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菜菌核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2021-10-03蔺自敏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发病特点菌核病防治措施

蔺自敏

摘 要:油菜菌核病是严重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对油菜危害程度重、范围广。该文简述了婺源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并提出选择抗性品种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相结合,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发病特点;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65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8-0096-02

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tiorum)又称菌核软腐病,俗称空秆、烂秆、麻秆、白秆、霉蔸等,是油菜种植区的常发性病害。该病是一种由核盘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核寄生在病株残体、种子和土壤中越夏、越冬[1],在油菜苗期至成熟时皆可感染发病,尤其在花期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油菜开花、产量和品质。

1 婺源县油菜种植概况

江西省婺源县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2021年油菜种植面积高达8000hm2,主要种植区域在篁岭和江岭,篁岭被誉为“全球十大最美梯田"之一,江岭被誉为“中国四大油菜花海”之一。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油菜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控工作,以扩大油菜种植规模、提升油菜种植水平来巩固油菜旅游品牌,提出“种油菜就是种风景”的理念。

2 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

油菜菌核病在婺源县油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花期后发病最为严重。油菜受侵染后在叶、花、角果、茎上都可产生危害,以茎部受害最重[2]。目前,油菜菌核病已成为制约婺源县“花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1 初侵染 油菜菌核病初侵染的来源主要是混杂在种子中或遗落在土壤中越夏的菌核,温湿度适宜时菌核开始萌发形成子囊盘。在大田自然条件下,一般在油菜苗期和花期产生2次子囊盘,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子囊内喷出,随气流传播,接触油菜后萌发产生侵入丝,通过表皮细胞间隙、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发育成为菌丝。通常情况下,秋季产生的子囊盘数量少,第2年早春产生的子囊盘数量多,是侵染油菜的主要菌源。研究表明,越夏菌核数量越多,引起初侵染的子囊孢子数量越大,油菜受侵染后发病也越重。另外,播种带菌种子和施用未腐熟的油菜病残体肥料都会成为初侵染源,增加田间菌源数量而加重发病。

2.2 再侵染 油菜菌核病在油菜苗期发病形成的菌核在第2年春季萌发产生子囊盘或菌丝,对油菜花期造成再侵染。另外,当油菜植株生长茂密,尤其在油菜倒伏时,菌丝可通过相邻枝叶的接触进行再侵染,导致病害流行。

3 危害症状

3.1 苗期 受害的茎和叶柄在发病初期产生红褐色斑点,后逐渐扩大变为白色,病斑上面长出白色菌丝,随着病斑扩大绕茎后会引起幼苗死亡,病部有黑色菌核形成[3]。

3.2 成株期叶片 婺源县油菜常于3月中旬开始发病,4月下旬达到高峰。一般油菜基部老叶的叶缘先发病,病斑初期呈暗青色水渍状,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大斑,病斑中心呈黄褐色,形成外围暗青色、周缘浅黄色的同心轮纹,有时病斑上的轮纹较明显。阴雨潮湿天气时病斑扩展迅速,造成油菜全叶腐烂,并在叶片上长出白色绵毛状菌丝;而天气干燥时病斑发展慢,会破裂穿孔。

3.3 茎部 油菜被侵染后,茎部一般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病,病斑多从油菜主茎中、下部开始发生,初呈椭圆形水渍状,浅褐色,逐渐发展成为梭形、长椭圆形至长条状的大斑,病斑稍凹陷,中部白色,边缘褐色,有同心轮纹,在病健部有明显交接。在潮湿天气条件下,茎部病斑扩展快,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病害发展后期,茎髓被明显蚀空,皮层纵向裂开,维管束外露,特别容易折断,并在茎内形成黑色菌核。受病害影响,病茎部以上常会提早枯死,造成产量损失。

3.4 花瓣 油菜花期花瓣极易感染病菌,产生水渍病斑,后变灰白色。田间潮湿时,染病花瓣会迅速腐烂、花瓣染病后易脱落,掉落在植株其他部位后还会成为侵染源,引发新病斑。

3.5 角果 油菜角果染病初期出現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变为灰白色不规则病斑,在角果内部和外部均可形成菌核,比茎内菌核小,少数种子表面也裹有菌丝。受侵染的种子干瘪,无光泽,含油少,产量低,质量差。

4 防治措施

4.1 选择抗性品种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油菜品种抗性存在明显的相关性[4],达到中抗水平的油菜品种即可在适宜生态区推广种植[5]。研究表明,芥菜型、甘蓝型油菜较白菜型抗病,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应因地制宜选择抗性、耐性品种。近年来,推广种植中双5号等系列品种、汇油50等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品种和中油821等耐病性较好的品种,大大减轻了菌核病的危害程度[6]。

4.2 加强农业防治

4.2.1 实行轮作 对于上年发病严重的油菜田,要尽可能避免连作,推广实行水旱轮作。灌水能使残留在土壤内的菌核腐烂而失去活性,从而减少田间菌核量和传染源,可有效防止或减轻病害。

4.2.2 土壤深耕 选择在秋季深翻耕,深翻20cm以上,第2年春季再中耕培土1~2次,可有效消除、掩埋子囊盘,减少萌发。

4.2.3 种子处理 种子播种前,通过风选、筛选等物理措施去除不健康种子,也可用0.5~1kg硫酸铵或0.5~0.75g食盐对水5kg进行选种,去除上浮的秕粒和菌核,清水洗净后再播种。药剂拌种可有效消灭菌核和杀灭种子表皮病菌,减少菌源量。

4.2.4 清洁田园 及时摘除感病较轻的油菜基部老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减少田间菌源量。油菜收获后,将田间、路旁的病残体彻底清除,集中烧毁。

4.2.5 肥料替代 提倡重施基肥,增施有机肥、磷钾和硼肥,适当施用氮素化肥,早施薹肥。通过配方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少施氮肥,改施油菜专用肥,尤其要提倡推广施用植株性的腐熟的微生物菌类肥料,补施磷钾肥,以起到油菜苗期壮苗、薹期稳长、花期茎坚的作用,提升油菜自身抗病性。

4.2.6 加强管理 田间湿度大特别有利于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田间渍水既影响油菜生长发育,又有利于菌核萌发和侵染危害。因此,要及时改善油菜大田及四周的水系设施,开好排水沟(宽深均为20cm),实现田间明水能排、暗水能降、雨停田干,保持土壤通透性良好,有利于油菜深扎根。根据田间土壤肥力,合理配置田间种植密度,开春及时除草,增加田间通透性。

4.3 抓好药剂防治

4.3.1 适期防治 春季雨水充沛,油菜花期恰逢油菜菌核病子囊孢子萌发期,极易造成病害流行。因此,油菜花期是最易感病期,也是防治油菜菌核病的关键时期。在油菜初花期和开花始盛期各喷药1次,即初花期喷1次和盛花期打1次的“一喷一打”防控模式效果较好[8]。掌握在初花期施好第1次药是防治关键,7~10d后再施第2次药。若2次药后遇连阴雨天气,则需补施第3次药。

4.3.2 选择适用药剂 随着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的开展,防治菌核病时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复配制剂。优先选择环境友好型适用农药,采取科学配方,适时进行防治。婺源县试验表明,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9]、40%戊唑醇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25%戊唑醇水乳剂等对水喷施,均可达到较好的防效[10]。近年来,市场上的啶酰菌胺、氯啶菌酯等药剂防效优于其他药剂,新上市的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对油菜菌核病防治效果极佳,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并能显著增产,提升品质。

4.3.3 注意事项

4.3.3.1 施药水量要足 为保证防病效果,用药时要对足水量,手动喷雾器施药液量要达到50~60L/hm2,机动喷雾器施药液量15~30L/hm2,无人机施药液量2~3L/hm2。喷施药剂时要喷粗雾,从花到基部茎秆都要喷到,重点喷洒植株中下部茎叶,使整个植株外表获得足量的药液,形成药剂保护层。

4.3.3.2 选用先进药械 尽量选用机动喷雾器,施药效果好。有条件的可采用热雾机或智能植保无人机进行喷药防控,省工省时,高效节本。采用热雾机和植保无人机喷药时,需使用水剂或乳剂药物,不能使用粉剂药物,同时需加适量助剂混合使用,增加防效。植保无人机需采用智能自主飞行型,避免手控无人机重喷、漏喷及喷施不均等问题,无人机飞行高度控制在距株冠2~2.5m,飞行速度尽量放慢,不高于6m/s。

4.3.3.3 科学使用农药 田间调查显示,油菜菌核病在很多地区对多菌灵类药剂产生了抗性,防效不理想。因此,要加大开展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力度,宣传科学用药知识;指导农户在使用药剂防治时注意轮换用药,或使用复配制剂,以避免抗性产生;在配制可湿性粉剂农药时,要先用少量水溶解后再倒入施药器械内搅拌均匀进行二次稀释施药,以免药液不匀导致药害;在油菜花期施药还要避免对授粉蜜蜂產生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魏金星.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J].河南农业,2011(1):18.

[2]徐进.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2):69-70.

[3]蔡吉云,袁鸣凤,邵项民,等.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4):76,78.

[4]张蕾.核盘菌接种不同抗性油菜后致病力分化的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5(2):201-205.

[5]朱宗河.油菜抗菌核病品质鉴定与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18(15):50-53.

[6]陈利锋,徐敬友.农业植物病理学(第3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38-243.

[7]戚云凌.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河南农业,2009(13):21.

[8]张吉昌.陕南油菜菌核病防控技术模式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09):33-34.

[9]刘勇,黄小琴,张蕾,等.油菜菌核病发生趋势与防治技术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19(3):39-40.

[10]常高博.信阳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土肥植保,2017(5):84.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发病特点菌核病防治措施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关于鸡病的综合防治研究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关于生猪疾病防治措施的分析
液态地膜+甲基硫菌灵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试验
2012年津市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实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南部县油菜菌核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