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欧美职场如鱼得水?请收下这份职场文化差异指南
2021-10-01
阻碍我们进一步的很少是因为硬实力(学历,知识),更多的来自于软实力(沟通力,领导力,思维力等)的缺席,而文化背景的不同更加加深了提升和展现我们这方面实力的阻力。
想要突破,首先要有察觉。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察觉和理解能让我们更平和,更高效。
所以这篇文章,挑几个方面来深入的聊聊中国和欧美职场的区别,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和应对各种职场中的情景。
本文将为您介绍:
沟通高手
不给面子的批评
老板你好
2020年底引荐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去荷兰某500强实习,给一个高级总监(荷兰人)做业务助理。其行业前景好,岗位本身也很有意思,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转正的概率比较大。
几个月后和这位总监吃饭,聊起这位实习生的表现,他说:“她是个好姑娘,也挺认真好学的。但不主动,推一步动一步,沟通也不顺畅,和我的期望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类似这样对中国背景员工的反馈,我在职场中听到太多次了。
这里我借用了欧美商学院MBA经常会引用的书《文化地图》中的几个维度。这本书还没有中文版。
中国和荷兰对比的文化地图(看下图),用美国和英国作为对照,差异永远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其在维度表中的相对位置,而不是其所在的绝对位置。
打个比方,在其他人的眼中你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与谁作比较。比如在德国人眼中英国人无组织不守时,而英国人可能会抱怨法国人的自由散漫;又比如美国人在与很多国家相比是属于比较直接的,而在表达负面反馈意见时,往往一些欧洲人会比他们更直接。
中国和荷兰对比的文化地图
沟通高手
职场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沟通发生的。谁是沟通高手?在中国和荷兰对此的定义有很大区别。
在荷兰中,沟通高手就是能够明确、简单、直接、有逻辑表达的人;为了沟通清晰,人们喜欢重复表达和书面交流。比如,在荷兰的街区你注意一下,各種公共标识都表达地非常清晰易懂,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小孩子都看得懂。
在中国,沟通是复杂、微妙、间接的;沟通高手讲究察言观色、读懂言外之意,强调心领神会,日语中也有“读空气”的说法。
为什么会这样呢?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在1976年把世界文化分为两种:
高语境文化,比如中国,日本,阿拉伯等东方国家。在高语境文化中,说话者的言语或行为意义来源于或内在化于说话者当时所处的语境,他所表达的东西往往比他所说的东西要多。如许多不成文的传统习惯,不言而喻的价值观和社会普遍公认的行为模式。
由于重视间接交流,接受者的敏感性与领会话外音的能力,以及理解隐含意义的能力变得尤为关键;
低语境文化,比如美国,德国,荷兰等西方国家。人们强调的是双方交流的内容,注重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而不是当时所处的语境。
曾经就因为这个沟通文化的差异在工作中屡屡碰壁,被同事误解,或者评价为“不善于沟通”。我复盘了一下,才发现我的思维中有太多的“你应该知道”,“我以为你知道”这样的假设,才会在沟通中略过不少我理所当然认为大家都知道的信息。
作为一个在高语境文化下长大的人,期待接收者能够承担解析意义的责任,而不是依靠一字一句地说清楚。低语境文化中,荷兰同事认为说话者或写作者承担传达意义的责任,应该通过言语清楚表达出我想要表达的信息。
这个过程中调整了自己的风格,逐步锻炼自己如何把复杂的情况更清晰地,更有逻辑地表达清楚,包括提供合适的语境,build up the case,并且养成了和对方确认是否准确理解的习惯,这让我在工作中的沟通更加顺畅,更加高效。
虽然中国被归为高语境文化,但近些年,随着更多的人口流动,中国也在经历向低语境文化演变的过程中。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更希望采用对等的、直接的、阶级观念没那么强的沟通方式。
不给面子的批评
中国有句老话,“忠言逆耳”,在给出意见或者批评这件事情上,荷兰人的直接基本上可以排到世界前几名,就连美国人都自叹不如。
一位美国邻居和我聊到这个话题上,有件事令他记忆犹新:有次理发后,有位荷兰的朋友非常直接的表示,新发型完完全全不适合他!
在荷兰有种感觉是“人们有权表达自己的任何意见,而且想多直率就多直率。如果其他人不喜欢这样,觉得被冒犯了,那是他们自己的错。”
比如,当你在公司会议上发表一些想法时,有什么不太符合逻辑的地方,同事总会直接指出来。或者和你平级的同事,也会经常直接指出你提案中的一些在他看来不太满意的地方。
这让不少在荷兰职场的中国人苦恼。一方面,在我们的文化中,直接批评别人的错误是不给对方面子,我们会觉得不被尊重;另一方面,因为我们含蓄的性格,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不满。
面對这样的情况时,我们需要去区分对方的评价是对事还是对人。
理解差异可以免于轻易“被冒犯”。
比如在做展示时,荷兰人或法国人更容易会当面提出他们的疑问,这往往是他们给予意见的方式,并不是刻意针对你。在比如一些欧洲国家,针对观点做出评价,而不是攻击对方是很正常的。
中国人有个思维习惯,会把事情和人自然的联系在一起。很多人都有自我防御意识,批评自己没问题,而如果“外人”来批判,就会很容易被激怒。对中国人来说,“面子”有时比事实更重要。
“你说我这篇提案中有拼写错误,就是在指责我的英语不够好”;“我在部门会议中做展示时,你当众质疑一个逻辑错误,就是在否认我的工作能力”
“你反对我的意见,就是在反对我”云云。
于是,我们会陷入愤怒甚至羞愧中。影响了自己的自信和同事的关系。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这样。锻炼自己的厚脸皮,不要把所有的批评当作人身攻击。如果对方说得对(比如发现了拼写错误),那就感谢并改正。
如果实在对他人的评价不舒服,心平气和地表达给对方,感谢你的反馈,但表达方式(当着全部门的面)上我有些不能接受,下次你是否可以私下和我说呢?
经过这么些年的修炼,我对建设性负面反馈的接受,也常常会让我的荷兰同事惊讶,随之而来的是赞许。
他们会更真诚地分享给我更多关于我个人成长的反馈,让我少踩雷,了解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会更有效,这些都是职业成长路上很宝贵的经验。
人的成长,最怕是“捧杀”。你周围的人都捧你,说你好,而没有人给出客观的意见。批评听了心里不舒服,但能让我们进行反思,有助于成长。
我喜欢这句话,“赞美是扑满鲜花的陷阱,但批评是防止你跌到的拐杖。”
老板你好
关于老板和权威,中国和荷兰区别很大,基本是两个极端。
在中国,老板最大!
老板晚来了,必须等老板驾到才能开会;开会时老板没发话,必须等老板先开口;一起吃饭时,老板没动筷,必须等老板先开筷。
中国式老板是权威家长式,一般不太鼓励和赞扬员工。员工还有进步空间呢,这叫被动地爱,咱们习惯了。
中国的组织中,层级比较严密,纵向关系是常态。双方都认识到相互地位的不对等,强势方通过赏罚来控制弱方,弱势方则通过迎合和依附强势方获取资源。
在荷兰,老板就是普通人。
老板晚来了,大家会多等几分钟,再不来,那就自行开会,经常作为会议组织者的我,甚至会直接给大老板或者他秘书电话,“嘿,你晚了,大家都在等你呢”。
开会时大家都抢着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是荷兰人的基本素质。
一起吃饭时,只要大家东西上齐,管老板有没有动刀叉,大家各自开吃(荷兰基本都是自己点自己的,自己吃自己的)。
这些不同都可以用权力距离指数来解释,它指文化中重视和尊重权威的程度。
权力距离越高,其文化中更强调权威与服从的集体主义。中国是个高权力距离的国家,而荷兰则恰恰相反,是典型的低权力距离国家。
这反映到职场中,就是荷兰的老板都会刻意淡化自己的权威形象,让员工容易接近,希望达到没有隔膜的沟通。我们都会以姓名互相称呼,没有“老板”“经理”“头”之类的称谓。
你不应该期望你的荷兰老板知道与你工作有关的一切问题的答案。
荷兰老板也不会假装拥有比实际更多的知识。如果你问一个他或她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他很可能会诚实地说:“我不知道”!
在荷兰,你的老板不会尴尬地问:“你为什么不自己去探索一下,找到解决办法后再告诉我?”
所以作为员工,能够积极地,不卑不亢地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平等的沟通是被鼓励的。
但这并不代表你和老板,权力是完全平等的。我在荷兰职场中就会遇到中国人走了两个极端。
有个中国员工就是过度解读了荷兰平等的概念,就犯了角色错位的错误,而在试用期被开。
作为基层员工,首先关注的应该是如何把自己的工作角色做好,可是他经常对其上司或公司战略做出各种不合时宜的评价,把老板给得罪了;还以俯视的态度要求老板秘书干这干那,把秘书也得罪了。
这就是越界了。
回到文章开头那个留学生的例子,她被荷兰上司评价为不主动,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过分尊重权威。
她的上司很忙,不一定记得随时跟进她的工作状况。这个时候,与其乖乖地等待被“召唤”,不如主动地,经常地给上司分享自己的工作进度;或者在手上工作完成后要求安排新的任务;还有针对业务提出自己的一些观察和想法。这些都会让她的荷兰上司对她的看法大有改观。
上司和下属的交流,在荷兰的职场中都是必要的,也是你作为下属的权利。也就是说你有需要的时候,特别是关系到部门工作绩效的话题,你是有权利去要求上司给你时间交流,无论他多忙(那是他应该去考虑安排的地方)。
当然,在开会之前,你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清晰地表达,让你们的讨论更有效率,尊重你上司的时间。
所以,在荷兰和上司最好的相处态度是,不用仰视的态度看待上级,而是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和成就。
希望大家都能不被“差异”所困,更有意识去开启对话。(摘自“荷兰在线”)(编辑/费勒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