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品蛋鸡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
2021-10-06舒果
舒果
(重庆市潼南区田家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2660)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蛋鸡养殖工作,并出台了大量政策为养殖户提供指导以及支持。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蛋鸡养殖规模发展显著,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蛋鸡养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健康养殖成本增加,对养殖业长远发展十分不利。因此,蛋鸡养殖行业应加大对商品蛋鸡养殖的研究力度,落实健康养殖技术,确保养殖户经济效益。
1 育雏期商品蛋鸡饲养技术
1.1 小群笼养育雏
借助小群笼养技术,可完成商品蛋鸡育雏期管理工作。养殖户应专门定制多层笼养设备,要求每层笼小格应保持规格为136 cm×70 cm×33 cm,养殖雏鸡20~24只,育雏期为50日龄。
1.2 育雏温湿度
表1为育雏期温度。在进雏前3天,需要对育雏舍进行预热处理,并保持舍内温度为30℃。在湿度方面,根据育雏时间不同,湿度要求也存在差异。其中,育雏时间低于2周,要求湿度应达到50%~70%;育雏时间在3~4周,要求湿度应达到50%~65%;育雏时间高于4周,则要求湿度在50%。
表1 育雏期温度
养殖人员应按照规定时间,对育雏舍温度进行记录,并对鸡群状态进行观察,当育雏舍处于合适温度状态时,鸡群多呈现活泼且食欲旺盛的状态,鸡群分布相对较为均匀。当育雏舍处于温度较低状态时,雏鸡将会呈现不采食物且趋近热源状态,易出现挤压死亡情况。当育雏舍处于温度较高状态时,鸡群多远离热源。
1.3 开食与饲喂
应提前4~6小时,在育雏间放置水以及育雏料,做好预温处理工作,在确保水温与室温相同的情况下,将雏鸡运送到育雏舍内。当雏鸡进入到育雏舍后,养殖人员应在合适时间对雏鸡进行开饮,要将开食盐添加在饮水中,开饮时间为2小时,结束后可对雏鸡开食。在开食过程中,应注意将雏鸡料撒均匀,确保雏鸡能够始终保持自由采食状态,整个开食应坚持少喂多添原则。当处于1~10日龄,可借助料盘,对雏鸡进行喂食。当达到7日龄后,可借助自由采食方式使用优质育雏料喂食。当处于1~3日龄,可使用乳头式饮水器替换手提式饮水器。
1.4 光照
在育雏期,应重点做好光照控制工作,一旦光照强度过高,将会导致雏鸡出现应激反应,而反之则会对雏鸡采食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可选择LED灯带作为光照设备,为雏鸡采食、饮水提供方便。针对1~4日龄雏鸡,光照时间为每日24小时,针对5~18日龄,则需要减少1小时光照,当雏鸡在18日龄后,应保持每日9小时光照时间。
1.5 断喙
在饲养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加强巡视,控制雏鸡互相啄斗,并且做好饲料管理工作,以免浪费饲料。当雏鸡进入到5~7日龄后,需要对其予以断喙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可选择在断喙前后2天为雏鸡提供维生素K,改善雏鸡应激情况,并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断喙要求上、下喙应分别断去1/2、1/3。
2 育成期商品蛋鸡饲养技术
2.1 小笼饲养和光照
在进入到51日龄后,可将鸡群转移到育成舍。在育成期,主要使用阶梯式笼养设备,每笼养3只鸡,借助半自动给料方式,完成喂养工作。饮水使用全自动乳头式饮水,并应用半自动传送带,再定期对育成舍内存在的粪便进行清理,保持育成舍良好环境。做好光照时间控制,要求应达到每日9小时。
2.2 换料与限料饲养
育成期属于鸡群发育关键时期,在这一时间段,鸡群营养水平将会直接对鸡群产蛋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应高度重视育成料选择工作,保障鸡群发育均匀。同时,还要进一步做好限料饲养工作。根据行业规定以及实际鸡群生长情况,明确饲喂标准,在饲喂完成后,应做好均料处理。在每周周末,应对饲料进行称重,并获取鸡群均匀度数据,以此作为依据,确定下周喂料量,确保鸡群健康发育,并保持均匀体重,正常而言,要求鸡只均匀度在80%以上[1]。
2.3 调笼与淘汰
进入育成阶段,应对鸡群进行筛选,并挑出体弱、个体较小的鸡,将其单独饲养,并根据鸡群发育情况,合理增加喂料量,使这部分鸡能够尽快达到标准体重,确保整个鸡群整体均匀度。针对病弱、发育不正常的鸡只,应立即予以淘汰。当发现死亡鸡只时,养殖人员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并做好调笼补充工作,确保每笼中的鸡数量均处于一致状态。
3 产蛋期商品蛋鸡饲养技术
3.1 栏舍设备与产蛋环境
借助电脑程序控制水帘,对鸡舍进行降温处理,并使用专门的笼养设备作为鸡笼使用,每笼可支持饲养鸡只6只。利用电脑程序,可完成鸡舍温湿度以及光照控制,为鸡只创造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经全自动形式,为鸡只提供喂料给水,并做好输送鸡蛋、清粪工作。在产蛋期,要求鸡舍温度、湿度应保持在20℃以及55%~65%,以免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增加鸡群应激反应。
3.2 分期应用全价产蛋料
当进入到101日龄后,应对鸡只进行转舍处理,并使用全价产蛋料,而进入到101~130日龄,可更换使用全价产前料,并将优质钙源添入其中。在进入131日龄后,可使用全价产蛋高峰料。
3.3 光照控制
在产蛋期,对于蛋鸡饲养管理而言,光照控制十分关键。当产蛋舍处于全密闭式状态时,应集中做好光照时间、强度控制。在进入到16周龄后,光照时间应保持在每日10小时,并且应适当提高光照强度。而进入到17周龄后,应以周为间隔,逐步按照0.5小时进行光照时间的增加,保证进入到22周龄后,光照时间为每日13小时,确保产蛋率[2]。
4 结论
综上所述,蛋鸡健康养殖技术将会直接影响蛋鸡产量以及养殖户经济效益。因此,作为养殖户,应结合自身养殖情况,明确自身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应用各类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做好外部条件控制,并进一步加强各项控制措施,提升蛋鸡养殖效果,优化养殖户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