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认养农业发展研究
2021-10-08高静筠张丽寒陈嘉祺李若璠
高静筠,张丽寒,杨 莹,陈嘉祺,李若璠,孙 璐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1 黑龙江省认养农业研究背景
黑龙江省是农业资源大省,其中林地、草地、水、湿地的农业资源在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全省土地面积4548 km2,人均耕地面积为4.6亩。全省耕地主要用于发展种植业,其中以粮食作物为主,占播种总面积的86.7%,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占13.3%。丰富的粮食作物和由此产生的作物秸秆为发展畜牧业和育种等农业循环经济链奠定了基础。根据黑龙江省商务部统计,截至2020年,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5.1%,这对黑龙江省发展“互联网+”经济起到支撑作用。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要建设好“大美龙江”,首先要建设好黑龙江省的美丽乡村。2015年,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建设“定制农业”方案[1]。由此产生出了很多新兴农业种类,其中,认养农业模式就是实现定制农业的最快方案。认养农业是订单农业的一种,由生产者和消费者(认养人)之间达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生产方式。消费者预付生产费用,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有机食品,实现农村对城市、土地对餐桌的直接对接。说的简单点,就是生产者出地,消费者(认养人)出钱,来种消费者想要的农产品[2]。这种模式可以满足供应者的高品质生活,也可以帮助供应者减低市场波动价格的风险,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但这一模式能否结合黑龙江省农业发展而落实以及成套的体系建设,是本组研究的主要方向。
2 黑龙江省发展认养农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重要的产粮大省,从传统农业向认养农业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2.1 思想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源头
自1948年北大荒建设以来,黑龙江省就有着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以及经验,这让农民心中一直固守着“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思想,从而农民对于发展新型农业的兴趣较低,对于认养农业尚未形成系统认识,以及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利用率较低,这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禁锢了黑龙江省认养农业的发展[3]。
2.2 目前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以及农业劳动力外流问题明显
截至2020年底,黑龙江省常住人口总数为3751.3万人,比上年减少21.8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2284.5万,农村人口为1466.8万,0~14岁人口占该省总人口的10.3%,65岁及以上人口占该省总人口的13.8%。出生率为5.73%,死亡率为6.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农村劳动者年龄偏大,这些劳动者掌握和应用了几十年的传统农业耕种方法,对于认养模式存在着怀疑甚至抵制。尽管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教育优势,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都培养了一批具有现代农业技术素养的农业领域人才,但由于黑龙江省没有建立完善良好的人才引进策略,接受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大多选择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导致大量现代农业工程技术人才流失,现代农业工程技术人员总量不足,黑龙江省虽然拥有丰厚自然农业条件,高质量的农产品产出,但得不到良好的管理和发展,大大影响了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与进步。近年来,随着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选择去往经济发达地区寻找机会,青壮年劳动力都向城市流入,他们将土地出租甚至闲置也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这对农业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和限制[3]。
2.3 目前农业领域的基础设施还相对落后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要改变传统农业模式离不开现代信息资源,农民要靠科技致富,更需要信息资源和使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农民对认养农业模式的理解不到位,不利于内部合作,资源共享,无法充分发挥认养型农业模式的优势。同时,认养型农业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才能获得利润最大化,而农村缺乏高质量的网络平台销售团队,多数农业劳动从事者没有网络直播卖货等新型销售渠道方式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销售策略的实施受到阻碍。农村需引进专业的互联网销售宣传人才,扩宽销售渠道,扩大消费群体,建立良好的售后体系,创设人民信任的农产品品牌,才能实现认养农业新模式的最大利润[4]。
2.4 农业结构的不合理
2020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7530万t,其中玉米、水稻、大豆占最大比重(图1)。这主要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经济作物的价格不确定程度较高,没有国家的价格保护,所以种植面积较少,同时蔬菜瓜果需要精密化的经营管理,需要付出高昂的时间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使得农民们不愿意种植。
图1 2020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年产量占比
3 黑龙江省发展认养农业问题分析
3.1 政府干涉较强
目前大部分经营认养模式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导致一些农业龙头企业过于依赖政府的补贴,缺少创新能力以及市场活力。例如:辽宁省盘锦市以“蟹田大米”闻名的康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其公司资金组成的来源大部分是财政支持和政策补贴,这使得当地的认养农业对政府的支持依赖性较大,难以实现真正的独立以及长远的发展。由于企业缺乏市场活力,所以企业的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水平较低。尽管大部分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络平台,但大多流于形式,利用程度较低,使得对于获取生产相关信息能力不强,主要依赖政府领导以及传统地推营销方式。这使得信息严重不对称,农业资源共享能力不强。
3.2 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
农业产业化指以一定的农业规模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农业。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产业链条较短。当前,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存在着农民合作社但规模较小,由于2003年才开始尝试合作社经营模式,所以管理制度也相对不够完善。这与认养农业模式所要求的条件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另一方面,虽然黑龙江省是产粮大省,但是农民通常将粮食以原粮形式销售,不仅产业链条较短,而且农民可以收的净利润也较低,中间商挣差价现象严重;同时省内的现有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并且目前未能形成有效的产能,产业发展质量还仍需不断提升。如今的消费者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这使得市场更青睐于高质量的农产品,传统无差异化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农业领域产业化趋势刻不容缓[5]。
3.3 资源利用率低
尽管黑龙江省在自然资源上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仍以粗放式耕种为主,这就导致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不高[6]。虽然机械化使用率在不断攀升,但是科技程度化较低,对于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缺少科学地指导,面对农作物产生特殊疾病的情况下,农民们自己摸索农药的使用,这将有着不可预测的风险性,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地区大量喷洒农药和过度使用化肥的情况,这将会威胁生态环境的发展,违背了乡村振兴战略。尽管省的网络普及率较高,但是人们缺少利用网络进行农业信息的获取意识,这就导致了信息强烈的不对称。由于农村地区缺少青年劳动力的学习和专业的技术人员的指导,导致网络信息化发展停滞不前。其次,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农村地区对于接受新鲜事物较为抵制,使得开展传播较为困难。最后,有关部门不重视网络建设,这也让网络技术在硬件上大打折扣。
4 黑龙江省认养农业发展对策
以上从多个角度具体阐明了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但仅仅意识到问题,而不去面对、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则对黑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无益。
人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要素。这片土地的人民是勤劳的,不然无法让黑龙江成为中国的粮仓,无法写就开发“北大荒”的赞歌。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单凭一己之力蛮干早已被证明落后于时代发展。农民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程度较低,普遍存在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并且不愿主动接受新鲜事物。认养农业属于新兴农业,需要培养思想开放、善于应用技术、懂得经营、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且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型农民。因此,需要村委会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培养新型农民[7]。
近些年来东北人口外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东北内部城市人口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农业人口流失,要解决此问题,政府不仅要和农民讲情怀,讲乡土情结,更要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贯彻“三农政策”,加大农业补贴力度,缓解农业人口子女、父母上学、养老、治病的问题,让农民无后顾之忧。同时前段提到,一些农学专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会产生回归农业的思想,应该加强政策倾斜力度,保障其生活水平、收入,使一些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农业领域,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东北地区地形平坦,平原区域面积广大,并且拥有肥力极高的黑土地,适合开展大规模机械耕作,但就是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省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农民很少有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这一思想,直接使得生产与市场需求相脱钩,农业品牌较少,高端农业产品种类少,竞争力不足。据此政府应当组织学习其他省份农业产品品牌成功的经验,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建立我省自己的农业产品品牌,推动农业高层次高质量发展。
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归根到底就是要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而不是由政府的行政指令决定资源配置。而政府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仍然影响着资源配置。黑龙江省长期以来存在着政府对农业生产、销售干涉力度过强的问题,导致农民生产销售自主权受到了限制。在认养农业领域,政府应该对企业“松绑”,让企业自主参与市场竞争,只提供最低限度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让企业长远发展。
农业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必须要有现代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能够进一步地推动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管理制度的完善也会进一步的推动农业金融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8]。
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发展。农产品生产应利用当地的地理位置条件和气候条件,合理规划农产品生产,建立“一区一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9]。同时,应该建立以合作社主导的经营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依靠形式各样的网站、相关媒体定期发布农产品的供销信息以此来逐步吸引消费者选择线下交易的方式且通过淘宝网等第三方交易平台定期开展在线交易方式并借助于自建网站、微信营销、新媒体营销等途径从事社区农产品的销售配送等经济活动[10]。这样就形成了农业生产的产业化,降低了不确定性以及风险性,能够激励更多的农民去种植其他蔬菜瓜果,改善农业种植结构,推动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5 结论
本文以黑龙江省认养型农业的发展现状及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黑龙江省认养农业模式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并分析了现存问题:人口问题、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以及农业结构不合理等,并结合认养型农业的两种模式——传统认养模式、“互联网+”认养农业模式——的理论内容、特征和发展,提出了解决对策:加大人口引进政策、因地制宜地培养出黑龙江特色的认养农业、农业生产向着产业化发展等。因团队现有的理论知识有限,在一些方面有着片面的理解,对认养农业所做的研究很难达到全面以及深入的分析,使本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