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背景下学校体育及体育素质教育课程的探讨

2021-09-30齐红梅

下一代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素质教育

齐红梅

摘  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及实地考察法等探讨了,新冠疫情防控时期,学校体育素质与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素质教育的解析,结合目前体育课程的现实情况,最后得出以下结论:増强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培养中、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场馆设施建设以及体育政策保障,选派优秀体育教师参加技能培训,强化体育教师教学和训练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探讨

一直以来,学校体育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制约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一系列体系研究,成为了体育工作者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研究背景

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德、智、体、美、劳五大要素缺一不可。因此,"体育素质教育"也成为了其中最重要一环。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指出:加强学校开展体育运动工作建设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立身育德立学树身育人的一项根本任务、提高广大学生体育身体心理综合功能素质的一项重大基础性教育工程,是我国加快和规范推进建设我国中学教育事业现代化、建设我国体育文化强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特色体育事业强国的重要政治工作,对于牢固弘扬以我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为理论指导的特色社会主义科学为根本核心的科学价值观,培养和牢固维护广大学生的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特色思想主义政治观和道德事业精神与奋发向上、坚持不懈地顽强拼搏的各种意志精神品格,实现了以智为体育智、以身为本的体育精神,以体育运动精神为本身心而行的学校具有自己独特的体育功能。

(一)体育素质教育的内涵

体育素质教育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教育,使其在身心健康发展的水平、精神发展程度、体育文化素质、终身体育技术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全面提高。在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防控期间,大规模"云端"课程的开设,给我国少年儿童中小学生近视预警工作带来了一个新的巨大挑战。在这种状态下,体育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小通过体育锻炼能够更好地培养性格、培养体魄,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和挫折感。另外,体育的运动功能除了是为了强身健体,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育人,这恰恰是我们的中、小学生(青少年)这一年龄段的必修课,每一项体育运动都有规则,正确的引导学生在观看和参与体育比赛的同时,强调规则意识(遵守规则、尊重裁判)、体育精神(战胜自我、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但是,我们简单地把传统的体育素质教学称作身体素质教育来说是不合适的,身体素质在现代的体育中几乎没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身体素质仅仅是传统的体育素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素质教学的基本内涵和目标应该是相互关联与相互促進的,各种教学目标均应该统一到高等院校体育课程。

(二)加强体育素质教育的几点对策

増强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的体育对于增强我们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和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在中、小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方法,对比方法和示范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有效地培养中、小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科技动作的训练,体育课件的制作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通过开展体育课程的教学竞争和各类体育游戏,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中小学生的思维流畅度与灵活性。

培养中、小学生的自我竞争意识与进取精神。培养中、小学生顽强的思想意志,健康的社会主义审美观及高尚情操,良好的思想意志品质,是我们作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应该拥有的道德素质。意志努力始终与克服困难保持一定距离的相对。在校园体育课堂的训练与比赛中,学生必须要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用心去帮助我们克服一个又一个的生理和心智上的困难或障碍,并且我们每向前进一步往往也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时间和意志努力。所以,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才会有效锻炼和提升学生顽强的思想意志品格。

培养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运动以及"健康第一"成为一种时尚和一种固有的生活方式,让学生了解参与运动的必要性。激发广大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兴趣,适时向广大学生介绍参加运动和体育训练的快感和重要性;组织全校学生收听体育竞技比赛视频,从而使得学生们在心目里形成一个自己的偶像,激发他们锻炼的兴趣,积极地开展体育锻炼。在实施运动教育科学基础上,依据我们个人的运动能力、生活习惯、周围环境等,指导中、小学生们制订合理而适当的锻炼方案并始终坚持每日的锻炼,养成一种良好的运动习惯。

进一步加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与基础性建设,增强学生的体育课程与教学及其课余锻炼的能力。在中、小高等院校内部要设置专兼职的教练员岗位管理制度,明确了教练员的职称认证、专业发展的空间。鼓励各地要在体育遗产传统和特色学校基础上构建健全"一条龙"的人才队伍体系。加强场地设施的共享和资源整合,鼓励现有存量的土地及其房屋、绿化工程用地、地下空间、结构屋顶等与建设场地相兼容的设施。支持场地设施面向青少年免费或者低收费开放,把所有参与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场地都纳入到大型竞技性体育场地综合考核评估体系。要加大对广泛参与的青少年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宣传和转播工作力度,营造起引导全社会广泛关注、高度重视的青少年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良性环境。

参考文献:

[1]任永峰,林诚.论素质教育视域下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04):140-144.

[2]蓝迎春.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小学体育教学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153-154.

[3]李英玲.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山西青年,2021(05):101-102.

[4]党永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J].拳击与格斗,2021(03):110-111.

[5]李一女.素质教育视域下校园足球的推动与发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05):149-150.

[6]王小林.素质教育视野下基础体育教学问题与实践路径探析[J].参花(下),2021(02):55-56.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