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毛刺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临床研究*
2021-10-08邓婷婷李子腾马玉侠
邓婷婷,李子腾,张 昆,郑 君,马玉侠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项背肌筋膜炎(Cervical back Muscles Fasciitis)是指因寒冷、潮湿、劳损或外伤等因素导致项背部肌肉血管收缩,引起微循环障碍,肌筋膜组织产生炎症、水肿,粘连、收缩形成各种结节或条索状物,导致项背部酸痛、僵硬、活动受限及上臂疼痛或乏力的一种病症。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项背肌筋膜炎发病率为9.57%[1],呈年轻化、职场化和办公化趋势增长[2],近年来,笔者的导师创制的“《黄帝内经》毛刺法”[3]备受关注,针刺操作“如拔毛状”,其治疗项背肌筋膜炎具有创新之处,且收效迅捷,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样本均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项背肌筋膜炎患者,从2019年9月—2020年1月共治疗60 例,查随机数字表,用随机、对照法均分为两组:毛刺法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患者性别比较经卡方检验得出:χ2=0.278P=0.598;两组患者年龄比较经t检验得出:t=0.091P=0.927;两组患者病程比较经t检验得出:t=-1.295P=0.200。 经统计分析,两组年龄、性别和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项背肌筋膜炎的诊断标准如下:①常有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②肩背部常有自发性局部酸痛、钝痛或难以忍受的剧痛,沉重以及肌肉僵硬感,上述症状遇湿冷刺激及劳累后有所加重;③在局部有明显压痛的同时伴有远处牵涉痛,可触及局部有硬结或条索状物;一定程度的肩背部活动功能障碍。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近1月未采用其他治疗;③年龄20~60岁;④病程1月以上者;⑤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②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神经病变;③疑有或确认有药物、酒精等滥用史者;④在针刺及压痛部位有严重的皮肤科疾患。
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①针刺治疗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晕厥等严重不良反应者;②治疗过程中未接受治疗或因各种不可抗因素未治疗好转而自行退出者;③纳入后自行进行其他治疗者;④耐痛阈低,在项背部触诊探查压痛点中无法坚持完成探查者。
2 治疗方法
2.1 毛刺法组
2.1.1 体位 取坐位、俯卧位或侧卧位。
2.1.2 取穴 阿是穴(一般多在肩胛提肌、菱形肌、斜方肌、背阔肌和竖脊肌的起始处、交叉点和成角点等处触诊探查到的条索、结节硬块等筋结点, 压之疼痛明显且有远处牵涉痛),并用指甲定位。
2.1.3 操作 穴区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华佗牌一次性0.30 mm×40 mm无菌针灸针(10根/包,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毫针快速进针透皮1~2 mm,后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单方向捻转45 °~90 °,使术者针下感觉紧实,患者自觉局部沉紧,提捏针柄向外做小幅度的提拉,使大片皮肤肌肉随针尖向上提起,“如拔毛状”,反复提掇3~5 次,至穴区皮肤潮红,疾出针,以不出血为度。
2.1.4 疗程 每天治疗1次,1个疗程周期为5次,疗程间间隔2 d,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进行评定。
2.2 常规针刺组
2.2.1 体位 取俯卧位。
2.2.2 取穴 颈夹脊、肩井、曲垣、肩中俞、肩外俞[5-6]。
2.2.3 操作 充分暴露患处,穴区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华佗牌一次性0.30 mm×40 mm无菌针灸针(10根/包,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直刺15~25 mm,得气后采用毫针泻法(右转为主,捻转角度为180 °~360 °,用力较重,频率为90~120 r/min),持续1 min,针刺后不留针。
2.2.4 疗程 每天治疗1次,1个疗程周期为5次,疗程间间隔2 d,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进行评定。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病人根据疼痛的自我感受在0(无痛)~ 10(剧痛)的长10 cm的横线选择对应分值打“√”做一记号。0分:不痛;1~3分:微痛;4~6分:甚痛;7~10分:剧痛[7]。
3.1.2 压痛积分法评定 正常:0分无压痛; 轻度:1分有轻度压痛,但被动活动不受限;中度:2分有明显压痛,且面部表情痛苦,活动轻度受限; 重度:3分有重度疼痛且有退缩动作,活动严重受限[8]。
3.1.3 功能障碍积分法评定 正常:0分各种活动完全正常,日常生活完全能自理;轻度:1分中度运动障碍,日常活动偶有困难;中度:2分明显运动障碍,疼痛限制剧烈活动;重度:3分根本无法从事任何活动,生活不能自理[8]。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项背肌筋膜炎的疗效评定方法。治愈:项背部疼痛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在96%~100%范围内,活动自如;显效:项背部疼痛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在75%~95%范围内,可正常活动;有效:项背部疼痛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在30%~74%范围内,项背部活动稍改善;无效:项背部疼痛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项背部活动未改善。
3.3 统计学处理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疼痛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比较,z=-1.183,P=0.237>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次治疗后比较,z=-1.492,P=0.13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z=-2.611,P=0.009<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常规针刺组t=20.745,P=0.000,毛刺法组t=26.497,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帝内经》毛刺法与常规针刺对项背肌筋膜炎均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但《黄帝内经》毛刺法对项背部疼痛的即时止痛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3.4.2 两组压痛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比较,z=-0.688,P=0.49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z=-2.681,P=0.007<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常规针刺组t=4.853,P=0.000,毛刺法组t=8.22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毛刺法组项背部压痛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压痛积分比较
3.4.3 两组功能障碍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比较,z=-0.535,P=0.593>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z=-2.600,P=0.009<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常规针刺组t=7.709,P=0.000,毛刺法组t=11.93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毛刺法组肩背部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功能障碍积分比较
3.4.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5可见,疗程结束后,毛刺法组总有效率为96.67%,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00%,表明两种方法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两组总有效率经秩和检验处理,Z=-2.075,P=0.03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毛刺法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
表5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项背部急慢性静力性牵拉伤、慢性炎症性病灶或外伤,如持久伏案或久居湿地者,使项背部软组织在较长时间内过度劳累,长久处于一种高张力状态,超过其本身的负担能力,继而发生部分肌肉纤维断裂,肌肉挛缩、紧张形成条索状硬块,项背部血管、神经受压,肌肉及筋膜供血不足,肌肉输出功率下降,炎症产物及代谢物堆积,项背肌筋膜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水肿、粘连、变性、纤维化和疤痕等病理变化发生在肩胛提肌、菱形肌、斜方肌、背阔肌和竖脊肌等处,出现疼痛及功能障碍。
项背肌筋膜炎属中医学“痹证”“筋痹”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在于筋则屈不伸……”又有“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答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痹证形成有两个前提:一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三气相互为虐;二是风寒湿三气相合而至后须与营卫之气合,方能成痹,水谷之精气与悍气充盈与否是痹证发生的关键。本病发生发展与风寒湿邪侵袭、痰瘀气滞和正气亏虚等密切相关[9],若汗出当风,或夜卧受寒、久伤取冷,或久居湿地,风寒湿邪侵袭筋脉、经络和肌肉,中伤营卫,邪气流注于项背之肌肤及肌肉之间,脉络痹而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或湿聚体内,肺、脾运化失调,水湿凝聚成痰,痰浊阻滞,筋脉不通不荣,“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功能失常;或正虚邪恋,留而不去,损血耗髓,久生筋节,发为项背部筋痹,常见项背部酸痛不适、肌肉僵硬板滞和项背部活动不利等症。故本病的根本病因是感受外邪、痰瘀气滞和正气亏虚。中医治疗本病主要以舒筋通络、行气活血和解痉止痛为原则,主要采用中药内服及外用、针刺、艾灸、推拿、刮痧、火针、浮针、针刀、穴位注射和拔罐等多种疗法[10],目前临床上针对此病针刺方法各家不一,但经筋为病, 病位尚浅, 故针刺不宜深, 浅刺即可获效[11]。因此,直接在经筋系统痛性筋结点病变部位采用《黄帝内经》毛刺法施治,达到扶助正气、祛邪外出和经络通则痛自止的目的。
《黄帝内经》毛刺法是笔者导师在九刺中“毛刺”和五刺中“半刺”基础上结合、整理和研究而成。毛刺“刺浮痹于皮肤”,皮毛为肺之外合,而半刺“浅内而急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毛刺与半刺两种刺法通过“毛刺-皮肤-肺-皮气-半刺”互相贯连,《黄帝内经》毛刺法中毛刺作为治疗原则,而半刺则作为治疗方法[12]。半刺的“半”,《注》师古曰:“半,读曰判。判,大片也”,又《集韵》《韵会》《正韵》中都有“判,大片也”的解读,即“半”意为“大片”,指的是针刺操作“如拔毛状”,在进针后刺手持针快速向上提掇颤动以带动大片皮肤肌肉“拔毛”,项背肌筋膜粘连越重,皮部悬垂挂针越紧,皮部、肌肉随针体向上提掇颤动,出针后针尖会携带白色毛丝状物,此物瘀堵脉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将其拔出,可起到针灸和针刀横运法松解的双重作用,能迅速疏通经脉瘀滞,促进气血运行,通则不痛。同时《黄帝内经》毛刺法针刺皮部,又可以激发循行于皮肤之中的卫气,发挥卫气的作用,使卫气快速充盈,向病灶处聚集,卫气与邪交争,驱邪外出,散邪通经,项背部气血运行通畅,结者散,痹者通。
“阿是穴”这一名称源自《备急千金要方》[13],曰:“有阿是之法, 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 若果当其处, 不问孔穴, 即得便快成 (或) 痛处, 即云阿是。灸刺皆验, 故曰阿是穴也。”即其治疗原理为“以痛为腧”,《灵枢·刺节真邪》指出:“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 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诸筋者皆属于结”。“横络”“结”即是指患处皮下及筋膜内的条索、结节、牵涉痛点和敏感压痛点等,可以此为靶点进行针刺治疗。本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不通则痛”为其主要病机,《灵枢·经筋》中记载,经筋为病,针灸治疗多局部取穴而泻之,阿是穴现广泛应用于痹证治疗[14]。项背肌筋膜炎患者大多在肩胛提肌、菱形肌、斜方肌、背阔肌和竖脊肌附近有广泛压痛,皮下可触诊探查到变性的纤维小结等痛性筋结点,并可触及筋膜摩擦音,运用《黄帝内经》毛刺法直接在这些筋结点处“如拔毛状”提拉,在一提一松之间,带动皮肤、肌肉、肌腱、韧带和深浅筋膜进行提拉松解,可消除项背部肌肉挛缩, 改善项背部微循环,消炎镇痛,恢复局部力学平衡。且有现代研究证明,针刺手法直接作用在经筋系统痛性筋结点病变部位上,会出现项背部皮肤血管反射性舒张,血流加速,促进致痛因子及代谢废物的排出,增加血供,周围的肌肉、神经等组织得到充养,消除肌肉、筋膜痉挛,降低其张力,而起到镇痛作用[15]。
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毛刺法组总有效率高达96.00%(29/30),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的90.00%(27/30);两组项背肌筋膜炎患者治疗前后的项背部疼痛评分、压痛积分和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毛刺法组明显低于常规针刺组,提示两种治疗方法都可以缓解项背部疼痛, 改善患者颈项部及肩背部功能,毛刺法对颈项及肩背部疼痛的即时治疗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表明《黄帝内经》毛刺法可即时缓解患者项背部疼痛,改善颈项部及肩背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毛刺法能够有效治疗项背肌筋膜炎,及时止痛、缓解筋挛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且治疗次数少、无损伤,痛苦轻,危险系数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