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积极心理学PERMA模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索

2021-10-08

关键词:积极情绪幸福感性格

宁 萌

(齐齐哈尔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未来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评估心理健康水平大多从疾病症状表现的角度入手,而Greenspoon和Saklofske则认为,除此之外还应该从主观幸福感的维度来进行考查。消除心理疾病只是第一步,提升主观幸福感才是保持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方法。[1]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不应仅限于问题矫治,而是应该更多关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PERMA模型作为积极心理学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由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提出。他认为幸福(Well-being)的组成要素主要有5个,分别为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投入(Engagement)、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意义(Meaning)和成就(Accomplishment),称为“PERMA模型”。[2]该模型不仅为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主观幸福感提供了新的角度,还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丰富课堂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积极情绪

教育部办公厅于2011年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3]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规定,包括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12个教学内容,涉及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方面面。然而,反观现今的各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虽都是按照《要求》内容编写的,但多是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存在的不良心理现象及调适”等消极角度入手。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以大课堂的形式进行授课,学生数众多,因此,也牺牲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学生的课堂活动机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多以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为主。教学方法的单一以及课堂活动较少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下降,对许多知识的感受不深,对许多内容的学习流于表面,很难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去。很多心理健康知识很难被学生内化为个人的品质和能力,也就很难从根本上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应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加以改善,多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是指愉悦的主观体验,通常与个体需要的满足有关。它对于人的主观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它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更乐观的思考,提高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并带来了更加灵活创新的解决方案。教师有必要帮助大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切身体验到积极情绪,而不是只通过课堂讲解去介绍积极情绪的种类、培养积极情绪的方法等理论知识。一提到积极情绪,首先会想到“快乐”,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来描述积极体验的词汇,但积极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并不认为“快乐”是一种特定的积极情绪,因为它的含义太过模糊。她认为积极情绪包括喜悦(joy)、感激(gratitude)、宁静(serenity/tranquility)、兴趣(interest)、希望(hope)、自豪(proud)、逗趣(amusement)、激励(elevation)、敬佩(admiration)和爱(love)等10种形式[4]。其中,喜悦是最具代表性的积极情绪,弗雷德里克森将其描述为“既明亮又轻松”。只有当周围的一切是熟悉而安全的,情势按照预期顺利发展甚至超出预期而产生出现意料之外的积极结果时,我们才会心生喜悦。处于喜悦当中,会忍不住面带微笑,感觉身体轻快,浑身充满活力,周遭的世界都明媚亲切。因此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产生喜悦情绪,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其他学习活动产生协同效应,促进学习效率、效果等的提升。

此外,归属感、安全感、满足感也是很重要的积极情绪。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动力和需求之一。归属感的提高有助于增进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各类活动的意识,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对自身成就的期望。可以让学生在心理健康的课堂中以小组学习或合作学习等形式分享彼此的想法,相互加深了解,这对于产生相互关怀的心态以及培养归属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遭受校园欺凌威胁的学生来说,安全感则是他们非常需要的积极情绪之一。教师应当维持开放自由的课堂气氛,以便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活动感到心理上的稳定。满足感和自豪感也是非常重要的积极情绪。当学生凭借自身的努力取得成功或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时,就会感到自豪和满足。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做出中肯的评价,避免仅从书本知识和教学要求等角度去评价学生。应多对那些提出新观点或解决方案、与同学进行合作性人际互动的学生予以支持,让学生能够通过心理健康课体验到快乐和愉悦。同时,还应该在课堂上提供机会让学生练习并掌握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技巧。最后,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从失败或错误中学习、总结经验的态度,让学生对自己的成功抱有乐观的态度。教师要善于指出学生悲观、厌世思想和无力感等问题,帮助学生关注自己做得好的事情,使学生对自己未来的成功产生信心及积极情绪。

二、激发大学生的心流体验,提升课堂沉浸感

塞利格曼认为,投入与心流(Flow)有关,心流是指积极参与并完全沉浸在某项活动中,仿佛时间停止了一般,是一种自我意识消失的状态,一种沉浸的体验。心流具有全神贯注、知行合一、物我两忘、时间飞逝、驾轻就熟以及陶醉其中等六个特征。心流体验越多,幸福感就越强烈。[5]

在一项关于人生目标的研究中,研究者以哈佛大学应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为期2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在毕业时仅有3%的人拥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27%的人表示没有目标,其余的人则要么目标模糊,要么只是有比较短期的目标。25年后进行再调查时发现,那些拥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的人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土,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等。而那些生活没有目标的人则过得并不如意,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可见,清晰的目标与人生的成就有着密切的关系,且那些具有清晰目标的人更可能在工作与生活中获得心流体验。人们在确立了清晰的目标之后,总是需要及时的反馈来印证目标的执行情况。事实上,即使是对于时间相对宽裕且没有升学压力的大学生来讲,学习的过程仍然或多或少都有些苦闷,正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正是因为大学的学习生活不像中学时代一样时常有考试,家长和老师看到成绩后还会给予回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习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会降低进一步行动的激情与动力。然而也并不是所有反馈都只来自外界,那些真正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反而更依赖于自身所建立起来的强大的内在强化系统。

因此,想要在心理健康的课堂上增加学生对学习任务及课堂活动的投入感,首先应当帮助学生明确活动任务的目标,明确清晰的学习目标不仅可以起到引导学习的作用,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维持其注意状态。其次,要注意控制学习和活动本身的难易度。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安排难易度适中的活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若活动难度过强,会打消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伤害其自信心;如若活动过于简单,则会使学生丧失参与的兴趣,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最后,即时有效的反馈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既可以让学生及时调整自身状态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活动当中去,又可以激励学生起到正强化的作用。

三、锻炼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建立积极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既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也是《要求》中明确提及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积极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在解释积极心理学时也用到了“他人”一词。[6]哈佛大学进行的一项长达75年之久的研究也表明,幸福的关键就在于“关系”,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人更加快乐和健康,孤独寂寞则是有害健康的。这说明和谐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中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以及师生关系等。但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脱离原生家庭而在学校居住的状态,因此同学和老师在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其幸福感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老师的引导作用是最值得关注的。

事实上,学校的目标和价值观等都决定着学校的校园文化和课堂文化,这其中也包含着人际关系,即积极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对积极的校园和课堂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校园文化强调对他人的包容、同理心、利他行为以及亲社会行为等等。在这样积极的校园文化熏陶下,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品质,从而也有助于学生之间建立起更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应将锻炼大学生交往能力的相关内容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帮助学生们在校园生活和课堂中接受并认可彼此,从而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例如,合作学习就是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建立积极人际关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强调,为了使学生感到快乐,他们需要学习如何练习美德,以帮助其与他人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合作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在积极的人际关系中实践美德也很有帮助。[7]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课下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积极与不同专业的学生接触,不仅可以将在课堂中学到的交往技巧运用到实际,还可以拓宽自己的人际广度和知识面。此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等活动促进大学生对他人想法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同理心。拥有良好的同理心不仅有助于人际交往技巧上的提升,还有助于利他行为的增加。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通过主动帮助他人,也可以使我们自身收获幸福感与成就感。

师生之间的积极关系也对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在师生之间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老师首先且必须要了解学生,将他们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并多加关注。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活动考查、倾听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良好的解决办法,从而引导学生与教师建立起积极、亲密和互相信任的关系。

四、拓展课堂,共同追寻生活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还看重生活的意义对幸福感的提升作用。PERMA模型中的意义是指发挥个体的优势和潜能,为那些比自身更重要的事业而奋斗,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生活。有研究表明,充实、完满的人生意义感有助于减轻心理创伤提升幸福感。[8]塞利格曼认为,有意义的生活是与比自身更重要的事物相关联的,并建议个体多为他人、社区和社会做出贡献,在这些过程中能够发现和体验到社会幸福感。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造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机会,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活动伸到课堂之外,与学生一起探索发现生活的美好与意义。在这方面,通过参加社会服务及志愿活动进行学习是非常有效的方式。诺丁斯[7]认为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可能是幸福的直接来源,原因有三。首先,做志愿活动可以结识与自己兴趣相投的人,并可以从与其他志愿者的积极亲密关系中获得快乐。其次,志愿者通常都是同理心强的人,他们能够感知并满足他人的需求。最后,志愿者知道他们的行为有助于整个社会,并且通过参与社区服务为维持个人及群体幸福都做出了贡献。因此,教师不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局限于课堂之内,而是应该多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多做有益社会及他人的事。让学生投入社会和志愿服务中去,如义务支教、清扫公共场所、到敬老院为老人服务等。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学生可以从这些社会服务活动中得到放松,同时更深切地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与美好,感受奉献带来的快乐,从而提升自身的主观幸福感。

五、发挥大学生自身性格优势,增进其成就体验

成就则代表了个体对环境的掌控能力,使人们确认他们的活动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感使他们在生活中感到有力量去应对困难和阻碍。[9]积极心理学认为,发现和利用个人的性格优势(Character Strengths)对于促进自身幸福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性格优势,并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对这些性格优势的利用。皮特森和塞利格曼提出了性格优势的价值实践分类体系(Values in Action Classification of Strength),认为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由六大美德构成,分别对应性格中的24种优势(见表1)。[10]

表1性格优势的价值实践分类体系

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以参考美国积极心理学研究小组推出的“斯特拉思黑文学校积极心理学课程(Strath Haven Positive Psychology Curriculum)”项目。该项目以9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大部分课程内容涉及对性格优势的讨论或是通过课堂活动学习其他的积极心理学概念和技能,鼓励学生在个人生活中应用学到的知识,同时还安排实践类型的家庭作业,最后还要求学生对自身进行反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项活动是“三件好事(three good things)”和“以新的方式活用显著优势(using signature strengths in a new way)”。[11]教师应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识别自身性格的优缺点并找到自己的性格优势。还要最大限度地为其在学习生活中提供机会,进一步发展这些性格优势。学生善于发挥性格优势有助于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取得成功,而成功的经历又有助于学生进行更为积极的自我评价,进而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综上所述,伴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诸如PERMA模型等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广泛运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也逐渐寻找到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致力丰富课堂活动,在此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大学生的心流体验,提升其在学业上的沉浸感;锻炼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帮助其建立积极人际关系;通过拓展课堂等方式,共同追寻生活的意义;鼓励其发挥自身的性格优势,增进成就体验等。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有的放矢,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的课程,从而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幸福感性格
仪式动作、象征意义和积极情绪增强控制感:双路径机制*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猫的性格爪知道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幸福感
性格描绘词
喜欢独处与性格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