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原生家庭里的教育秘密
2021-10-04侯明飞
侯明飞
近日,有关部门在《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蓝皮书中,搜集了79例中小学生自杀案例,理由有父母离异、被家长批评、被同学欺负、教师行为失当、作业没完成、成绩不理想……
每个借口都不足以成为与这个世界诀别的理由,却正是这些理由,成了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们选择了最惨烈的方式。这不禁让人唏嘘:到底是什么让孩子对生命如此轻视,对人生如此悲观?当代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到不堪一击,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思维”自带态度
马丁·塞利格曼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花了30年时间、追踪50万人,凭借大量案例作为基础,发现了父母养育过程中被忽略的秘密,即大部分在学习和生活上问题重重的孩子,并非真的能力不足,而是孩子与挫折感为伴,以隐秘的、不易被察觉的“悲观思维”方式,面对学习和生活的逻辑,而所谓的“悲观情绪”,不过是常态生活中较容易被人识别的外在情绪样态,根源在于“悲观思维”。
以独轮车学习为例。
刚刚学习骑车的孩子,总是一遍遍失败、一遍遍摔倒。这时,作为养育者,妈妈的表现一般分两种:一是看孩子总摔,妈妈心疼:“来,休息一会儿吧,你的平衡能力真不行,我小时候就这样。”二是妈妈伸出手帮助孩子寻找稳定感,同时给与孩子正向肯定:“没关系,我们再试一次,这次争取晚一点儿掉下去。”“宝贝你太能干了,能骑两下了!”
在学习过程中,后者可能会出现各种状况,但最终会通过一遍遍的失败,获得成功体验。而更大的价值是,孩子在一遍遍摔倒过程中,渐渐寻到不偏不倚的“稳定感”,通过独轮车这种运动放大成长价值的动能,逐渐形成“失败—失败—最终成功”的心智体验。
是父母心疼孩子带来的父母的“感觉满意”,即情感上的愉悦更重要,还是孩子能够独立骑行,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我能行”“我表现出色”,实现“表现满意”,即实现孩子对自我能力充分肯定的自我暗示更重要?这中间的巨大差异,正是教育发生时候内在隐秘的“失之毫厘”,从而产生的外在样态上呈现的“谬之千里”。
在养育过程中,想要形成孩子乐观的“积极思维”,关键在于家长的解释风格。所谓“解释风格”,说白了就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方式。孩子对待事物的看法,就是儿时通过父母的一言一行形成的。父母对于事件发生原因和结果的解释,最终构成了孩子看待世界的视角。
例如,没有电梯,需要爬10楼。思维正向的妈妈会说:“太好了,我们已经来到5楼了!”而思维负向的妈妈会说:“太糟了,都要累死了,只爬到5楼。”
负向思维产生的悲观解释,总是自带阴雨天。在这样的表达力,所有遇到的困境都会被解释为是永久性(永远这样)、普遍性(总是这样)、个人能力无法改变(我做不到)。
思维正向父母的孩子在面临挑战时,会用乐观的引导和鼓励让孩子付出耐心,同时勇于尝试、采取积极行动,要知道办法总比困难多,所谓的失败,不过是暂时没成功。
同样的,拥有积极思维方式的父母会在事情大功告成后,通过正确的方式强化孩子的成功体验,从而让孩子加持更多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正如马丁·塞利格曼所强调的:“对孩子的积极解释会导致其乐观,对孩子悲观的解释会导致其悲观。”
这个过程不显性,不容易达成。需要持续关注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家长要秉持正向且温暖的感受,帮助孩子理解积极看待事物的必要性,引导孩子反击消极情绪,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只有通过家长的长期实践,才能让其熟练内化为遭遇困境时自我赋能的套路,为孩子锤炼出受用终身的“思维武器”,习得真正的强大与乐观。
“心理”也有习惯
马丁·塞利格曼和同事在实验室里,用狗来做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在实验中,马丁·塞利格曼意外发现了心理实验的新视角:刚开始的时候,狗被关笼子里,面对突如其来的电击,无处逃脱。电击持续一段时间后,狗便不再挣扎,只是缩在角落悲伤呻吟。这时,即使实验员打开笼子门,狗已经不再相信自己能摆脱电击,躺在原地,消极而被动地承受着一切。
马丁·塞利格曼的研究在心理学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因为一直以来,专家证实的都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都是“受到刺激—发生反应”的被动机器。马丁·塞利格曼的实验却证明,行为不一定都是由具体的刺激(如电击)所致。
马丁·塞利格曼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习得性无助”这种现象不仅在动物中存在,在人的实验当中,也被证实,即,当屡屡面对无法控制的事件,或遭受不公正的评价时,人类同样也会放棄尝试,屈服于现状。人的悲观性格形成,基因只占一小部分,更大的悲观性格,是后天“习得性无助”造成的。
“我觉得我不行,没有结果,所以我放弃。”长期习惯性接受负面解释的人更容易悲观,更容易屈服。即,孩子的悲观并非与生俱来,它和现实生活环境有直接联系。甚至可以说,大部分的孩子变得悲观,都跟父母的养育诱因有关。孩子往往是在其成长过程中,持续遭受挫折感,才使之心态变得日益消沉。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如果是个悲观主义者,对生活和自身充满了抱怨和怀疑,那么这些充满负能量的一言一行,会渗透在每一次日常无意识的“言传身教”中,复制后成为孩子对世界、对自己的认知,留下了阴霾底色,成为终身的“心理习惯”。
后来,马丁·塞利格曼进行了新的狗电击实验。首先,为狗建立习得性无助的免疫系统,让狗掌握逃避电击的经验,让狗明白如何做可以逃避电击,获得对电击的“掌控感”;其次,强化掌控行为,每当狗采取行动,电击就会消失。如果放弃应对,则情况毫无改变;最后的观察发现,建立“心理免疫”的狗,因为获得掌控感,所以,再次遇到电击时,狗不会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采取行动,于是,也变得更乐观、更积极。即,对抗抑郁的“心理免疫”有效,“乐观”的特质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
这场“心理免疫”实验中,“预防、掌控感与强化”是循序渐进的有效步骤:建立掌控行为的过程,即形成孩子面对困难时不退缩的习惯,在内心发展出一套说服自己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理论。这套内化出来的理论,会营造出将来遇到困境时迎难而上的乐观心境。
把自信直接附加到孩子身上,并不能让孩子直接学习到乐观。鼓励孩子尝试与探索,才能让孩子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和掌控感。家长要教会孩子方法,让孩子获得掌控自己身体的能力,进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乐观的心态。
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父母讲的话,还吸收父母的思维方式。悲伤会被习得,乐观同样能被“感染”。身为父母,我们虽然无法改变孩子的基因,却能够改变自身的养育方式,帮助孩子习得“乐观”。
正面积极的情绪是自我成长的中坚力量,是孩子成长最不可或缺的底色。而养育是一场修行,是一个生命成就另一个生命的过程:愿我们都能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传递能量,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