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地域文化的地方文献搜集与整合

2021-10-07董克宗

百花 2021年6期
关键词:密云文献图书馆

董克宗

摘 要:本文主要探析县市级地域区间地方文献搜集的原则、搜集的途径和地方文献利用策略,以北京市密云区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信息服务、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实践为例,探讨服务地域文化的地方文献的搜集与整合。

关键词:地方文献;特色馆藏建设;地域文化;密云区图书馆

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影片、照片、画片、唱片、拓本、表格、票据、文告、手稿、印模、簿籍等等。

地方文献载体丰富多样,决定了地方文献内容的多样性。它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按内容可分为方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人物、社会、政治、经济、工业、农业、城镇建设与管理、商业服务业、文化、教育、体育、医药卫生、文学、艺术等方面。地方文献资源的搜集与整合,是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文献是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物,在传承优秀区域文化、助力区域文化建设、促进文旅结合、丰富地方文化事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体现区域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一个大区域的地方文献是由众多小区域的地方文献构成的,只有相对集中、比较小的区域地方文献搞好了,才能成为大区域地方文献建设的基础,乃至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区域文化记忆载体。

本文从县市级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出发,探讨区域地方文献对地域文化的作用。

一、基于县市级区域图书馆的搜集地方文献原则

(一)搜集要立足于保存和延续地方历史文脉

地方文献在地域文化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馆管理者及业务工作者应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和现实需要,充分挖掘馆藏地方文献资源,发挥地方文献在地域文化建设中的应有价值功能。

密云地处燕山山脉和华北平原的接合地带,为中原地区至东北、内蒙古地区的交通要道。密云历史悠久,早在1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据燕落寨雪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新石器、陶器等文物考证,6000年前先民们已聚居形成村落。唐虞時期,密云地区属幽陵。《史记·五帝本纪》载,舜“请流共工于幽陵”,筑“共工城”。“共工城”距今4100年,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古城。分散在密云各地的遗迹、遗址及反映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地方文献,大部分都历经沧桑,伴随着密云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流传至今,是密云历史文脉所在。

与保存和延续历史文脉相关的地方文献搜集工作,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地方志书为代表的地情文献。密云编修地方志始于清代,截至目前共编有方志8种。地方志书由官方主持修纂,是巨大的地情资料库,内容丰富,记载详细权威,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二是地方乡邦文献,包括族谱宗牒、乡贤著述。三是与当地风俗民情等有关的文献,如密云蝴蝶会等。四是与杰出人物有关的资料,密云人才荟萃,如戚继光、范承勋、白乙化、邓玉芬、何其珍等人。

(二)搜集要着眼于服务地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资料,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对这些资料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是政治方面的资料,包括密云人民革命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史料,新时期密云党委、政府发布的工作报告、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内部刊物文摘等。

二是经济方面的资料。密云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首都经济链条中极有价值的亮点,也是密云独有的资源优势。近些年,密云区针对全区经济发展出台的多项重大举措,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资料,也都是地方文献的搜集重点。

(三)搜集要注重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历史遗存、文化形态、民间习俗和特定的生活方式等。图书馆收藏一定要重点关注本地文化,积极收藏与本地文化发展有关的文献资料。密云区图书馆注重收藏密云红色文化、长城文化等相关的文献资料。

二、搜集地方文献的主要途径

自1988年地方文献部成立以来,密云区图书馆加强了地方文献的搜集工作。只要是反映密云地区的社会、政治、历史、地理、经济、军事、物产资源以及人文活动等内容的文献,不论时间和载体,即使是零篇散页,都是密云区图书馆收录的范围。搜集地方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发现和培养书商

通过发现和培养书商,获取更多的书目信息。许多有实力的书商会编制自己掌握的图书的书目信息,另外一部分书商为了长期维持这种供给关系,愿意帮助图书馆搜寻在出版社或书店买不到的地方文献。

(二)利用出版的专业性书目报刊来搜集地方文献

从《全国书目报》《中国图书商报》《中国图书指南》中的消息、广告、评价文章收集图书的内容、出版信息,从而挑选本馆所需要的地方文献信息。

(三)通过各种书市、图书订货会挑选密云地方文献图书

地坛书市每年举办2至3次,每次都有几百家出版社参展,各类图书达20万种。每年参加北京图书订货会的出版社有好几百家,书店也不少,这是访求地方文献图书和发展地方文献书商的大好机会。

(四)通过互联网书店创新馆藏地方文献补缺工作

在电商繁荣发展的今天,利用互联网书店如当当网、京东、孔夫子旧书网等进行查漏补缺,不失为一种快捷灵活的方式。这些网络书店拥有实体书店不能企及的规模,覆盖全国的地域网络分布,设置完善的检索、查询、购买功能。如孔夫子旧书网基本覆盖了我国各级行政区,发达的地域网络分布,有利于馆藏地方文献的补缺工作。

(五)参与拍卖会竞拍

随着拍卖市场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古籍、摄影集、拓片、地图等特种文献进入拍卖市场。在经费允许的范围内,参与拍卖会竞拍无疑是补充地方文献的有效途径。

(六)复制和交换

复制即以静电复印、缩微拍摄或电子扫描等方式,从相关的文献收藏机构获得本地区地方文献,以达到补充馆藏地方文献的目的。许多缺藏的古旧地方文献,无论是征集还是购买,都无法获取。因此,从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等地复制密云相关地方文献,成为充实馆藏的重要途径之一。

截至目前,密云区图书馆通过上述途径共收录密云各历史时期地方文献2万多册(件),报刊700余种,政府信息公开文件500余件。此外,还藏有不少密云地区北京市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照片、音频、视频资料,老照片60幅,数字化地方文献5GB。

三、整合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地域文化

(一)整合地方文献资源,做好信息服务

在新时代的服务模式下,传统的地方文献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对信息资源的快捷传送、方便使用的要求,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变化,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拓展了更为广泛的服务领域。为社会各界提供地方文献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应担负的社会职责,可以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社会文献资源信息库的功能,为密云区地方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整合地方文献资源,为本地区历史文化研究和史志编写服务

密云地方文献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再现了本地区社会发展的过程。地方文献是历史文化研究和史志编写的基础资料和重要依据。整合地方文献资源,可以为科研工作者和史志工作者提供便利,使得历史文化研究和史志编写有更丰富的史料做支撑,可以开拓本地区研究和史志编写的新局面。

2.整合地方文献资源,满足旅游管理单位的信息需求,提升旅游单位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助力

密云是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着许多的重要纪念基地,形成了具有密云特色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水源文化、生态文化等地域文化。密云地区作为“京师锁钥”,为维护中原地区和平安宁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南北重要通道,加强了我国华北、东北、内蒙古地区的联系;作为商贸集散地,促进了古塞内外的经济繁荣。密云地方文献含有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料,如宋朝的民族英烈之家——杨家将,曾在密云境内作战,全家英勇抗敌、保家卫国的精神为世人传颂,为此建杨令公庙予以纪念;杨六郎在古北口守关而威震敌胆,有纪念他的杨六郎庙;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曾修建白龙潭龙泉寺。毛泽东主席也曾非常重视密云的革命斗争,下令创建雾灵山革命根据地;抗日名将白乙化,就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创建了丰、滦、密抗日根据地,并坚持不屈不挠的抗日斗争。整合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服务。

3.整合地方文献资源,为文艺创作人员提供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密云区图书馆整合数据库共享资源,为密云区文艺创作人员提供服务,为他们提供可借鉴、参考的专业舞台知识。他们创作的《富民政策乐万家》表演唱,在参加北京市妇联组织的农村文艺调演中荣获最佳表演奖,还参加了“CCTV-3激情广场大家唱”的节目录制。随着新农村网络化建设进程的深入,各乡镇文化中心充分利用整合的资源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如西田各庄、不老电等乡镇,利用数据库共享资源,下载电影电视文艺片、科教宣传影片200多部,利用所下载的影片,在文化服务中心放映厅放映电影24场,观众达5000人次。密云区图书馆把影片和科普资料制作成光盘发放到各个行政村,年无偿为18个乡镇提供科普知识信息资料100套1690张,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4.整合地方文献资源,帮助城镇居民提高经济收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坚持积极宣传、推广、利用三级网络,整合地方文献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首先,密云区图书馆从为农民提供信息化服务入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区18个乡镇进行了调查;其次,针对农民的信息需求,整合馆藏文献资源,特别是首都图书馆共享数据库中的文献资源,年下载水产养殖、果树栽培、蔬菜种植、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等信息计5万多字,直接为基层农民整理发放参考咨询信息2000多条。

利用不同媒体,整合图书馆的“绿色”网络资源,印制了“您想学到的、您想看到的、您想得到的知识,密云图书馆为您E网打尽”宣传材料4000余份,吸引了众多读者走进图书馆,学习网络信息知识。

密云区图书馆确定了以提供农业信息服务为切入点,实現农村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是利用镇村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把务农信息作为媒介、桥梁和纽带,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二是在服务上针对农产品销售难、价格低等问题,为广大农户提供市场商品价格、政策和供求信息,使广大农民能够根据自身优势条件和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达到产品适销对路、流通顺畅;三是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通过信息采集、整理、传递、引导,使企业和种植养殖户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促进产业与市场紧密衔接,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合生态文明区建设,整合馆藏文献资源,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送文化资源下乡赶集”活动,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向农民朋友提供各类农产品价格信息及供求信息,定期推广具有本区域特色及优势的作物和主导产品,引导农民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构筑了新时期密云农业发展的优势。2020年初,通过整合共享数据,密云区图书馆看好西芹的种植技术发展前景,便及时把这条信息传递给了蔬菜种植专业村。西田各庄镇黄驼子村棚室蔬菜种植大户宋士良看到信息后,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大胆引进这项棚室蔬菜种植技术,并试种1.5亩,产西芹3万斤,收入1.2万多元。为农民提供的信息服务,使这个村的500亩蔬菜大棚、260多个种植专业户年创收达到300万元。

(二)整合地方文献资源,加强地方文献数据库和数字化建设

《北京市图书馆条例》作为一个地方性法规,对加强与改善图书馆信息网络资源建设工作,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如第二十七条中“图书馆应当逐步配置计算机与网络设备……完善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满足读者需要”;第三十六条中“图书馆应当积极采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自动化管理技术,有步骤地实现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不断拓展虚拟馆藏资源”。

根据《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方案》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的原则,密云区图书馆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制订一个长远的地方文献资源布局实施方案,确定地方文献资源布局的原则、目标、模式、组织体系和实施步骤。同时加入首都图书馆地方文献联合查目中心。通过统一的平台,设置集中型的地方文献书目查询系统,进行地方文献电子资源和网上资源的整合,开展全方位的查询服务。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使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呈多样化模式,如交互式、个性化、电子邮件模式等,满足读者不同方式的地方文献资源服务需求。

密云区图书馆结合区委、区政府争创“国家级生态区”这个中心工作,建立了密云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密云生态保护数据库等。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的建立,得到了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都图书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6年,密云区图书馆与首都图书馆共同建立了“生态保护”专题资料分馆,并进行数字化,供全市乃至全国使用。

密云区作为北京市的生态卫星城,担负着保护首都饮用水的神圣职责。利用文化共享工程,整合地方文献资源,有针对性地整合“生态保护”和“绿色农业”方面资料5000多条,下载涉及科技、科普、农业、文艺等声像资料800多条,数字化加工整理网上信息资料8000多条,为政府机关决策、农民致富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利用图书馆网站向社会提供密云的地域文化数字资源,是从密云地域文化的角度作出的一项开创性尝试。通过最适用的技术手段保护密云文献遗产,解决珍贵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使这些文献遗产能够为广大公众所利用,提高人们对密云地方文化的认识。

(三)整合地方文献资源,开办乡土讲座和培训班

开办讲座和培训班可以向广大市民宣传先进文化,指导和培养读者的文化欣赏层次和休闲品位。形式活泼、内容广泛的讲座和培训班,远比枯燥、生硬的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使人们在生动愉悦的气氛中受到陶冶,从而丰富人们的地域文化知识。同时以“绿色”网络为主题,充分发挥资源广、服务全方位、專业化、网络化的优势,倾力为读者打造超级绿色信息平台,每年利用网上资源举办名家讲座、报告会49场,直接听众1.25万人次。

(四)整合地方文献资源,制作展览

展览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产品,是对地方文献进行开发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塑造地方文献服务品牌,增加社会对于地方文献的认识,并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品位。多年来,密云区图书馆根据群众文化活动、科普教育、乡土教育、素质教育、风俗节令等文化需求,整合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认真构思和策划、深入挖掘和梳理,举办了很多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展览活动。展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起到了思想教育的作用。

密云区图书馆为保存、传承并发展密云地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文献资源优势,加强地方文献搜集和整合。搜集地方文献,可以丰富地方文献馆藏,服务地域文化发展。同时整合地方文献,加强文献数字化,通过开展讲座、培训班、展览等途径,促进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北京市密云区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尹虹娟.地方文献收藏利用略论——以福建省高校图书馆为例.中国地方志.2018年第3期.119-122.

[2] 袁碧荣.探讨数字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采访工作——以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为例[J].图书情报论坛.2016年第6期:59-63.

[3] 张彩霞.开发地方文献资源促进旅游产业发展[M].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5年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二)中国西部公共图书馆联合会会议论文集.2011年6月21日.1-8.

猜你喜欢

密云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青春一晌
密云水库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密去360网络春晚 引近万名网友观看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