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校园剧社的后起之秀

2021-10-01卢柯含

参花(下) 2021年9期

摘要:随着校园戏剧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校园剧社进入了普通观众的视野。陕师大剧团就是陕西校园剧社的后起之秀。十多年来,陕师大剧团一直坚持参加陕西校园戏剧节,并努力到省外举行公演。他们的《金锁记》等改编剧目和《生命树》等原创剧目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但陕师大剧团也存在着人员流动快和缺乏理论批评等缺点。

关键词:戏剧社团 校园戏剧 陕师大剧团 话剧艺术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校园剧社进入了普通观众的视野。陕师大剧团作为陕西校园剧社中的后起之秀,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虽说陕师大剧团的实力和成绩还不能与被称为“陕西校园戏剧四大主力”的西法大剧社、西安交大剧团、小黑剧社和生如夏花剧社相比,但陕师大剧团的演出活动也是陕西校园戏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与辉煌。

一、陕师大剧团的发展历程

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生演剧活动可谓历史悠久。早在1949年,陕西师范专科学校汉中分校的学生便成立了新民主话剧团并演出了《林冲夜奔》等剧目。新时期以来,陕西师范大学的校园戏剧一直没有什么起色。但西北大学1987年就開始举办每年一届的“黑美人”艺术节。西安交通大学1997年成立了西安交大剧团,西北政法大学1999年成立了西法大剧社。在这些学校的校园剧社影响下,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也成立了夜歌剧社。2007年,首届陕西省校园戏剧节在西安举办,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团话剧部也参加了戏剧节,演出了《平行世界》等剧目,在校内外产生了不小的反响。于是,2013年,他们在话剧部的基础上成立了陕师大剧团。“陕师大剧团坚持优先演出他们自己创作的剧本,以达到培养成员剧本写作能力的目的。他们还请校外职业演员提供表演上的指导,努力使每一位成员都有创作演出的机会。陕师大剧团内部分为五个部门,所有部门人数均不设上下限,纳新时间虽然集中在每年的十月份,但优秀人才可以随时加入。”因此,陕师大剧团成立后的头几年发展势头迅猛。2014年,陕师大剧团再创辉煌,他们的《金锁记》参加了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并获奖。在陕西的众多校园剧社中,西北大学的小黑剧社也是以“黑美人”艺术节的形式举行公演。这些戏剧节或艺术节都对于戏剧创作演出产生良好的影响,促使热爱戏剧的积极分子踊跃参加。

二、校园剧社的演剧特点与陕师大剧团版《金锁记》

陕师大剧团演出的剧目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原创剧目,如《大四女生》(2015年),《创业时代》(2015年),《斯嘉丽大饭店》(2016年),《浪潮》(2017年)和《生命树》(2021年)等;另一部分是改编剧目,如《我爱某某某》(2007年),《刘胡兰》(2011年),《暗恋桃花源》(2014年),《青衣》(2017年),《藏书室秘事》(2018年),《恋爱的犀牛》(2019年)和《船长,我的船长》(2019年)等。陕师大剧团的演剧内容大多数都是根据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改编的,这与陕师大剧团成员中文学院学生较多有着一定关联,这也是陕师大剧团的一大演剧特点。如《暗恋桃花源》和《雷雨》都是校园剧社最喜欢改编的戏剧经典。这种创作方法是简单快捷的话剧创作方式,也同样考验学生的创作力和想象力。他们必须在熟悉中寻找新意,在传统中找到突破。一是进行文学名著改编,把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进行话剧演绎。小黑剧社的《武贰》和陕师大剧团的《船长,我的船长》就属于这类剧目。二是校史剧,而且一般都是校园剧社的代表作。许多高校的剧社都是校团委创办的,话剧可以较为直观且有趣地进行价值观的传递。所以在宣传学校优秀事迹、发扬高校优良精神上,校园剧社肩负重任。如西安交大剧团传递西迁精神的话剧《向西而歌——追忆西迁年华》,让我们体会到“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奋斗”的西迁精神;西农剧社根据本校教授周尧先生的生平经历自编自导的话剧《雕虫沧桑》,让我们感受到老一辈知识分子坚定不移的品质,也体会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办学传统与办学精神;西北政法大学的南山剧社根据学校真实历史创作的《庄严的审判》,表达出了西北政法大学严谨求实的办学特色和依法治国的时代精神。

陕师大剧团虽然没有自己的校史剧,但却有自己的代表剧目《金锁记》(编导:金泽馩)。张爱玲的《金锁记》被认为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该剧从舞台的布置到演员服装的搭配,每一处都体现着主创团队的精心设计,灯光的运用也是恰如其分,达到了渲染环境和烘托气氛的作用。剧中各个角色的服装都符合人物的年龄与性格。剧中几个女角的服装都选用旗袍与学生装,色泽也选用较鲜艳的亮色。这种服装虽然简单,但却精致华美,符合剧情需要。演员的身份地位和性格需要用服饰来体现。同时,服化道在色彩上也与情节、情感相辅相成,在主人公落寞、陷入悲痛的时候采用暗色调服饰来凸显其内心的煎熬,而在角色呈上升趋势时采用红色等鲜艳的色彩凸显权威感。该剧在音乐和灯光的设计和选择上也别具一格。在音乐上,多采用符合话剧整体风格的乐曲,同时也与情节相配合。例如在喜悦的情节选择《金蛇狂舞》的乐曲烘托欢喜的氛围,在平缓的情节选用悠长的古调。在灯光上,话剧也充分考虑到其烘托氛围和凸显人物心境的作用。陕师大剧团版《金锁记》在表演上也有许多地方值得肯定。“话剧表演是以真实化、生活化为其主要特点。”演员们在塑造人物时尽量忠于小说原著,他们努力将文学形象具体化,并都演得不错。尤其是扮演七巧的两位演员,演技更是精彩。她们那引人入胜的感染力,喷薄酣畅的台词表达,真实与夸张为一体的表演令人赞叹。“在最后一场戏中,两个不同年龄的七巧对话是该剧的高潮。两位演员情绪的不断上升,语速、语调的变化,都让观众印象深刻。王依然扮演的老年曹七巧形象和吴家琪扮演的青年曹七巧形象成为整部话剧的表演核心。” 表演是将剧本付诸舞台形象,演员以自己的身体语言为创作工具,去塑造人物、展示生活,将话剧内容传达给观众。戏剧的魅力正是在生活和舞台的碰撞中寻找和解。

总之,陕师大剧团的《金锁记》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独到的创新之处,表演认真,舞美设计精致,是校园戏剧的成功典范。戏剧具有双重性:文学性和舞台性。文学性是戏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舞台演绎上,戏剧的文学性体现在台词对白和剧情内容上,由戏剧演员进行舞台表演。就像《戏剧十五讲》中所说:“戏剧文学是第三类型的文学,虽然只听剧情之叙述或者只靠剧本之阅读亦能达到动人的目的,但他的完整呈现方式是舞台演出。这种舞台呈现的文学,既有其叙事的客观性,又有其抒情的主观性。” 对于校园剧社来说,许多编剧为了增强戏剧的文学性,选择将优秀的文学名著进行改编,无疑是一种好的增强戏剧文学性的方式。优秀文学作品现有的大背景和剧情框架,使得编剧可以根据作品中写到的人物特点、周围环境和生活方式进行改编创作。虽然文学性在戏剧舞台上较难表现出来,但却是戏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优秀的戏剧文学会使一出戏剧更加具有韵味与内涵,不仅可以丰富剧本内容,也可以增加戏剧的可看性。

三、陕师大剧团的弊端

(一)原创剧目较少

陕师大剧团的剧目主要偏向历史故事与文学作品的改编,如《阮玲玉》《风声》等,原创剧目相对较少。这种潜在的选择极大地限制了陕师大剧团的创作空间和艺术表达,使其作品类型较为单一。但值得肯定的是,陕师大剧团中期的原创力度比较大,先后有《牙齿》《创业时代》《斯嘉丽大饭店》《平行世界》四个剧目公演,而后推出的《恋爱的犀牛》《驴得水》属于经典复排。《沉香屑》《万物生长》是接近原创的剧目。陕师大剧团的原创剧目不仅不多,而且作品的文学性大于舞台戏剧性。整体来看,原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容乐观。

(二)成员流动快

成员流动快是校园剧社共有的缺点。由于校园生活时间相对较短,参与校园剧社的学生主力集中在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一边通过课程对戏剧知识进行完善,一边实际参与到戏剧活动当中汲取经验,而当学生基本熟练掌握了排演技巧之后,却发现已经步入了高年级,就基本脱离了剧社的排演活动。陕师大剧团在这方面缺陷尤其明显。2013年和2014年是陕师大剧团组织健全、人才济济、舞台艺术水平最高的两年。之后因人员流动性快而产生不稳定性。剧团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下一届参与排演的学生,希望他们能承担优秀剧目的排演。

(三)缺乏理论批评

陕师大剧团不仅没有自己的新闻媒体,对于戏剧批评也不够重视。关与陕师大剧团演出活动的相关评价文章极少。戏剧批评的历史几乎同戏剧本身一样久远,戏剧批判的缺少实际上是理论经验总结的缺失。尤其是在校园剧社这样人员流动性强的情况下,先辈极少给后辈留下自己排演戏剧的批评总结,十分影响校园戏剧的传承和发展,限制了演出的质量和创作水平的提高。戏剧批评具有独立的思想價值,能给戏剧创作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可惜的是,这一点通常被很多校园剧社所忽略。陕师大剧团也是如此。目前,西北地区的校园戏社中,仅西北政法大学的南山剧社在这一方面表现优异。

四、结语

陕师大剧团的产生、发展以及优缺点实际上是当下众多校园剧社现状的缩影。通过对于陕师大剧团的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更多关于校园剧社的经验,并期望可以以这种形式推动校园剧社的建设发展,使我国的校园戏剧,乃至整个戏剧艺术得以更加繁荣。校园文化建设也离不开校园剧社的支持与参与。校园戏剧在促进大学生各种创造潜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演剧活动中,大家必须拧成一股绳,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团结协作在话剧舞台呈现上。总之,无论当下成熟与否,校园戏剧在我国戏剧艺术中始终不会缺席,也不能缺席。

参考文献:

[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61.

[2]黄世智.中国话剧:形成、传播与常态[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84.

[3]朱怡帆.不幸时代的不幸人——评陕师大剧团的《金锁记》[J].戏剧之家,2019(24):4-6.

[4]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89.

(作者简介:卢柯含,女,本科,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中国话剧史)

(责任编辑 于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