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与相关方法
2021-10-08余伟
余伟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1 引言
根据目前国内最前沿的科技领域和市场情况来看,在建筑领域,智能化已经获得了长足进步,智能化的施工得到了大范围、高频度的推广,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但由于在实际的运行中,仍然会受各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管理工作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如何在实际工作运行中,加强管理人员在不同工作环节、各个管理盲区的重视程度,实现精细化管理、细节性运作,并通过日常经验的不断积累,提升我国在建筑智能化施工领域的整体水平,为国内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工作迈向崭新的发展阶段做准备[1]。
2 建筑智能化的概述
建筑智能化指的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于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建筑智能化是我国智能技术水平和建筑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融合的产物,建筑智能化对未来的建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智能家居的发展使住宅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整体水平受到技术和成本的限制,仍旧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对建筑进行适老化改造,建筑智能化的作用越发凸显,所以在未来,建筑智能化将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3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的基本特征
智能化建筑施工管理就本身特点来说,是一项具有智能化特征的建筑工程,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前期投入资金大
智能化系统技术逐渐完善,系统功能逐渐强大,随之而来的是造价高,总投资比例增大。
2)涉及部门、技术广泛
在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多方面、多主体进行合作,包括投资方、业主方、设计方、质检和安检等部门,且管理系统本身集成性的特点也决定了管理工作将涉及多个门类。
3)智能化管理效果佳
将现代化手段融入建筑的管理工作,使它拥有自动化的办公设备、信息化的通信网络以及现代智能化的工作模式,管理工作更科学化、规范化,取得不错的效果。
4)安装工作繁杂
智能化的工作依托于体系化的管理系统,其内部具有多个子系统,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过程中,需要考虑包括操作与调节、子系统的排列以及其他相关系统的装配等精细化工作,常出现因不协调、不统一而反复更改的情况,繁杂琐碎。
4 当前建筑智能化施工工作存在的问题
4.1 开发商重视程度低
智能化建筑属于高端建筑领域,主打的智能化建筑技术是一项耗时耗力的技术,需要巨额的投资,并且建筑类工程资金回笼周期长,所以相应的,导致开发商对智能建筑技术的重视及资金投入远远不够,为建筑智能化的施工管理带来了巨大阻碍。
4.2 专业性的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智能建筑属于建筑领域的新风向,加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开发商的忽略,导致人才市场导向偏离实际,出现本技术从业人员相关的专业知识基础薄弱,未达到智能建筑的规范与标准。
4.3 营销部门宣传发力点错位
绝大部分开发商市场调研过程中,忽略用户对于智能化的需求,导致企业对智能建筑项目的定位模糊,错将智能化作为大力宣传的销售卖点,忽略用户本身的体验感,此类投机行为往往激发居民不满,反倒抑制了消费需求。
4.4 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
企业单位普遍存在重视建设而轻视管理的现象,比如,在建筑的建设初期,在智能建筑施工管理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重视度不足,仍旧采用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管理意识严重滞后,耽误了工程进度。由于建筑行业的智能化,更加要求企业要加大对知识型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但由于用户无法承担高投入的知识型管理方式,又强烈要求物业方提供高标准的管理和服务,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物业公司而言,需要聘用专业的智能化管理技术人员;从成本的角度来说,人力又成本过高。因此,大部分企业舍弃了对专业化的要求。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常出现工作人员无法及时解决系统故障的情况,使智能化建筑的推广面临口碑障碍[2]。
5 相关策略和解决办法
5.1 合理布局管理体系
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办公化管理,楼群的自动化体系有一定的分类标准,应按照分类进行统一的策划安排,形成合理的布局,由财务、档案、调研、技术、采购、施工、监管等部门组成办公室自动化体系,以统一化的管制标准,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见图1)。
图1 智能化施工系统图
5.2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
智能建筑的施工管理人员是复合型全面人才,负责管理工作的同时,更要发挥良好的监督作用。监督作用的发挥一方面需要人员对工程实际操作流程熟悉,包括文件与图稿的一致性,施工的效率,相关的施工技术等,实现管理人员对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指导与控制。从队伍上精简人才,既能节约劳动力成本,又能保质保量完成智能化施工的阶段性管理工作。
5.3 强化管理工作的监管度
任何管理性质的工作都需要有全方位的监管机构,全程监管、细节性监管、长效化监管,保证管理工作的纯洁度。管制人员要学会细化分析管理工作中的微小步骤,稍加留意将减少许多重复劳动的可能。另外,监管部门要有计划意识,时刻关注工作进程、设备供给、劳务调动、资金流向等问题,按标准进行审查和处罚。例如,对施工材料的检查,切实落实到每一环节,高敏材料或是普通材料,都应该有、数量明细、使用方法方面的统计[3]。
5.4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强政策支持
现阶段,智能化技术的实际应用仍旧未达到普及化,许多相关技术在操作过程中仍会出现技术性难题。因此,相关企业应该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多开展培训,释放正确的技术人才市场需求导向,引导相关工作者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另外,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更应该充分利用分配激励机制,给予技术创新发展的空间,奖励突出贡献人物。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相关企业,都应该构建技术创新人才队伍,为其提供良好地施工模拟实验环境,保持智能化管理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政府部门更应该在赋税融资上给予企业扶持和帮助,减免税收、降低税负压力或者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难度等。
6 结语
建筑智能化作为我国建筑发展的主流方向,越发受到建筑企业和智能设备生产企业的重视,利用智能计算机技术提供更加方便的功能,满足建筑使用者的多元化需求,成为建筑智能化的主要目标。而对于建筑智能化的施工建设,从施工到管理,各个环节必须遵循智能化、科技化、信息化的大方向,也正因为如此,如何强化专职人员的专业性,强化各类施工管理工作的协调性、统一性,如何推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高效化,如何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在智能化领域的不断创新,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而此类智能化管理模式背后的逻辑与理念,更应该在各类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不断强化和普及,实现建筑行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