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采用心脏康复护理的价值分析

2021-10-08林丽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心功能心肌梗死心脏

林丽霞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莆田351100)

心肌梗死在心血管内科中比较常见,发生此疾病以后患者常常会出现剧烈、持久的胸骨疼痛,还伴有濒死感、恐惧以及出汗等相关临床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引发心律失常以及休克,对于患者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甚至威胁着生命安全。针对心肌梗死,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介入治疗措施,在应用期间对于改善心肌缺血状况具有理想效果。虽然介入治疗还可有效重建血运,但是患者在治疗以后还是存在心脏缺血症状的风险性,需要辅助应用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1]。本文展开对照研究,对比分析心梗患者在介入治疗以后应用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取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选对象均为接受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选取患者共计 112 例,于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月接受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式将符合研究内容的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

1.2 方 法

对照组在采取介入治疗的同时辅助应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含监测心功能指标,展开抗凝治疗,充分了解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掌握患者肢体肿胀、动脉搏动、皮肤颜色等内容的变化情况。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脏康复护理:(1)健康教育:采取一对一指导、健康讲座以及教育手册宣教等方式展开健康教育指导,确保患者可尽早解决内心困惑,进而提高康复信心。(2)早期康复方案合理应用:患者手术结束以后的1-3d,协助患者尝试下床展开步行活动,将活动时间控制于每次5-10min,每天3-4 次,在活动期间进行运动强度的有效控制。(3)中期心脏康复方案:在患者手术以后的3-7d,指导患者展开有节律的运动,运动形式以室内步行为主,运动时间保持于5-10min,每天3-4 次,在护理期间合理增加步行距离。也可逐步尝试展开上下楼梯训练活动,如果患者活动期间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即刻停止运动。(4)针对性训练:术后半个月视患者情况展开骑车以及步行训练,展开体操、跳舞以及打太极等相关活动形式,了解患者康复情况以后适量增加运动强度,将运动时间控制为每周2-4 次,每次60min,告知患者在外出期间携带急救药品以及个人信息卡片,提高自我防范意识[2]。(5)合理应用康复仪:心脏康复护理期间可积极辅助应用康复仪,在辅助应用康复仪的过程中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同时采取心电监护仪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监测患者介入治疗以后心电图变化情况,在发生异常情况以后尽早告知医生展开处理。

1.3 观察指标

参照生活质量量表(SF-36)的评分标准以及评估内容,选择生理、躯体、心理、社会等维度综合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各项内容单项评分均为100 分,分值越高即患者生活质量越好。此外,评估两组患者在落实对应护理措施以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估内容涉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资料均应用SPSS 24.0 软件实施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实施χ2检验,P<0.05 表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对照组性别分布结构男性34 例,女性22 例;年龄选取范围为 54-75 岁,均值(64.65±3.18)岁。观察组患者性别分布比例为男性35 例,女性21 例;年龄选取范围为 53-76 岁,均值(65.12±3.29)岁。两组患者基本信息经统计学分析以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评估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远远较高,数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分)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56 56生理86.42±5.52 81.76±5.48 4.483<0.001躯体84.96±4.96 79.18±5.68 5.736<0.001心理89.44±5.96 83.28±6.18 5.369<0.001社会86.42±4.98 81.28±5.86 5.002<0.001

2.3 两组心功能水平对比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水平评估量表(,分)

表2 两组心功能水平评估量表(,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56 56 LVFS(%)27.64±3.48 23.25±3.68 6.486<0.001 LVEF(%)58.97±4.81 53.41±4.98 6.009<0.001 LVESD(mm)30.64±4.96 36.53±5.14 6.171<0.001

3 讨 论

心肌梗死具有起病急、病情严重的临床特点,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未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会因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因素影响造成死亡[3]。介入治疗措施对于患者心肌未完全死亡的细胞展开抢救,有利于促进心肌血流灌注恢复正常,发挥提高生存率的效果[4]。有关调查研究资料表示在介入治疗以后采取科学、合理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对于促进血流以及侧支循环建立具有积极意义,这对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此次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心功能水平所得数值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远远较高(P<0.05),分析原因如下:采取介入手术的同时辅助应用心脏康复护理措施,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分阶段制定康复护理内容,可有效避免常规护理措施所产生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可以促进患者心功能水平尽早康复[5]。心脏康复护理措施作为具有较高科学性的护理方案,在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期间可以有效降低冠脉再狭窄发生概率,积极预防护理期间存在的心血管不良事件,这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6]。

综上所述,在心梗介入治疗以后应用心脏康复护理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心脏功能尽早恢复具有确切效果,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具有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心功能心肌梗死心脏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