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蜡染布、巴东菜与印马文化争夺战

2021-10-02卡莫

看世界 2021年18期
关键词:狮头蜡染舞者

卡莫

东爪哇波诺罗戈县的传统艺术“Reog Ponorogo”

2009年,新加坡一个车站的电视广告,播放了由“探索频道”制作的马来西亚旅游宣传片,题为“神秘的马来西亚”。

在这短短的30秒广告中,有眼尖的人发现,里面闪过一个舞蹈身影,舞者穿的是印尼巴厘岛的传统服饰,而她的舞姿也是巴厘岛最出名的“短舞”(Tari Pendet,又称“迎宾舞”)。

巴厘岛可是印尼最出名的地方,它的传统文化怎么变成马来西亚的了?于是这个新闻一出,印尼社會自然是炸锅了。探索频道很快撤下了这个广告,并表示再也不会播放。

当时的印尼旅游与文化部官员向媒体表示:“其实在这个事件浮上台面之前,两国之间对文化议题已经有了共识,双方必须公平地阐述谁才是该文化的拥有者。”

驻印尼的马来西亚大使馆也赶快出来澄清,说那则广告不是马来西亚政府做的,而是私人制作的影片,“马来西亚实际上没有对‘短舞做出任何的宣示”。

巴厘岛最出名的“短舞”TariPendet

不过,印尼社会的怒火没有因为广告下架而平息。当时,甚至有激进分子组成的反马来西亚组织,在雅加达街头发起游行。他们拿着印尼国旗与竹制利器,要求“检查”路人的身份证,宣称要“扫荡”马来西亚人。更有甚者,表示要与马来西亚“决一死战”。

由于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在多处都高度重叠、相似,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文化宣示”争议早就不止这一桩。而且,几乎都是马来西亚“宣示”了某个文化而引起印尼的不满,也几乎每次都会像“短舞”事件一样,激起印尼人强烈的国族情绪。

印尼人常怒称马来西亚人是“Maling Bydaya”(文化窃贼),或是直接将Malaysia改称为“Malingsia”,指控马来西亚剽窃印尼文化。究竟有哪些文化被“宣示”,又在两国间引起什么样的波澜?

2007,“文化宣示”元年?

在东爪哇的波诺罗戈县,有一项“闻名国际”的传统艺术,叫作“Reog Ponorogo”。根据波诺罗戈政府的说法,Reog是来自爪哇文“riyeg”,意为“吵闹和拥挤”。有人把它翻译成“舞剧”,不过我一般把它称为“狮舞”,因为它总让我想起中国传统的“舞狮”。

“狮舞”的舞者,戴着巨大的狮头虎纹面具(Singo Barong)。狮头张着大嘴,头上还插满了茂盛的孔雀羽毛。这顶面具可以重达50公斤,放在地上甚至比一个人还高,而宽可达张开双臂的长度。面具重且巨大,舞者除了有时张臂扶着面具下缘,放开手时全靠嘴巴“咬”着。

“狮舞”通常出现在特殊的仪式或庆典上,由一系列的舞蹈组成,并且会根据仪式的不同更改内容,舞者也会随兴地和观众互动。虽然如此显眼的表演,本身就容易讨喜,但它之所以“闻名国际”,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波诺罗戈县也是东爪哇最主要输出印尼移工的地方。

许多来自波诺罗戈县的印尼移工,为缓解乡愁,不惜砸重本从波诺罗戈订制狮头虎纹面具运送到海外。所以在有印尼移工身影的地方,也常常能看到巨大的狮头虎纹面具在活动会场上舞动。印尼人通常也都认为,这是令他们骄傲的印尼文化之一。

所以在2007年11月,马来西亚遗产与艺术文化部的官方网站,将Reog Ponorogo宣称为马来西亚的文化遗产时,印尼社会一片惊愕。网站同时展示了一张舞者的照片,通常在狮头虎纹面具写着的“Reog Ponorogo”,也被改成了“Malaysia”。

此事发生后,上千印尼人穿着传统服饰,聚集到马来西亚大使馆前,并有舞者戴着狮头虎纹面具跳舞“示威”。还有印尼人说:“马来西亚的狮头虎纹面具还是从波诺罗戈买的,怎么可以说是马来西亚的文化?”

事发不久前,马来西亚的观光宣传片才使用了印尼马鲁古省的民歌《Rasa Sayange》而引发争议。马来西亚观光部长表示,《Rasa Sayange》是属于马来群岛的歌曲,而不是单属于印尼的。一波未平,紧接着Reog Ponorogo的争议又起,难怪印尼人气得直跳脚。

印尼人常指控马来西亚剽窃印尼文化。

不过,当时的印尼人可能没料想到,马来西亚这两项“文化宣示”,只是近年来争夺“文化主权”的第一弹和第二弹。

印尼雅加达的蜡染布摊位

谁先开始蜡染?

2008年,另一项被印尼人认为十分重要的传统文化,也被马来西亚“宣示”了—蜡染布(Batik)。不过这一次,印尼政府采取了进一步行动,直接向联合国提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

2009年10月2日,印尼的蜡染布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个消息总算让印尼人扬眉吐气了,印尼政府也把10月2日定为“国家蜡染布日”。有些政府机关和学校甚至规定,每周五要穿蜡染服,俨然使之成为印尼“国服”。

“Batik”一词源于爪哇语“Ambathik”,原先是“Amba”(宽,指宽布)和“Titik”(点)两个字组成,亦即蜡染技师手持画笔“一点一点在宽布上描绘图案”的意思。蜡染的传统技法非常费工,而且要求技师高度专注,一直到20世纪才有其他蜡染技术的普及。

其实,蜡染服原本是爪哇皇室人员的服装,要到15世纪才传播到民间。各族也各自发展出了独特的图腾和样式,最著名的产地则是中爪哇的梭罗和日惹。而到了当代的印尼,蜡染服已经贯穿了印尼人的一生,不论是生日、成年、结婚、怀孕、生病甚至死亡,每个人生阶段或境遇都有相应的蜡染服可以穿。

虽然印尼的蜡染可以说是被世界认可了,不过在全球不同的地区,也有类似的蜡染工艺。例如公元前4世纪的埃及,木乃伊的包裹布上就运用了“蜡”来形成图案;中国的唐朝、日本奈良时代、非洲的一些部落,也都知道蜡染技术。有研究者指出,爪哇的蜡染技术可能是在六、七世纪时从印度或斯里兰卡传入;另一些研究者认为,蜡染技术起源于爪哇岛外围的岛屿。

从这个角度来看,蜡染布未必是从爪哇岛上生出来的文化,但它确实在爪哇人的手中长大,发展出独特的体系,以至于印尼能够声称蜡染“属于”印尼。

而马来西亚的蜡染技术,也确实可能是从爪哇岛传播过去的,但这并不代表马来西亚的蜡染不会在数十或数百年后,发展出自己的体系,而成为马来西亚独有的文化。

阋墙有时,团结有时

除了巴厘岛的迎宾舞、波罗诺戈的狮舞、马鲁古的民谣,以及蜡染布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案例。例如西爪哇的竹筒手摇琴“Angklung”、北苏门答腊的传统舞蹈“Tari Tortor”与乐器“Gordang Sambilan”、东爪哇的皮影戏“Wayang Kulit”等,简直“族繁不及备载”。

有印尼网民表示,印尼太不会保护、宣传自己的文化,才会老是发生自家文化被“宣示”的情况。不过另一方面,马来西亚的“宣示”也不总是毫无来由,确实有些文化技艺从印尼流傳到了马来西亚,并成为当地民众生活的一部分。

于是,印尼和马来西亚,平日里就像两个阋墙的兄弟,吵闹不休;一旦面对其他“外人”,又会联手起来抵御。两边实在算不上亲,但毕竟还是兄弟。

2018年,在英国版的《厨艺大师》节目上,马来西亚参赛者做了一道仁当鸡(Rendang),被英国籍的主厨认为“不够酥脆”而判出局。仁当料理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巴东料理”,是一道着重于酱料的辛辣肉类美食,懂行的绝对不会要求它“酥脆”。

这个节目的另一位英国裁判还火上浇油,发Twitter称“或许仁当是印尼菜”,企图制造纷争、转移焦点。此时印尼人大概心想:“我们自己吵就算了,还轮得到你说三道四?”

“马来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足以被称为一个“文化共同体”。

于是这一次,印尼人和马来西亚人站在了一起,就连新加坡和文莱的网友也忍不住站了出来。马来西亚的前总理马哈蒂尔更是直接发文开炮英国主厨:“你应该是把仁当鸡和KFC搞混了吧?”

印尼西爪哇的乐器竹筒手摇琴“Angklung”

巴东料理

从这样的“国际事件”中,可以发现“马来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足以被称为一个“文化共同体”。

虽然在“仁当”这一题,印尼人和马来西亚人一致对外开完炮之后,两边可能又回头来继续吵:“椰浆饭”(nasi lemak)是谁发明的?此时,新加坡说不定也会加入这场“文化争夺战”,使得战况更加混乱。

这些争论,实际上也反映了印尼和马来西亚(也可以带上新加坡,2018年的时候曾经和马来西亚争夺“街头摊贩”的文化所有权)在后殖民的当代史中,既分断又纠缠的状态。而有多少这样的争论,就代表印尼和马来西亚之间有多么密切。

国家边界的僵固,终究无法封锁这些活泼的文化,因为文化的载体是人,人会移动、人会交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框架下,似乎一个文化只能有一个国家作为归属,但人们其实—总是共享文化。

编辑邮箱 jw@nfcmag.com

猜你喜欢

狮头蜡染舞者
苗山深处蜡染忙
蜡染的纹饰探讨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丹寨蜡染千年
彩扎之根,深扎我心
轮椅上的舞者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终朝采蓝 不盈一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