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型城市屋顶花园设计研究
2021-10-08张嘉琪余江勇黄佳敏
张嘉琪,徐 斌,余江勇,黄佳敏
(广东东篱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335)
1 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下,城市建设的重点也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1],改善作为建筑灰空间的屋顶环境将促进城市环境品质的提升。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及作息不规律使不少处于城市办公建筑的青年身心状态处于非完全健康的状态,却依然担负着正常的工作任务,然而当前高密度的办公建筑群中往往没有提供足够且合适的空间,供青年群体做短暂的环境转换和调节自我状态,可选择的只有楼梯或廊道等空间。而屋顶花园能用于各个办公建筑的顶层,其建设将为众多城市青年提供高品质的休憩放松的场所,也有助于提升城市绿化覆盖面积[2]。将屋顶花园纳入城市规划的考量,并融入康养景观和园艺疗法,关注城市青年的疗愈诉求,有助于城市青年群体恢复身心,获取积极向前的力量,让城市空间具有人文关怀的温度。
2 理论背景与应用现状
2.1 园艺疗法
园艺疗法的理论认为,人天生就对自然有着亲近性和积极的反应[3],自然也是人的生存所需的物质来源,自然环境对人的积极作用是源于环境形象的直观物态性、四维性和时空性以及全面的通感性[4],对自然的接触有助于注意力的恢复、压力的缓解以及抑郁情绪的调整。在园艺疗法中,其景观系统由具有疗愈功效的要素构成[5,6],主要通过利用体验者对外界要素的感知进而刺激感官,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表1)。如芳香疗法、植物保健、园艺操作活动这3种疗法都是通过植物本身的气味、色彩、机能去调动人的味觉、视觉、触觉等感官来改善心理状态、激发身体潜能的目的;园艺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不仅仅是植物本身,还有园艺小品、园艺设施、水景等景观要素都会成为园艺疗法的有效工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的园艺景观组合对人的感官冲击不同,就会产生相应的疗效,具体要看场景和治愈人群结构。
2.2 康养花园
康复景观的概念最早由盖斯勒(Gesle)提出,并将其定义为有益于恢复人们身心健康和维持健康快乐的场所、设施、建筑及周围环境等,包含有自然或人工景观[7]。目前国内外关于康养花园的类型研究多集中在疗愈景观、健康园林、绿色疗法、康复景观等方面,研究的人群多集中于老年人,研究范围集中在社区、养老院、医院和公园[8,9],而面向城市青年的康养问题的景观研究还较为缺乏。
未来办公屋顶花园的营造应重视疗愈景观的融入[10],做到防患于未然,促进城市青年的身心健康。如何设计出对城市青年们有疗愈作用的屋顶康养花园,让花园引导城市青年们去探索、感知康养空间中的“养分”,达到康养恢复的效果,将成为屋顶康养花园的重点问题。
3 城市青年群体特征及疗愈需求
3.1 城市青年群体特征
当前社会环境处于不断的变革中,大众受教育的程度在不断提高,传统的社会束缚在社会进步中逐渐被挣脱,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开放而多样。与此同时,各种矛盾与利益的冲突纠葛日趋复杂,生活压力和竞争的增大,使城市青年群体经常面临复杂情绪和内在冲突,各种因素导致不少城市青年对于康养疗愈空间也有着极大的需求[11~13]。
表1 当前景观园艺疗法的疗愈功效及要素设计
由于面向群体不同的大众,建造康养屋顶花园时需侧重考虑城市青年行为偏好、生理、心理、审美等多层次的需求,以引导其自发性活动,达到自我疗愈的效果。
3.2 城市青年疗愈需求
了解当代青年的疗愈诉求是设计康养花园至关重要的前提,长期处于室内办公环境的青年需要一个短暂的环境转变,以缓解压力和平衡情绪,具有针对性的康养疗愈功效的屋顶花园为城市青年提供一个缓解疲劳状态的空间,暂时脱离紧张快节奏的办公环境,让精神和生理上处于非完全正常状态的城市青年得以放松身心、调节情绪与亲近自然。当代城市青年群体整体体现出较高的独立自主的个性,注重精神世界的丰满,同时眼界和思想不断拓展,对户外场所更加敏感和挑剔。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归纳为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5个层次[14],这一理论为屋顶康养花园满足青年疗愈诉求提供了可实施的路径和参考的框架。本文对马斯洛五大需求进行自下而上地梳理,并按青年群体生理、精神、心理3个层面进行分类归纳,理清屋顶康养花园对青年群体的健康影响机制(图1)。
图1 屋顶花园对城市青年的需求满足与健康影响机制分析
将屋顶建设为具有康养功效的共享花园,不仅能激活办公建筑中的“失落空间”,就近解决城市青年办公群体亲近自然、疗愈自我的需求,而且有利于城市美好形象的塑造,体现一种人性关怀的温度。
4 康养型屋顶花园的实践探索
本文选取两个分别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设计的阿尔那珀康复花园和关注感官体验治疗的腓特列斯贝屋顶花园作为案例,探索案例中疗愈空间的营造、体验者的需求满足和园艺疗法的融入方面的经验,案例中面向的人群与城市青年具有相似之处,为探索康养型屋顶花园的设计建造提供借鉴。
4.1 阿尔那珀康复花园
阿尔那珀康复花园位于瑞典农业科学大学校园内,占地约2 hm2,设计团队包括校内风景园林系教师、园艺治疗师、理疗师、职业和心理治疗师。
在阿尔那珀康复花园面向的群体大多是受到过不同种类和程度精神压力并需要精神疲劳恢复的人群,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围绕基于自然的康复景观进行实验观察,探索结合园艺疗法的康复花园设计方法。花园有效地帮助了人们逃离精神压力、促进疲劳恢复,从2002年8月至2014年参与治疗体验的人中,约有200多人被治愈[15]。
其设计策略包括以下三方面:
(1)营造8种不同空间。阿尔那珀康复花园之所以对疲劳康复有一定的效果是因为它同时具有了8种不同功能的空间,使游客和自然之间产生有效的交流,8种不同特点的空间在康复花园中可能单一存在,或重叠出现,有多重组合方式。
(2)满足CFS康复需求。包括体验者感官刺激的需求、自由选择的需求以及抽象与具体活动相结合的需求,即通过提供多种空间或鼓励不同行为模式等途径刺激感官,让体验者有多种选择的空间,避免因空间的单一功能限制活动,通过多种可能的活动感知内在和生活的新乐趣。
(3)不同复杂程度和形式的园艺活动。同时设计者在花园内设置了森林种植、传统种植、温室种植3种多样的园艺活动,花园环境的这种体验也可以称为“远离”,使人们可以从日常的烦恼中得到休息和恢复[16],花园为人们提供了与绿色植物互动的积极干预,因而并被视为恢复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场所。参与者描述了大自然如何带来积极的感官体验、身心健康,以及大自然和花园如何促进与其他参与者有益的社交互动[17]。
阿尔那珀康复花园是西方康复园林的优秀案例,花园为试验者提供了一个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场景,在花园里,使参与者摆脱了日常的烦恼和压力,其园艺体验激发了体验者对家乡的回忆,也是一个与其他人进行互动的地方[18],让人体验到自我享受的从事娱乐性工作的价值[19]。
4.2 丹麦Magneten屋顶花园
Magneten是一家为身体残疾和有精神疾病的群体提供治疗服务的机构[20],位于哥本哈根的一处娱乐公园之中,其屋顶花园便位于公园停车场上方,为日常前来的使用者带来多感官的体验(图2)。
图2 Magneten屋顶花园总平面
4.2.1 保障空间的相对封闭性
治疗师和使用者都希望有一个屏蔽的感官花园,所有使用者都可以享受它并且可以将其用于治疗。该花园应包括较小的一对一私密场所,较大的团体活动空间和诸如平衡运动之类的体育活动区域。最重要的是,花园需要容纳多种自然体验,以激发所有感官。
4.2.2 策略性地选择感官体验
Magneten花园策略性地打造了多感官体验的场所,通过季相变化鲜明的花园和园艺活动空间引导体验者进行种植、耕作、采摘等亲近自然的自发性活动,给使用者带来丰富的嗅觉、触觉和视觉体验。花园中受控的环境为达到疗愈的目的提供了基础条件,让体验者在感受花香、雨水、阳光中充分享受自然。
4.2.3 多元功能的园艺空间
Magneten花园主要分为花园、菜园和篝火花园3个区域。其中花园位于相对隐蔽区域,提供了亲密交流的场所,使用者可以在凸起的花坛之间漫步(图3)。郁葱植物有着丰富的季相变换(图4),多样的气味和颜色可刺激感官,促进体验者身心的健康。菜园进一步丰富了季节感受,蔬菜田、蜂箱和果树提供了新鲜的食材(图5),体验者可以在此参加种植、除草、摘果品尝的劳作活动。篝火花园则是冬季中重要的聚集空间,体验者在此感受温暖火气和木材气味,一起互动交流(图6)(图2~6引自https://mooool.com/magneten-sensory-garden-by-masu-planning.html)。
图3 平衡练习活动区
图4 葱荣花草围绕的花园
图5 新鲜果蔬采摘
图6 菜园的园艺体验活动
5 康养型屋顶花园设计途径
从相关案例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花园发挥康养功效的开端是从人群的特征出发,其功能分区应根据人群的行为偏好及需求进行设计,同时融入多感官的环境体验,充分利用自然体验进行积极干预,引导人们愿意自发去接触花园中有治愈力的事物,汲取自身恢复的力量,达到恢复身心健康的效果。本文最后对城市康养型屋顶花园的设计方法进行探索总结。
5.1 营造安全宜人的边界
安全性是办公楼屋顶空间利用的前提和保证。为确保屋顶花园在使用时有足够的安全性,可以通过加设防护网、防护栏杆或利用绿化的方式保证屋顶空间边界的安全性。将安全防护设施纳入屋顶空间的整体景观设计考虑当中,打造宜人边界,确保整体景观效果的统一和协调,是使用者产生舒适感和满足感的前提。
5.2 满足青年多层次的疗愈需求
针对城市康养型屋顶花园的景观应根据青年群体的身心特征,设置满足青年群体功能需求及景观需求的空间。对应城市青年生理、精神、心理三层次的需求,实际设计中可分为静坐观赏区、互动交流区、园艺体验区和艺术体验区等分区,并根据实际场地面积进行选择和搭配,注重营造舒适宜人的氛围,通过不同景观要素的结合丰富视觉、触觉、味觉等感官上的体验,促进其身心机能积极的转变。
5.3 为自发性活动提供多样可能
康复花园为使用者提供了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让体验者以主动或被动的方式获得疗愈,其中可控感[21]是促成压力缓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设计中需有策略、有选择性地设置感官体验景观和活动,避免过于复杂、目的性过强的设计,给予体验者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上以静坐、观赏、慢步游览等休闲空间为主,社交空间设计成U型的内凹型空间,便于体验者的交流或独处需求,同时合理设置景观设施,从而给体验者足够的进行自发性活动和注意力转移的空间。
5.4 建立多感官体验的园艺景观
康养屋顶花园要给体验者提供多元的感官体验,设计时可选择具有保健和疗养功效的植物,刺激体验者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让体验者在天然柔和的自然植物环境中得到疗愈;或设置多样的园艺空间如小菜园、特色花园、药草园等方式,通过提供活动参与机会或创意展览的方式,让暂时脱离办公环境的城市青年在天光云影下,欣赏植物的芳香、色彩和变化,感受大自然的温度,也感知内心的需求。
6 结语
城市青年群体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城市青年的康养问题是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关注城市青年的疗愈诉求,营造具有人性关怀温度的城市空间也是当今城市设计的重要议题之一。康养型屋顶花园提供了一个恢复身心健康的空间,其营造不仅能激活城市屋顶空间,提升绿化率,而且为青年常年身处的办公空间提供了暂时脱离压力的空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康养园林的服务人群将更加广泛,当前的康养花园中具有疗愈功效的要素也适用于面向城市青年的屋顶花园。由于城市屋顶花园位置较特殊,面向的人群有较大的共性,设计时需注重安全宜人边界的打造,分区设计上可针对青年群体生理、精神和心理上的多层次需求进行区分,其中的要素配置避免过强的目的性,同时为提供用多样的园艺参与空间,让青年能自发地亲近自然,在环境的转变中逐渐得到疗愈。
本文通过梳理了当前康养景观的研究现状,分析城市青年的群体状况与需求,并在两个优秀案例中总结康养型屋顶花园的设计途径,以期为康养型城市屋顶花园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