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的比较

2021-10-08王丽凤

考试与评价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生就业综合与实践管理机制

王丽凤

【摘 要】 2017年我国教育部制定了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新课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明确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打下基础。本文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的要求,对苏教版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综合与实践”的部分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培养学生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数学学习者,打破以往以小学数学教师满堂灌为主的课堂,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学生充分参与的情况下提升学生自我的数学能偶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方面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学生就业  政府作用  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也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数学教材作为学生基本学习内容之一,其内容编排设置对学生思维认知的深度与广度有着重要作用。从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综合与实践”部分的教学内容情况调查入手,并对比两种版本的学生数学学习成败归因,让师生明确看到两种版本模式学生的数学学习差异和差距,再对比苏教版和人教版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现状,真正引导学生形成“能力”能够通过“综合与实践”进行提升的观念,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为师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综合与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1. 新课标下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概念

“实践与综合”的实质是学生已经有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对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和感受,把已有的经验带到真实的情境中去参加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了解“综合与实践”探究过程,了解关注数学知识的特点,认识综合与实践”对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新的感受,进而在建构新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逐步渗透。

2. 对教师开展“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建议

2.1 深入挖掘,创新综合运用各类方法解决问题

实践结果表明,“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在提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也得到了提升。教师要遵循启发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教师需提供有意义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关联学生已有知识创设情境;在探究环节,教师遵循主体性和引导性原则,深入挖掘,创新综合运用各类方法解决问题。该模式取得了一定教学成效,完成了研究目标。例如对于人教版四上“1亿有多大”中,书本上仅使用了测出10张纸、100张纸的厚度来估算出1亿张纸比珠穆拉玛峰还高。教师在教授这一课的时候还可以借鉴苏教版的内容,继续深入挖掘1亿个硬币多厚、1亿颗豆子多重……都是可以类比的,通过这个情境能够让学生对“亿”这个计数单位有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并且掌握“积累法”这一在學科实验以及生活中都十分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2 小组学习,重视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苏教版的课本比较全面,人教版在个别方面如组织能力则稍显短板。对于有经验的教师而言,教师要事先规定出预习内容,可以是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的,也可以是自我探究后完成的,也可以是学习小组经过合作完成的。只要是通过查阅资料能完成的知识,都交给学生,需要探究的、合作的知识或技能活动也交给学生,先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教师再课上让学生发挥,教师完善,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对知识的掌握会比较牢固,同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先学后教,培养了交流能力与合作能力,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3 知行合一,注重实践的过程

苏教版教材就侧重于整个探究过程,比如在二年级下册的活动单元“认识你的好朋友”中,有四个活动板块:了解什么、实际调查、分类整理、回顾反思,这四个板块符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引入环节需要联系实际生活,巧妙设置提问情境,突出相异事件;在探究环节,需要师生转换角色,教师进行适当指导,鼓励学生合作探究,提供参与实验的机会;在解释环节,尊重鼓励学生表达,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知识,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最主要渠道是数学课堂,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基石,所以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成功课堂的催化剂;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新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情境,教师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和总结性原则,学生在获得新知识后,教师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借助新知识解决问题或阐释新现象,让学生参与讨论和获取信息,指引学生归纳总结,使其全面的理解新知识。

结束语:

《新课标》的“综合与实践”中对教育工作者而言,能够通过调查数据真实了解学情,在此基础上设计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对学生而言,可以看到自己所处的状态适合怎样的学习策略,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法指导,将无效努力变为有效努力;对家长而言,通过将自身行为与不同思维模式家长典型行为作比较,看到自己教养方式的优劣。无论小学数学教师教授的是哪一个版本,只要正确地教授学生,不仅仅某个学科的学习受益于此,亦可推广到小学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的学习,真正从学科素养走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久成.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和结构改革六十年[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01):70-76.

[2] 蒲淑萍,宋乃庆,邝孔秀. 21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基于对10个国家12套小学教材的分析[J].教育研究,2017,38(05):144-151.

[3] 宋运明,李明振,李鹏,宋乃庆.小学数学教材例题编写特点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02):47-51.

[4] 彭婷.综合实践活动在不同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5,17(01):154-159.

猜你喜欢

学生就业综合与实践管理机制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促进金融院校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探讨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即兴伴奏对高校钢琴学生就业的作用及教学方法的探讨
针对市场需求高校动漫专业教育该如何变革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金融专业对学生就业前景的分析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