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危机视阈下中国传统武术批评性话语分析与形象重构
2021-10-08焦丹苏铭
焦丹 苏铭
【摘要】中国传统武术是受中国传统儒、道、墨、释等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一种体育文化。近年,传统武术对阵现代搏击的噱头不断在互联网空间发酵,中国传统武术经历着全媒体语境下的重新聚焦和放大式双重审视。在中国传统武术形象危机背景下,通过对纪录片《藏着的武林》为研究语料,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相关理论,从文本话语、话语实践、社会话语三方面辨析武术纪录片中传统武术形象重构的多模态话语表达,以消解传统武术形象危机,旨在引起学界、传媒界更多关注和多视角、跨学科研究,为匡正国内外对中国传统武术误解、重塑武术形象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武术;形象危机;批评性话语分析;形象重构
近年来,一系列傳统武术对阵现代搏击的炒作事件在网络上掀起庞大的负面舆论,中国传统武术面临形象危机。国内外学者对武术形象、文化传播和传承进行了诸多研究,然而基于武术形象危机分析纪录片等多模态话语表达对于重构传统武术形象的意义方面研究较少。因此,在传统武术面临形象危机的背景下,本文以纪录片《藏着的武林》为研究语料,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分析武术纪录片多模态话语表达如何重构中国传统武术形象,消解传统武术面临的形象危机,以期引起学界、传媒界更多关注和研究,匡正国内外对中国传统武术的误解,重塑中国传统武术形象。
一、中国传统武术形象危机
(一)关于中国传统武术形象概念诠释
中国传统武术形象这一概念,目前学界尚未形成一致看法,李源认为,中国传统武术形象是指在中国传统武术传播过程中,社会个体、群体对中国传统武术特征、文化、精神所表现出的直观、整体的印象。[1]
(二)中国传统武术形象流变
中国传统武术起源于中国古典武艺。在漫长的军民融合发展中,武艺从军旅走向民间嬗变为中国传统武术,其最初功用是为统治阶级对外抵御侵扰、对内镇压叛乱。中国传统武术一直以来都展现着其强大的技击形象,这种形象既受到封建统治者热衷,也受到普通民众追捧。
近代中国社会格局动荡,中国传统武术在西方坚船利炮下毫无招架之力,但在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传统武术依靠自身主动发展求变,并展现出独特的民族形象与体育形象,契合时代需求,成功化解危机。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传统武术受欧美体育影响,发展并不乐观。作为传统武术中最为核心的技击属性被淡化,而以表演性为主的竞技武术套路则被空前强化,加之武术影视等媒介传播将传统武术形象不断“神化”。截至2020年末,共发生4起传统武术对阵现代搏击并引发舆论热议的事件。在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下,以“少林”“太极”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武术被拉下神坛,中国传统武术在面对西方现代搏击时变得如此不堪一击,处在舆论风暴中的中国传统武术又一次面临整体形象崩塌危机。
(三)当代中国传统武术形象危机析因
1.“炒作”行动中传统武术的“客观性失败”
视觉文化潮流下,武术被包装成为商品进入消费市场,其带来的结果是武术的技击属性被拿来疯狂炒作和营销。从近年武术形象危机事件中,不难发现把传统武术的技击性拿来炒作的身影。在这些炒作事件中,传统武术一直以“客观性失败”的形象示于公众。从公众关注热点来看,民众更关心传统武术的能打问题,而打得如何似乎成为评判传统武术的唯一准则。在这样的主观心理基础上,出现传统武术屡次被打败的客观事实,由此引发人们对传统武术核心形象——技击形象的质疑,进而蔓延至对传统武术整体形象的误解,导致其面临形象危机。
2.武术商业化下大众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误读
传统武术商业化以技击性为营销点,效益斐然,然而大众对传统武术的核心价值理解是否正确还有待商榷。不论是武术赛事表演中激烈、刺激的对抗搏斗,还是武术文学及艺术作品中高超、神奇的招式动作,这些为赢取观众眼球而刻意营造虚幻、喧嚣氛围的行为背后,是消费主义模式下商家逐利的不同手段。因此,传统武术文化的生产与消费逐渐异化为一种彻底的商业行为。中国传统武术在商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异化,其核心价值也不断流失,这便造成大众对传统武术文化误读逐步加深,忽视了传统武术文化以“和谐”为特色的核心价值。公众对武术文化认同感逐渐减少,造成了真正的传统武术离我们渐行渐远。
二、中国传统武术形象的话语分析:以纪录片《藏着的武林》为语料
央视出品的武术纪录片《藏着的武林》从不同维度关注中国传统武术,用自然、冷静、科学的方式展现中国传统武术的历史流变和真实现状,力求为观众重构中国传统武术形象,以化解传统武术所面临的形象危机。[2]
(一)文本话语表达的形象建构
文本中不同词汇表达,反映并建构了文本中所呈现的人物、行为和事件。《藏着的武林》在建构中国传统武术形象时采用过渡词汇化策略,即文本的生产者用相同或相近词汇对客体进行大量描述,其意在强调和凸显某些特质,使之引起观众关注,进而在观众脑海中形成固定且长久的印象。[3]在纪录片第一集中,通过众多武术界专家界定,大量诸如“军旅武艺的民间化”“使命担当”“自强不息”“技击性”“健身性”“搏斗”“格杀”等词语被反复提起。这些具有正向意义词汇与中国传统武术多次同时出现,使得中国传统武术被渲染上“战斗性”“健身性”“自强不息”“保家卫国”等语义特征,而且在整个文本当中,也弥漫着一种正向的意义氛围。在《藏着的武林》文本中,这些正向词汇频繁出现,表明纪录片的创作者们对于中国传统武术所持的态度是积极的、赞赏的,打破了近些年因负面武术事件而引起民众对中国传统武术的质疑和否定的尴尬局面。
(二)话语实践的形象表述
在话语实践分析中,离不开对叙事的探讨。话语可以通过一定的叙事策略塑造形象、建构意义。在叙事策略上,《藏着的武林》令人耳目一新。影片导演从“幕后”走向“台前”,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进行讲述和探访。首先,这种叙事方式是带有直观听觉感知的叙事手法,令人感到亲切。其次,探访叙事形成一种揭秘感,将中国传统武术形象,通过探访者的寻访,逐一浮现出来。同时,探访也形成了一种正在进行时态,观众跟随探访者和镜头一起去经历,从而促使受众对武术形象进行再创造。在情节设置上,纪录片采用讲故事手法,引人入胜。如纪录片讲述“翻子拳”这一民间拳种时,摄制组欲采访该流派传人白国栋先生,不料遭到拒绝,在沟通了解之后,才知晓曾有人借采访之名将拍摄白老先生的视频拿来售卖。从这个插曲中能看出,纪录片将探访者的真实经历呈现出来,为探访增添了趣味感。因此,纪录片《藏着的武林》采用故事化叙事手法,通过民间武术传承人的真实话语表达,以及探访武术过程的真情故事呈现,来不断强化中国传统武术的核心技击形象,以完成对中国传统武术形象的重构。[4]
(三)社会话语传递的文化形象建构与认同
1.从文化传播到形象建构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一股“功夫潮”,许多人自此接触到并喜欢上武术这一东方身体文化。而在国内,伴随《少林寺》等诸多武术影视的热映,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播再次提升到新的高度。然而这种经过艺术化处理的武术显然与真实的武术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故而,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播过程中,人们对中国传统武术形象的认知开始产生偏差。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大众的审美趋向也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影视媒介也顺应时代潮流,开始从不同角度解读中国武术,并建构着中国传统武术形象。中国传统武术不仅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而且是彰显中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等形象的有力载体。
2.从形象建构到文化认同
武术纪录片将不同的意义载体聚集到同一个影像场域中,通过对该场域里某些意义载体的操纵来激发受众在心理认知上的趋同,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对中国传统武术形象的建构。《藏着的武林》力图为观众重新建构一个藏于民间,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中国传统武术及武术人形象。在探访中国传统武术历史流变和真实现状的过程中,摄制组东奔西走,深入藏着的武林。在与不同流派、身份各异的传统武术传承人深入交谈中,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武术的流变亦是整个中国社会千百年来的真实更迭写照,中国传统武术的竞技与传承之内,藏着的乃是根植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血脉。所以,纪录片重构中国传统武术形象的过程,同时也是激发观众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认同的过程。
三、形象危机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武术形象重构策略
传统武术遭遇“不该承受之重”,面临形象危机,一方面在于媒体“炒作”行动中传统武术的“客观性失败”,另一方面在于武术商业化下大众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误读。因此,重构传统武术形象对内要规范媒介传播,端正传统武术的核心属性,对外要节制武术商业化热潮,强化武术文化价值理解与认同。
(一)借力而为:规范媒介传播,端正传统武术的技击属性
互联网时代,传统武术究竟以何种形象出现于多元文化之中,或者说传统武术给大众留下什么形象,不仅取决于其自我表现,更取决于其如何传播以及在传播中的解读和评价。媒体的传播担当理应成为新时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播与形象建构的重要方面。
因此,重构中国传统武术形象,首先,媒体机构应端正传统武术的技击属性,通过不同媒介方式向大众传播科学、规范、健康的武术技术、知识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应杜绝对传统武术的虚假吹嘘。其次,媒体应成为优质传统武术文化的传递者,要不断提高传统武术信息资源传播的质量,在影视、刊物等方面严格把关,杜绝低劣武术文化传播。在媒介传播过程中,要把武术涵盖特有的文化传承、教化民众等多重价值作为着力点,不断丰富中国传统武术的正面形象。
(二)拨云见日:节制武术商业化热潮,强化武术文化价值理解与认同
近年来,传统武术商业化发展已见规模,然而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较为突出地表现在部分武术商业表演误导性、商业搏击赛事虚假性、武术商业培训逐利性。在传统武术商业化运作过程中,传统武术产业从业人员未能把握好中国传统文化与商业化运营相结合的尺度,最终导致中国传统武术在市场化运作中偏离正轨,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被扭曲,招致形象危机。[5]
因此,重构传统武术形象,一方面要节制武术商业化热潮,武术商业化不能弃武术的本质、核心、精神于不顾,否则就是因小失大。武术商业化运作过程中,要牢牢树立“红线”意识,把武术不“变质”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只有守住这条红线,武术商业化才能走得更长更远。另一方面,在武术的商业化发展中,要不断强化武术文化价值理解与认同。自古以来以技击形象示人的中国传统武术,其最终的价值追求在于践行中华民族文化核心之一的“和谐”文化。唯有始终保持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等关系上的“和谐”特质,中国传统武术这一特色鲜明的东方文化才能不落入西方体育的普世性文化窠臼。[6]
四、结语
本文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相关理论辨析了武术纪录片多模态话语表达如何重构传统武术形象:武术纪录片中不同文本话语的表达与阐释,有效地塑造和传递出一个积极、正向的中国传统武术形象;恰当的叙事策略又不断强化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形象并使其内化于受众;而作为传播媒介的武术纪录片在社会实践层面为中国传统武术形象的塑造营构出一个具有引导性的意义场域,使得观众得以在这个场域之内进行审视、维护并亲身参与进中国传统武术形象的建构。通过这一多模态话语建构形象的过程,大众最终生发出对中国传统武术的情感理解与文化认同。[7]
在当今中国传统武术陷入形象危机之际,我们更需保持足够的文化清醒和自觉,正确引导中国传统武术创新性进步,创造性发展,努力发掘中国传统武术新的时代价值和社会价值,积极用武术讲好中国故事,从概念、范畴、表达维度构建中国武术对外翻译话语体系,[8]更好地发挥中国传统武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性符号的积极作用。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武术外译话语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BYY074;河南省教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融入式和平教育在外语课程思政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SJGLVX269,受“2021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和“河南工业大学社科创新基金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21-SKCXTD-09]
参考文献:
[1]李源.中国武术负面形象的形成原因及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9):33-40.
[2]李宁.《藏着的武林》:影像中的武林全景[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01-20(006).
[3]叶加贝,牛寅.陶瓷文化纪录片话语符号的再生产与文化建构[J].当代电视,2020(1):80-82.
[4]李智,刘小晰.纪录片《藏着的武林》:在历史与现实映照中探寻中国武术[N].中国艺术报,2021-01-15(004).
[5]宋单单,陈青.武术商业化“热”潮中的“冷”思考[J].武术研究,2019(9):38-42.
[6]周小林,刘为坤.难以承受之重:传统武术核心价值之现代性审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2):47-52.
[7]刘煜,张红军.政论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现代傳播,2018(9):118-122.
[8]焦丹.中国武术外译话语体系构建探蹊:概念、范畴、表达[J].上海翻译,2021(4):32-37.
(焦丹为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苏铭为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