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水土保持的甘肃庄浪梯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

2021-10-01周一虹刘元哲

会计之友 2021年19期

周一虹 刘元哲

【摘 要】 新时期为了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经济增长目标,适应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与模式是必要的。庄浪梯田生态产业是庄浪在生态环境治理条件下所发展起来的典型生态产业,包括梯田生态产业化、梯田生态旅游业和梯田特色农林果品产业三部分内容。文章主要从庄浪梯田的生态环境特征、具体发展实践及经验启示三个方面讨论了庄浪梯田生态产品价值识别与实现过程。首先,庄浪通过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发现其地形地貌不仅适合修筑梯田,而且对治理水土流失、实现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从政府、农户、企业等不同要素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各要素在庄浪梯田生态产品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得出庄浪梯田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其生态价值:一是梯田的生态产业化道路;二是发展梯田生态旅游业;三是发展梯田特色农林果品产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 实现路径与模式; 庄浪梯田; 水土保持与治理; 特色农林果产品

【中图分类号】 F205;F27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1)19-0140-08

一、引言

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与模式、促进生态产业价值的实现,这不仅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性质的、创新型的决策部署,而且是一项蕴含重大意义的长远性发展目标。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行探讨与研究,也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战略发展规划以及国家政策措施。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生態产品的价值实现,还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已经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可实施的价值实现方法。在我国,关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生态产品价值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大理论,该理论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路径与模式指明了方向。要想实现具有“金山银山”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状态,就得先要有且需通过“绿水青山”来实现。对于甘肃庄浪来说,梯田化的发展作为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庄浪县水土流失的问题。长期以来,当地生态环境遭受污染与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庄浪社会的健康长久与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修筑梯田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还能推动庄浪实现区域和流域环境治理,从而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国家区域生态综合治理。在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本文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研究了甘肃庄浪梯田的生态产品价值识别与实现过程。庄浪梯田的生态产品价值基本是通过农户、政府、企业等不同要素的支持来实现的。首先,当地农户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角度出发,发现并识别出适合庄浪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梯田产业的生态价值。其次,政府从水土流失治理的角度出发,积极出台政策引导并进行财政支持,促进了梯田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梯田生态产业与生态产品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与利用,提高了庄浪梯田产业的生态价值。最后,庄浪本土企业从实现经济利润的角度出发,通过生产、加工、销售具有梯田特色的农林果产品,进一步开发和实现了梯田产业的生态价值。通过分析与梳理各要素在庄浪梯田生态产业价值实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总结出庄浪实现其梯田生态产品价值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利用梯田自身的水土保持与农业增收作用、发展梯田生态旅游业和梯田特色农林果产品种植业。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庄浪积极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治理与保护,发展梯田生态产业,促进了庄浪梯田的生态价值实现。这对探索庄浪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加快将庄浪构建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模式与路径分析

(一)绿色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自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以来,由于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快速进步以及社会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为了谋求经济增长大肆破坏并改造自然环境,一心只追求发展与提升,使得“全球生态危机”逐步加剧,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甚至出现下降,局部地区社会动荡。面对这一系列因人类肆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而产生的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如果只单独谋求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管不顾自然生态环境的好坏,这样下去只能给地球和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所以,为了处理好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找到一种既能满足人类经济发展的需求,又不对后代子孙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条件构成威胁的新发展模式,那就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及其战略的提出,明确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二者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形成互补的关系。在我国,党和政府于1994年首次提出了关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长远规划的“中国式可持续性发展战略”。随后,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重要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也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以来,中央陆续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与绿色发展构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重要指导方针,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意义。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1 ]。这就要求市场依托生态自然环境,以生态产业化或产业生态化发展为导向,开发并实现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