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羚羊濒危程度为什么“降级”

2021-09-30

方圆 2021年17期
关键词:藏羚羊降级科考

近日,有媒体报道,随着生态保护力度加强,我国藏羚羊数量已增至约30万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藏羚羊由濒危降为近危。

所谓“降级”,是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6年更新名录时,将藏羚羊由濒危降为近危,该“降级”实为受威胁程度“降级”,并非保护等级下降。很多国家都会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和保护名录或名单。1989年起,我国先后颁布了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在内的有关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今年2月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公告发布了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中,藏羚羊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未宣布其降级。

作为参与调整名录的亲历者,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吴晓民表示,国家林业草原局、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在制定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等级调整的基本原则时,不仅考虑了物种的濒危性,还兼顾了物种的珍贵性、关注度等方面。从目前来看,在保障藏羚羊的适宜生境条件和采取严厉打击违法盗猎措施的情况下,作为草食动物其繁殖能力和数量恢复很快,但由于其具有固定迁徙路线等习性,一旦其适宜栖息地遭到破坏,必将严重威胁藏羚羊种群安全。

“因此,藏羚羊所受的威胁因素仍然不可忽视,如果降低其保护等级,懈怠其保护工作,其种群和栖息地都将遭到不可逆的损失和破坏,已取得的保护成效也将随之丧失,继续强调藏羚羊保护确有必要,降低其保护等级为时尚早。”吴晓民指出。

2013年开始,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资助下,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对西藏羌塘、青海可可西里、青海三江源等地联合科考。

“我们采用空天地结合的方式,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太阳能无人机航测技术、高清智能球形摄像机、远红外相机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藏羚羊种群、产崽地、栖息地及迁徙机制等研究。”吴晓民介绍说。

在联合科考中,我國首次使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国产地理信息平台(天地图)初步揭示了藏羚羊的迁徙规律;发现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甜水河至色吾雪山一带是目前为止青藏高原藏羚羊的最大产房,约10万只以上;调查发现了那曲市申扎、双湖、尼玛等县存在藏羚羊新的产崽地。

针对当前藏羚羊状况,专家建议,下一步要继续利用现有高科技手段加强藏羚羊保护,持续开展科考、监测等研究工作,为准确评估其保护状况提供可靠、科学依据。同时,针对当前藏羚羊保护形势,还要深入研究和评估藏羚羊适宜栖息地承载力等,制定科学保护措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解答人:媒体 科技日报)

猜你喜欢

藏羚羊降级科考
社交降级后,终于舒服了
进军“世界第三极”的科考
“科学”号科考船完成今年首个科考
现代年轻人“消费降级”现象大扫描
我们都爱藏羚羊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科考延期为哪般
“赏石”会被消费降级吗?
一只叫卓玛的藏羚羊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