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禽种业改良有了新目标

2021-10-08王延斌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种源奶业种业

王延斌

“在畜禽种业方面,我们的自主创新有基础,不存在‘卡脖子问题。”6月底,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在“全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培训班”上的这句话给在座的畜牧从业者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次培训班,被视为“十四五”我国奶业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确保奶牛种质资源自主可控、打好种业翻身仗的一个重要行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畜禽种业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畜禽遗传改良计划的支持下,核心种源自给率大大提高。

据时建忠介绍,第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时间是2008年到2020年,覆盖了奶牛、生猪、肉牛、蛋鸡、肉鸡和肉羊等六大主要畜种。12年来,我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比如蛋鸡就打破了国外的垄断,畜禽生产性能水平明显提升,实现了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风险可管控。

如果说,上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基本解决了我国畜禽良种“有没有”“够不够”的问题,那么,农业农村部在4月28日发布的新一轮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则致力于解决我国畜禽良种“好不好”“强不强”的问题。

该计划透露的“主攻方向”是力争用10?15年的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显著提升种畜禽生产性能和品质水平,自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突破性品种,确保畜禽核心种源自主可控。

本次培训瞄准奶牛领域,是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全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透露的技术路线,该计划需构建国际一流的育种技术支撑平台,重点通过核心种源自主培育体系建设和良种扩繁技术应用,显著提升核心种源自主培育能力,实现奶牛群体遗传改良。

专家认为:我国奶牛种源总体有保障,但性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应该坚定信念走畜禽种业自主创新之路。

本次培训的举办地山东是畜牧业大省,产业规模和效益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据出席会议的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唐建俊表示:经过“十三五”时期的调整、转型和升级,山东奶业产业素质全面提升,现代奶业格局初步形成。2020年,山东省牛奶产量241万吨,奶牛存栏86万头,均位居全国第四位。但他没有回避矛盾:奶业仍然存在产业竞争力不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其中突出表现为奶牛核心育种场建设滞后、种质源头造血能力弱、优秀种质扩繁速度慢等。

某种程度上,山东奶业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具有普遍性。

针对现实问题,在政策宣传贯彻环节,全国畜牧总站畜禽种业指导处处长刘丑生、《全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张胜利教授、全国畜牧总站畜禽种业指导处李姣等专家对行业关心的国家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实施管理办法如何解读、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项目如何实施部署、中国奶牛遗传评估及育种数据要求等进行了深度解读。

虽然我国畜牧育种创新有基础,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具有自主产权的良种,育种人越来越有自信,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畜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育种基础、育种体系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如白羽肉鸡还没有突破、能繁母猪年均提供育肥猪数量比发达国家低30%左右、奶牛水平也只有國际先进水平的80%。

专家们表示,新一轮遗传改良计划瞄准痛点,打通瓶颈,指出生猪、奶牛、肉牛、羊的生产性能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白羽肉鸡要实现零的突破,蛋鸡、黄羽肉鸡、白羽肉鸭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品种。

据了解,本次培训班由山东奥克斯畜牧种业有限公司和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联合承办。

按照上述计划,国家未来将提高育种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全面强化育种基础和育种体系;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研发能力、产业带动力的领军企业,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种源奶业种业
不同种源防风种子质量分析
鹿芯壹号梅花鹿种源检测芯片
不同蒙古栎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小桐子种源试验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