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神的大脑究竟有什么特别的?
2021-10-01赵思家
赵思家
江湖上,比学霸级别更高、更具传奇色彩的,是那些把高难度的习题考卷当作游戏的大神。他们被称为学神。
学神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羡慕嫉妒恨,但最让人好奇的是,聪明人的大脑真的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下定义——聪明是什么?
学习成绩好是不是就是聪明?如果是,成绩最好的是不是就是最聪明的?确实,成绩能代表聪明的一方面,成绩好的人往往在许多方面相當出色,包括且不限于计算能力、语言天赋,同时还有一些更宽泛的能力,比如思维敏捷、意志力强、记忆力好,以及在高压情境下(比如考场上)保持冷静的能力。但成绩最好的人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因为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太多了,很多时候勤能补拙,过于聪明的人有时也会觉得学习太容易而忽视平时的积累,导致考前临时抱佛脚,分数不理想。
那聪明是不是就是智商高,在智商测试中能获得高分?智商测试确实是专门设计用来衡量一个人的聪明程度的,更准确地说,是用来测量一个人的智力的。智力是衡量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指标,包括八个方面:推理、理解、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想法、语言能力以及从经验中快速学习的能力。你可能会问,语言能力也是智力的一个关键成分,这是否意味着文科好的人在智商测试中也会占优势?没错!很多人还有一个误解,认为聪明的人往往偏科,因为人无完人嘛。然而,科学家发现,无论是数学,还是语言、音乐,聪明的人往往在不同的领域都有很好的表现。你可能会用许多科学家的故事反驳我,比如现代物理学之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小时候就偏科呀!其实很多故事都是误传,爱因斯坦确实有“失读症”(这是一种大脑疾病,会使人阅读有障碍),但实际上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很不错,人也很幽默,而且他还有音乐天赋,小提琴拉得非常出色。他读书时也不是差生,相反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换言之,虽然智力是分领域的,但与此同时,智力又代表着大脑完成各种任务的综合能力。
智商测试并不是一个能够完美地测量智力的方式,但比学校成绩更为合适。有了智商测试这一工具,我们就能在“聪明人的大脑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上更有底气一些。欧洲的“人脑计划”就做了这样一项研究,发现在智商测试中获得高分的人,他们的大脑确实有些共同之处。
2018年,一群来自荷兰的神经科学家和神经外科医生合作,邀请了46位患大脑肿瘤的病人参加实验。这些病人需要做开颅手术移除他们大脑中的肿瘤,而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必须要从他们的颞叶里提取一部分健康的大脑组织(也就是神经细胞)来做检查。科学家们获得病人们的允许,在做完检查后,继续研究这些大脑组织,测量神经细胞的大小和其他特征。
我们的大脑中有860亿个神经细胞,绝大多数的神经细胞都有很多“长手”,叫做树突。这些手又与其他成千上万个神经细胞相连,组成一个巨大且复杂的网络。
科学家发现,智商测试成绩越好的人,他们的神经细胞越大,神经细胞上的树突越多、越大。这样一来,传递信号的速度就越快,人的反应也会更快。这与之前一些基因研究的发现不谋而合。
换言之,聪明人的脑筋“转得更快”。这虽然是意料之内的,但令我惊讶的是,智商高的人会在神经细胞这个级别上与常人有异。相比于一般人的大脑,聪明人的大脑不是某个大脑区域稍微大一些,而是从每一个神经细胞开始就有细微的差别。
你可能会觉得,神经细胞这么小,它大一点,树突多一些,传递信号速度快一些,又会有怎样的区别呢?别忘了,大脑有800多亿个神经细胞呀!虽然每个个体的差距较小,但乘上800多亿,那就完全是两个概念了。
这个“硬件”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它提高了大脑的工作效率。我学一门新语言,可能需要一年才能入门,而拥有这样大脑的人只需要几个月,甚至更少的时间,就能达到同样的水平。有趣的是,这样的优势在简单的任务上更为明显,而任务越难,这样的优势越不明显。所以,像我们这样天生不太聪明的人也不要沮丧,智商的优势不是无敌的,而且我们一辈子又能遇到多少个真的比我们智商更高的人?
同时,“勤能补拙”在神经细胞上也管用。我们每个人的大脑,无论年龄大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大脑会随着我们日积月累的训练产生变化。你想在哪个方面变得更为出色,就不断训练它。
智商测试可能会说谎,但日积月累的努力不会说谎。
( 乔乔摘自《中学生天地(A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