承认,要从理论与实名上界定社会政策范围是非常困难的。

为使自己的研究内容更加明确且易于区分,蒂特马斯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社会政策分成A(社会政策剩余福利模型)、B(社会政策工作能力及成绩模型)、C(社会政策制度性再分配模型)三个不同的模型。蒂特马斯同时坦言,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价值和偏见,所以在讨论社会政策时,中立的价值立场是一件没有意义事情。因此,我们可以在之后的内容中发现,蒂特马斯对剩余式社会政策的观点整体上持批评态度,这种批评体现在歧视与排斥、行政与私营之间存在的差异、社会变动成本的承受与补偿以及私人保险几方面。

蒂特马斯认为社会政策应当具有积极的功能,否则会造成私人财富增加带动社会成本上涨的局面。寻常意义上的社会成本是指那些产品生产的成本并没有全部由生产者承担,而消费者同时也没有享受产品或服务的全部代价。在蒂特马斯的观念中,尽管这部分社会成本看似平摊在所有社会成员身上,但真正受到这部分社会成本影响的只有经济状况不理想的穷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穷人得不到国家的支持,那么穷人所受的不公正待遇会进一步加强,自由市场也将使得社会不平等的严重程度进一步加剧[1]。如果整个社会要使这种局面得到有效改变与调整,就需要按照相应的比例付出等额的社会资源来使社会成本获得提升。从这一角度上来看,日趋完善的工业社会经济所带来的社会变迁需要国家进行干预,并以福利政策提供正向的支持。

二、社会政策与再分配

随着蒂特马斯的研究越发深入,他发现无论意识形态上是否存在差异、存在何等差异,其制定社会政策的中心点均以“再分配”为主,这使得蒂特马斯从第六张开始将社会政策与再分配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研究内容。首先探讨的就是法院、私营保险和公共社会保障在再分配过程中的角色、功能与目标。

法院对于再分配而言,其功能更多地体现在依靠法院处理赔偿问题,例如健康、工作能力、寿命和职业技能的损害,这些统称变迁的社会代价(社会成本),但这些却非常难按照物质的准则来衡量,故对许多人来说,这种依靠法院体系的赔偿方式在社会政策的一些关键范围里是非常行不通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私营保险对于再分配而言,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例,通过社会保障的形式对市场进行干预,可看作是社会中个人与群体两者之间在资源调整配置上进行了再分配,这一过程中政府原定的求偿模式也有所参与。而对私营保险来说,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模型上面,一个是“个人化的精算模型”,又称“羊毛出在羊身上”。另一个是“团体保险”,换句话说便是风险汇聚或公摊。从社会政策角度来看,无论是社会保障制度还是私营保险,对于再分配制度均有意义。

而在第八章中,蒂特马斯通过对1968年工党政府提案和1971年保守党政府提案进行对比(两个方案均为英国的年金方案),并对再分配后果受不同价值体系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这次分析,蒂特马斯提出社会政策处理的问题主要是围绕选择与变迁两方面内容,同时也需要解决个体对自由的需求以及集体担负责任两者之间的矛盾。1968年工党政府的提案主要体现在“国民退休年金”这一法案中,其目标之一就是足吃够用,让未来别无生计的年金领受人有足用的收入,另一个目标就是预防未来年老贫穷,并减少申请年金领受人的数目。只有通过一个全民普及、强制性、供款式的国家制度才能争取到动态化足用的援助收入。故此,在老年及其他经济依赖情境下收入维持的整体结构里,国家的角色必须占有支配性的地位[2]。而1971年保守党政府的提案主要载于《年金方略》白皮书之中,其中,私营市场机构扮演着支配的角色,而政府(集体)的社会政策则只能分得一些小角色,照顾少数的陌生人、工资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剩余的劳动力以及公共援助部门。蒂特马斯认为年金方略应当包括职业年金、新国家储备方案及国家基本方案三方面内容,而这种对年金方略的分配与此前提过的模型A有很高相似度。

在蒂特马斯看来,工党的国民年老退休年金法案具有革命性,这不仅因为它的再分配效果,而且是因为它釆取了向前看而不是向后营的方式,也就意味着这一年金法案有着能够使人民了解自己年金实际情况的权利。权利的真谛不单是要知道有获取年金的权利,而是要知道有权索取一份计算准确的款项,准确地知道人们在某种情况下和在特定的年纪里可以预期得到的收入。

三、福利的社会分工

在社会政策的目标方面,从政府作为社会耗费代理人的角度来看,蒂特马斯认为有一个领域是现代社会所有政府均会干预的,并且是人们期望干预并投入大量预算款项的,就是习惯叫作公共设施的各种服务。但它们同时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如城乡规划、公共交通、停车场等,是一份没完的社会环境、审美和休闲设施的明细单。它们都是由全社会共同支付或津贴的,但无论如何,不能假定增加这些所谓公共设施就能改善社会和物质的环境,它们可能仅是刹止继续恶化的工具而已。

从蒂特马斯的观点中可以看出,福利分析一旦出现视野局限于政府开支的情况,所获得的看法往往会体现出过度乐观且扭曲的表现,也就无法用于判断福利国家的真实情况,因为公共服务的经费需要税收来支持。截至作者编辑这本书的时候,90%以上的英国家庭都受到税收影响,并且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不可避免的有人想方设法去逃税、漏税。但是,个人之间与家庭之间的税务分担问题本身也是社会政策的一部分。

为了使这种类型的问题得到解决,蒂特马斯对社会分工进行了以福利为主导的区分,并使之出现三种不同类别的福利体系(职业福利、财政福利与社会福利)。然而在蒂特马斯的观点中,这三种类型的福利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最终目的之一在于合并构成一个能够在主体、结构及目标上均满足相应多元化需求的社会福利网络。只有在以上三部分内容被纳入社会政策中后,社会政策再分配造成的影响力才能被充分应用到实际社会活动中。

四、结语

尽管蒂特马斯社会政策研究取向中存在着局限性,但他的研究仍然被学者们认为为社会政策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蒂特马斯社会政策十讲》作为蒂特马斯多年来在伦敦经济学院讲授的一门导论课程的编辑版本,可以说涵盖了蒂特马斯的学术精华,对于后人了解社会政策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林闽钢.回到蒂特马斯——社会政策的蒂特马斯立场辨析[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1(1):183-196.

[2]马德.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14.

(责任编辑:董維)

猜你喜欢

社会政策
老龄化背景下完善我国社会政策支持的思考
我国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政策探究
中国特色社会立法的战略地位与体系特征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构建包容性社会政策价值取向的四个维度
论多层治理体系下的欧盟社会政策
社会分化、政策调节与族际整合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