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读唐诗品夕阳
2021-10-02茹喜斌
茹喜斌
唐代诗人每写夕阳,必发乎于人物、动态、心理、情绪,甚至故事和情节,故多成传世之作。
李商隐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含有一丝淡淡的惆怅,亦有生命黄昏的忧伤。这或许因为诗人处于没落的晚唐、抱负难以施展的遭遇吧!诗中夕阳,喻合詩人境遇,也幽怨于国运衰微,可谓悲身忧时、百感茫茫,于是,这夕阳就成了千年不逝的忧郁之辉。王维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则是天高远阔,夕照长河,水光粼粼,图若彩绘。诗人笔下的夕阳雄奇瑰丽,高悬着醉人的美感,道出了出使边塞的自豪,是为千古壮观之辉照。
唐代强盛而开放,诗人钟于激扬,但也难免失意、落寞,夕阳,就成了抒写心绪的载体。
孟浩然多才,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但难以入仕,隐居山野,故声有“不才名主弃”之叹,心有不平和无奈。“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为心迹。在思乡的背后,潜流着郁郁不得志的愁绪。诗中的烟渚、旷野、树木、江水,无不承载着诗人悲凉沉郁的心境。诗中夕阳,或许就是他自己的化身了。
喜欢崔颢的《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其浓浓的思乡之情,伴着夕阳余晖,燃烧江波之上,艳若流苏飞舞,浪若涛涛滚滚,呈阔远磅礴之大气。但热烈绚烂之后,渐渐陨落的夕阳,犹同浓愁,而深微交汇、岑寂喧嚣。在这里,诗人的愁思、愁情,令诗中夕阳有了丰沛的张力,丰富的内涵。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这是温庭筠《望江南》中的女子,粉颊红唇,云鬓曳裙,倚楼望江,盼着情郎早早归来。此刻,夕阳深情脉脉,江水温柔吟唱,但终未见到情郎的踪影。其诗明丽凄婉,人物传神,心理细腻。那斜晖夕阳,最为动人,衬托着女子的幽幽心境,令人心随余晖移、情与落日沉。夕阳在这里,是爱情和思念依存的景物和空间,与主人公的情绪构成一幅思君君不见的意象之图,那浓浓淡淡的忧伤中,有着昼思夜想的苦恋、动人情怀的美丽。
夕阳在唐代诗人笔下,亦用以烘托人生的悲剧。戴叔伦有诗:“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其诗发于对屈原的怀念,止于对屈原悲惨遭遇的不平。屈原志不能伸,愤然投江,命运悲惨。司马迁《屈原列传》写道:“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诗人言屈原之怨,可谓喷薄毕出。而此处暮时夕阳,意在浓厚愁怨,表现屈原之怨那充塞时空的深广和绵长。
岑参的“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杜甫的“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刘长卿的“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王维的“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唐代诗人的夕阳,情状貌似安详沉静,实则多有含苞欲放、情而能达之神韵,更有着绘景生心、灵通深刻的神化之妙理。于是,诗中夕阳,总有着知觉和诗意的新鲜与婉美。水之畔,绿之柳,大漠与孤烟,堤岸与小舟,阡陌与池溏……多因夕阳之情色,而充满美妙的景象和感伤的情绪,也给了我们美的感染和启迪,铺就欣赏唐诗之美的又一条幽幽小径。(作者单位: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