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可视工具 撬动阅读思维
——《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2021-10-05唐湘飞设计沈雪珍评析
□唐湘飞 设计 沈雪珍 评析
【教学理念】
在“读写教室”理念指引下,阅读课堂尝试借助简单、有趣且实用的卡牌、微课等可视化工具,撬动阅读思维,突破教学重难点,落实语文要素。
《雷雨》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后练习题“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是统编教材第一次对学生提出品悟词语的要求(之前只需要朗读比较、感受积累),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在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拼拼乐”(卡牌的一种)帮助学生识记、书写较难的“垂”字;运用“拉拉卡”(卡牌的一种)、微课,以先扶后放的形式引导学生体会运用“压”和“垂”两个词语的好处。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这些阅读工具可做迁移使用,如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制作“拉拉卡”来帮助理解运用“挂”等词语的好处,培养学生运用工具辅助阅读的意识,提升自主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垂”等字及“雷雨”等词语,并借助“拼拼乐”帮助识记、书写“垂”。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的是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
3.了解雷雨前的景象,运用“拉拉卡”和微课,在语境中体会运用“压”“垂”等词语的好处,读好语段并背诵。
【教学准备】
1.教学PPT、词卡、磁性田字格等。
2.卡牌、微课等阅读策略工具。
【教学过程】
一、谈雨听雨,导入揭题
1.板书“雨”字。说一说:生活中,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
2.听雷雨声:雨也有自己的脾气,不同季节的雨也各有特点。听一听,这是什么雨?(播放雷雨的音频)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伴有雷声)
3.畅谈雷雨:你们知道吗?现在正是夏季,雷雨经常会发生。就在昨天晚上,我们这里就下了一场很大的雷雨……(引发学生畅谈对生活中雷雨的印象与感受)
4.导入揭题:今天,让我们跟随课文一同去欣赏一场夏天的雷雨!(指导书写“雷”字)
二、初读感知,理清场景
过渡: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8个)
1.初读正音,感知大意。
(1)开火车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2)说一说:这场雷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二读排序,了解顺序。
(1)自读全文:第一遍读课文,小朋友们对这场雷雨就有了自己的感受。现在,拿起书本读课文,跟随着课文再去经历这场雷雨吧!
(2)图片排序:有个非常喜欢画画的小朋友读完《雷雨》这篇课文之后,画了一组连环画,可是忘了标上序号。你们能根据课文内容,给它们排排顺序吗?为什么这样排?(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是的,课文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3.再次默读,理清板块:默读课文,找一找,这几幅图分别对应的是哪几个自然段?(“雷雨前”一图对应第1~3 自然段,“雷雨中”一图对应第4~6自然段,“雷雨后”一图对应第7~8 自然段,完成板书)
三、聚焦“雷雨前”,识字品文
过渡:雷雨前的景色和平时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1~3自然段。
(出示课文第1~3自然段)
1.整体感知,梳理“雷雨前”的景物。
(1)教师范读第1~3 自然段,学生想象画面: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想象,雷雨前的景色是怎样的呢?
(2)说画面,贴景物:你的脑海中出现了雷雨前怎样的景色?(指名说,相机板贴景物词卡)
(3)学生自读第1~3自然段,补充景物。
2.感受乌云密布,体会“压”之妙用。
(1)感受乌云之“多”。指名读第1 自然段,说一说:雷雨前的乌云是怎样的?
①抓关键词,从“满天”“黑沉沉”感受乌云的多,并读出乌云多的感觉。
②借助图片:(出示图片)看,这就是雷雨前的乌云。看着这样的画面,再来读读这句话,是不是更有感觉?
(2)体会“压”之妙用。
①自主感受:这位小朋友在读这句话时,把“压”这个词读得特别长、特别重,为什么呀?做做“压”的动作,什么感觉?(很重,很难受,让人喘不过气来)
②微课辅助:唐老师班上的两位小朋友读到这句话时,对这个“压”产生了一些想法,咱们一起去听听。(微课内容如下)
A&B同学:(齐读)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A同学:辰辰,你说,这儿的“压”能不能换成别的词呢?
B同学:让我想一想。嗯,我想把它换成“掉”。瞳瞳,你呢?
A同学:我想把它换成“飘”。
B 同学:那这儿的“压”换成“掉”或“飘”,到底行不行呢?
A 同学:别急,让我们把这两个词填进“拉拉卡”里试一试吧。
引导:小朋友们,这两位同学对“压”产生了什么想法?他们想用什么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拉拉卡)这就是他们手中的“拉拉卡”。让我们也把他们想换的这两个词填进去试一试吧。
a.把“压”换成“掉”:谁来读一读?什么感觉?(太快,好像掉到了地上)
b.继续拉动“拉拉卡”,换成“飘”:谁来读?感觉怎么样?(太轻)
c.换回“压”:再来读一读。哪个最好?(压)这儿的“压”能换成“掉”或者“飘”吗?(不能)
③小结提炼:是啊,刚才我们换个字,填一填,读一读,发现“压”字不仅写出了乌云的多和重,还把乌云慢慢逼近地面的感觉表现出来了(演示课件)。再读,记住这个“压”字。
(3)有感情朗读第1自然段。
3.感受狂风大作,体会“垂”之妙用。
(1)感受风之“大”:忽然一阵大风,打破了雷雨前的寂静。(指名读第2自然段)这阵风大不大?哪里感受到的?(大风、树枝乱摆、蜘蛛逃走)
(2)体会“垂”之妙用。齐读: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①读准“垂”:谁能再读一读这个翘舌音的字?
②识记“垂”:(工具辅助)“垂”是生字,老师请来一位新朋友帮助小朋友记住它,它叫“拼拼乐”。(出示“拼拼乐”,如图1)这是“垂”的三个部件。你能把它们拼成“垂”字,并在这个大田字格中摆对位置吗?
图1
a.认部件:千、艹、二(上横长,下横短)。
b.摆一摆,注意顺序:千—艹—二(上横长,下横短)。
c.记字形:在“拼拼乐”的帮助下,小朋友一下记住了“垂”字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还摆对了每个部件的位置。这样一来,要写好“垂”字就不难了。
③书写“垂”。
a.观察关键笔画: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个字哪个笔画特别多?(横画)数一数,几个横?虽然都是横画,长短一样吗?哪横最短?哪横最长?可是,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b.教师范写,学生书空。一边说顺口溜,一边写:一千立中央,小草栽两旁,二字倒着长。
④理解“垂”。
b.链接生活: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东西垂下来?图片补充:柳枝垂下来,谷穗垂下来,头垂下来,耳朵垂下来,辫子垂下来。小结:像这样,东西从一头直直地挂下来,就叫“垂”。
⑤体会“垂”。
a.激发思维:这句话中的“垂”能不能换成别的词呢?刚才微课里的两位小朋友用“拉拉卡”(如图2)来换词,我们也来玩一玩吧!(读提示:换个词,填一填;读一读,哪个好?)
图2
b.小试牛刀。学生自主用“拉拉卡”换词、填写、朗读、比较,然后与同桌交流。
c.汇报分享。指名上台投影汇报:先说说换什么词,再读一读句子,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d.小结激励:小朋友们可真会动脑筋!换词比较了之后,我们发现,课文里的“垂”用得很妙,而有的小朋友换的“滑”或“挂”也不错。通过对比思考,我们变得更聪明了。
e.动画助力:想不想看看蜘蛛在大风中垂下来逃走的样子?看到了什么?是啊,大风中,小蜘蛛垂得很稳,逃得很快。
⑥读好“垂”:让我们用朗读给小蜘蛛加油吧!
(3)有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4.感受电闪雷鸣,读出“越来越”的感觉。
(1)引出第3 自然段: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紧接着,谁登场了?(闪电、雷声)
(2)指名读。指导读好“越来越”。
(3)齐读,感受电闪雷鸣的可怕。
5.有感情朗读、背诵“雷雨前”部分。
(1)气氛渲染:从乌云密布到狂风大作,再到电闪雷鸣,作者把雷雨前的景色描绘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吧。
(2)齐读第1~3自然段。
(3)借助板贴词卡,背诵课文。
四、小结延伸,随堂作业
1.小结延伸:从雷雨前的声势来看,这必将是一场大雨啊!雷雨中、雷雨后又有怎样的景象呢?我们留到下节课学习。接下来,我们来完成作业。
2.完成《语文作业本》中的第1 题:描一描,写一写。自主书写“雷”“乌”“黑”“压”“垂”5 个字及“雷雨”这个词。
【板书设计】
【教学评析】
本次教学,教师立足生本,细化目标,链接生活,借助工具,与学生进行了一次快乐的读写实践。
一、细化目标,循序渐进
本次教学,教师扣准学生的起点,时时处处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已有的学习能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目标分解细化,逐步落实。课上,利用图片、音频、动画等媒介,为学生的学习层层搭建支架,降低学习难度,以读促悟,循序渐进地达成教学目标。在初读感知板块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借用一组描绘雷雨前、中、后景色的图片,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对“垂”字的教学,则按音、形、义、运用的顺序分步进行,每一步都各有侧重,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二、链接生活,情景交融
《雷雨》是一篇描绘自然景象的课文。教师重视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链接。课始,由本地的一场雷雨引出课文,让学生联结生活,打开话题,想象画面,以轻松的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在体会“垂”字的好处时,以“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东西垂下来”这一问题,引发学生链接生活经验,打开思路,图文结合,理解“垂”的今义,为体会“蜘蛛垂下来”做好铺垫。通过与生活的有效勾连,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情感与朗读自然地融为一体。
三、借助工具,智趣合一
如何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教师设计和使用了新颖独特的读写工具——“拉拉卡”和“拼拼乐”,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并巧妙识记“垂”字的字形、笔顺,突破了字词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教师两次使用读写工具,由扶到放,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支架,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展开,让思维可视化,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可感、可触,趣味性和实用性巧妙统一,降低了学习难度,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