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道德与法治互动式课堂的教学模式
2021-10-08覃革
覃革
【摘 要】 在德育课中采用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程教育的质量。本文研究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德育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探索了切实可行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课堂互动学习、热爱和善于学习德育法律知识,促进学生道德法律知识的形成与发展道德和法律素养。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 互动式课堂 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德育与法治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互动教学法提倡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通过多边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师生、学生、学生的模式,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健康。将互动式教学法融入到初中德育与法律教学中可以消除学生学习这门新学科的陌生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值得教师重视。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用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致力于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观念的塑造的课程,是富于人文精神的一门实践课程,除了必备的知识点的掌握,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教学效果往往也并不能“立竿见影”。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更应该亲切化、生活化,通过建立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和谐关系,让教材中和教师要施加给学生的道德、法治层面的影响变得更易于被学生接受。而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正是非常有利于协调“教与学”的关系的一种教学模式,“互动”的教学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联系和交流更加密切,因而能够更好地渗透相关的教学内容,也能够让学生对一些观念的影响变得不再持排斥和拒绝心理。所谓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创生合理的教学情境,通过语言或肢体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互动,在课堂上形成有效的交流与“对话”,或者让学生有更多形式的交流和互动学习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下,德育法治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教师是知识的播种者,但在“互动”过程中,学生受到教师的刺激和引导,可能自己“生”出了对知识内涵的创造性理解和运用。此时,教师成为新知识的培养者和传授者,变传统的“灌输”式知识传授为“画龙点睛”式传授,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积极思维主动“获得”了知识。这种全新的“教与学”的关系,可以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加开放生动,更加生动有趣,更有活力,有利于对学生性格和观念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用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通过“互动”创设教学契机,让学生会学。“互动式课堂教学”不管采用什么样的互动策略,让学生会学是首要的一点,因为即便形式再活泼、氛围再和谐,如果不能达到教育目的和效果,是不具备实际意义的。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正逐步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体系,表现出自己的情感意志特征和独特的人格特征,但同时,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并未“定性”,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会产生很大的波动。而且,每个初中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家庭圈子和学习状况也各不相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机会进行教育。比如,通过营造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为调动学生的情感铺路,从兴趣的角度开展“互动”活动,帮助學生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但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学习氛围和环境应该建立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构思出新颖生动的教学方法。它涉及到教育机会的创造和课堂教学互动的内容。则要注意的是,最重要的是互动的“开放性”。首先,是师生间的关系要开放,应该是平等、尊重的,教学相长的关系;其次,是学习的过程应该开放,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建立由学生主导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变“教师教”为“学生说”,从传统的权威讲授变为共同研究探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灵感火花得以释放。
(三)在“互动”中综合起效,让学生“善学”。《道德与法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不是单一的教学训练,而是通过互动的理念,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教学措施。这些措施的综合目的是使学生善于学习,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科学规律方法。首先,互动教学模式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调整师生的位置关系,为互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从生活的角度加强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是使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因此,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帮助,引入与教材知识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和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另外,教师在开展互动活动时,要做到公平、科学。不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有效吸收教学内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体验到互动教学的乐趣。也就是说,教师在组织互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真正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而不论是平等的师生关系还是生生关系,或者公平、科学的互动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让学生“善学”,而这种善学是各项互动教学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综上所述,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可以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注重激发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合理创造教学机会,运用教育艺术,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等,让学生从“会学”“爱学”到“善学”,真正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人”,并在轻松愉悦、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化为道德与法治素养,进而获得更充分、全面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 高国忠.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1):132.
[2] 刘争.互动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25):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