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高的规则是良知

2021-10-01王文昌

检察风云 2021年15期
关键词:悲情供体良知

王文昌

由冰岛导演巴塔萨·科马库执导的电影《救女心切》是一部充满悲情的伦理片,女主角的扮演者是来自德国的大美女黛安·克鲁格,男主角则由来自美国好莱坞的魅力型男德蒙特·莫罗尼出演。片中男女主角精湛的演技令观众沉浸在巨大的悲剧氛围中,久久不能自拔。

影片由克里斯蒂安·伊斯卡诺根据发生在墨西哥的一起真实事件改编。故事讲述的是一名美国检察官的女儿因患有先天性肺病生命垂危,拯救她的唯一办法就是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尽管检察官很有钱,但是由于供体稀缺,他必须排队等候器官的移植。影片有一个场景,一个可以移植的器官出现了,检察官想通过某种渠道先给自己女儿移植,包括可以多付一些钱。因为排在他们前面的受供者住在很远的地方,等器官送到的时候,也许器官已经衰竭。但是,医疗机构坚持让排在前面的人先做这例手术。结果,由于路途遥远,器官移植失败。

尽管器官移植失败,可医疗机构仍然坚持这种以排名先后为序的规则符合程序正义。试想,有谁能保证排在前面的人器官移植就一定失败?如果允许以器官移植能否成功或者其他条件优先的话,那么,潜规则就会大行其道,公平就会向资源更加丰富的人倾斜,公平原则恰恰就会因此被打破。尽管会有人为此而伤心,但那是坚守规则所要付出的代价。是的,影片中主人公就陷入了巨大的悲伤中,检察官一家继续在无尽的等待中煎熬,他们可爱的女儿随时都会因为无法进行器官移植离他们而去。

这就是“排队文化”,对规则的遵守是对于资源公平使用的最好选择。然而接下来的故事告诉我们:最高的规则是良知。

为了能尽快找到可移植的新鲜器官,检察官前往墨西哥寻访。他在一片黑暗中和死神赛跑,把20万美元的巨款交给一个所谓的“医疗机构”,希望尽快得到器官的供体。从他那伤痕累累、充满坚毅的脸上,我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亲情与担当。但他没想到是,在那里他发现所谓的器官移植机构竟然是犯罪集团残忍地杀害当地儿童,然后倒卖他们的器官。影片的高潮是检察官在手术台边看到孤儿“小虾”血肉模糊地躺在手术台上,当医生手术刀下鲜红的肺承载着女儿生存下去的唯一可能时,他放弃了这个选择,两行晶莹的泪珠挂在其沧桑的脸上,空气凝固了。他始终无法放弃自己的良心,放弃生而为人的最起码的底线:无论如何都没有权力剥夺无辜者的生命,即使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女儿。

两行清泪,是一个父亲对女儿最深沉的、最無奈的歉意。正是这两行泪,令人心碎,更让人心生崇敬,影片的悲情由此达到高潮。

故事以悲剧结束。检察官的女儿因为没有及时得到器官移植去世,检察官的妻子也伤心地离开了他,他孤独地站在墓地里,独自承受着灵魂的煎熬。当规则的遵守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此时的规则成了人性的拷问。对规则的遵守其实就是对良知的尊重,当影片中检察官放弃采集器官让孤儿“小虾”获得重生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是检察官爸爸人性的光芒。

“Every brave man is a man of his word.”(勇敢的人都是信守规则的人)遵守规则,是良知,是人生而平等,是不损人利己的底线。而做到这一点,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高尚的人格,《救女心切》实际上是一曲人类崇尚规则、遵守规则的颂歌。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悲情供体良知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悲情英雄
良知
不同氢供体对碳纳米管负载钯催化剂催化溴苯脱溴加氢反应的影响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高龄供体的肝移植受者生存分析
终末热灌注对心脏移植术中猪供体心脏的保护作用
悲情中亦有壮怀——重读《项脊轩志》有感
一些含三氮杂茂偶氮染料O,N供体的Zr(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抗微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