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铀矿勘查队伍的组建及其历史沿革

2021-10-02张金带

铀矿地质 2021年5期
关键词:铀矿床核工业中南

张金带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北京 100013)

1955 年2 月15 日,中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在湖南省长沙市组建三〇九队,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组建五一九队。随后,相继组建二〇九队、一八二队、四○六队、六○八队和北京第三研究所、七〇三航测队,很快形成了完整的铀矿勘查专业队伍体系及在全国的布局。早期,地质部等系统也曾组建部分铀矿地质队,为铀矿勘查做出了重要贡献。铀矿勘查发展过程中,核工业铀矿地质队伍经历了多次大调动、大搬迁和管理体制的多次重大变革。

1 三〇九队

1)队伍组建与变迁

1955 年2 月26 日,刘鸿业、高中、郑宏、黄劭显、A.Γ.布特维洛夫斯基等抵达长沙,负责筹建三〇九队,并受到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的接见和热情指导。3 月25 日,在长沙市正式成立地质部第三局(以下简称三局)三〇九队,高中代理队长,A.Γ.布特维洛夫斯基任总工程师,Γ.H.卡捷尔尼柯夫任总地质师,黄劭显任副总地质师,7 月7 日,三局通知康日新任队长,郭之泉、高中任副队长。三〇九队下辖5 个分队:第一、二分队为普査队,分别驻广西富钟花山和湖南宜章;第三分队为检查队,驻长沙;第四分队为航测队,驻湖南衡阳;第五分队为勘探队,驻湖南桂阳鸿泰。1956 年到1958 年,又先后在贵州开阳成立第六分队,在湖南衡阳成立第八分队、第十一分队和第十六分队,在广东云浮成立第七分队,在江西宜春成立第九分队,在湖南郴县成立第十分队,在福建连城成立第十二分队,在江西上饶坑口成立第十三分队,在浙江昌化成立第十四分队,在广东四会成立第十五分队,在江西乐安横涧成立第十七分队,在江西永丰恩江镇成立第十八分队,在长沙成立中心实验室、测量小队、水文小队等(期间有的被撤并)。

初期,工作地区包括湘、鄂、粤、桂、滇、黔、赣、苏、浙、皖、闽11 个省(自治区),但队伍组成变化较大。1957、1964 年先后将云南、贵州两省和广东省的地质队及其工作区划归二○九队。1958 年10 月,一八二队河南省第三地质队及其工作区划归三〇九队,改称三〇九队第六队。1959 年1 月将赣、苏、浙、皖、闽5 省的地质队及其工作区整体划归新组建的华东六○八队。1964 年4 月在湖南汝城由第十队分建第二队,1965 年3 月在广西钟山由第五队分建第七队。1965 年4 月,华东六○八队第六队调入湖南,改称三○九队第九队。1965 年7 月,在广西组建直属二队,次年改称第十一队。

1973 年12 月,二机部在湖南成立湖南省二机局,1979 年5 月改为二机部中南地质勘探局(以下简称中南地勘局),在湘、桂、鄂、豫4 省(自治区)的铀矿地质单位有:第一队、第二队、第八队、第九队、第五队、直属队、第七队、第六队、第三队、第十队、第十一队和中心实验室等;1979 年7 月,依次改称三○一大队、三○二大队、三○三大队、三○四大队、三○五大队、三○六大队、三○七大队、三○八大队、三○九大队、三一○大队、三一一大队和二三○研究所等(图1,图2)。

图1 三〇九队历史沿革图

图2 三〇九队撤并、调(划)出单位

1982 年8 月,二机部中南地勘局改称核工业部中南地勘局;1988 年10 月,改称核工业中南地勘局;1994 年12 月,改称核工业中南地质局;1999 年6 月,改称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

2)主要找矿成果与功勋

三〇九队(核工业中南地质局)所属队伍自组建以来,先后发现和探明了大浦、金银寨、达拉地、小丘源(大茶园)、鹿井、大湾、全州、苗儿山(资源)、沩山、摩天岭、明月峰、坌头、大新等著名铀矿田和矿化集中区(矿床),其中湖南汪家冲、蒲魁堂砂岩型铀矿床、金银寨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等是我国首批提交并建矿开采的铀矿床。1991 年,三〇三大队、三一〇大队被中核总授予“核工业功勋地质队”荣誉称号,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荣誉称号;三○二大队被中核总授予“核工业功勋地质队”荣誉称号。

2 五一九队

1)队伍组建与变迁

根据中苏委员会的安排,张献金、佟城、B.A.杰林佐夫负责筹建五一九队。1955 年3月上旬,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一书记王恩茂、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分别接见佟城等,省政府将基本竣工的专家招待所作价转让给五一九队使用。4 月20 日,在新疆乌鲁木齐成立地质部三局五一九队(以下简称五一九队)。五一九队机关主要由新疆、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四川6 省(自治区)和中央有关部门调入的347 名干部组成,齐俊德任队长,李近江、徐文华任副队长,B.A.杰林佐夫任总工程师,A.И.波波夫任总地质师,佟城任副总地质师,H.И.卡良金任总物探师。五一九队下辖5 个分队:第一分队为普查勘探队,驻察布查尔县达拉地;第七分队、第十二分队为普查队,分别驻精河县和喀什市;第十七分队为检查队,驻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一分队为航测队,驻精河县。1956 年至1959 年,五一九队又先后成立第二、三、四、五、六、八、九、十、十六、十八、十九、二十三、二十五(后改为二十四)、二十七等分队,遍布全疆各地。1961 年2 月成立第二十九队。1960 年初至1964 年初部分分队经撤并或拆分后,第一、九、十六分队调往浙江,划归华东六○八队;第三分队调往内蒙古划归一八二队;第五分队的一部分和第四分队调往黑龙江、辽宁,划归东北四○六队;第十八、二十七分队调往广东,划归中南二○九队(图3)。

图3 五一九队历史沿革图

五一九队于1965 年1 月撤销,野外分队并入一八二队,第二分队、第二十四分队调往甘肃,仅最晚组建的第二十九队留在新疆。

2)主要找矿成果与功勋

新疆五一九队从建队到撤销,在新疆完成普查面积244 873 km2,钻探678 745 m,水平钻5 143 m,硐探54 403 m,槽探570 959 m3,竖井699 m,斜井426 m,航空放射性测量227 322 km2,发现和探明铀矿床11 处,找到异常点带123 123 个(条),揭露评价矿化点、矿点192 个,其中达拉地、巴什布拉克、蒙其古尔等矿床是我国首批探明的铀矿床,为新疆铀矿勘查,为我国铀矿勘查创业初期实现找矿突破做出重大贡献。

猜你喜欢

铀矿床核工业中南
邹家山铀矿床伴生钼的地球化学特征
大兴安岭南段红山子铀矿床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预测
宝龙山铀矿床研究现状
来自广西的中国核工业“ 开业之石”
“质谱技术在核工业中的应用”专辑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稿约(2019年)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公司简介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稿约
浅析核工业的发展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