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后对比分析
2021-09-30董晓军管海辰曾令容易文中黄民江
董晓军 管海辰 曾令容 易文中 黄民江
[摘 要]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是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其作为专业培养体系的核心要素,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对阶段性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将湖南医药学院本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新修订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与2017版进行比较分析,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面提出了改进与优化措施,以供其他学院参考。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比分析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探索与实践”(HNJG-2020-1210)
[作者简介] 董晓军(1984—),男,河北元氏人,学士,湖南医药学院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教育及医学影像诊断研究;黄民江(1975—),女,湖南怀化人,硕士,湖南医药学院医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医学高等教育及心血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9-0052-04 [收稿日期] 2021-03-03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利用各种医学影像设备(包括X线、CT、MRI、DSA、核医学)和放射治疗设备,应用基础医学和医学影像基本知识,对人体进行扫描,为获取疾病影像资料进行设备操作的一门集物理学、信息工程学、医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技能学科[1]。
在新时代,随着科技和信息化技术的进步,CT、MRI、核医学等医学影像设备及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临床诊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部在2012年进一步规范了对高等教育专业的管理,增设“医学技术”一级学科,并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归为医学技术二级目录中,作为独立的本科专业招生,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2] (P15-16)。自此,全国各高校新办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方兴未艾,2012—2021年3月,教育部批准新增本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普通高校61所,全国累计共100所高校。因专业开办时间短,各高校均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
一、湖南医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及培养情况
湖南医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自201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后,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了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首届招收医学影像技术本科生46人,现有在校生512人。2019年通过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新设专业办学合格评估和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评估专家评审,取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基础,是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定位制定的[3],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的主要依据[4]。我校经过近几年的办学经验和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工作。2020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版)》(以下简称“国标”)的要求,通过与天津医科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及湘南学院等5所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使用的系列教材,结合学校对2020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和医院、同行专家,以及毕业和在校学生的修订建议,对我校2017版醫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论证和修改,形成了2020版培养方案。现对我校2017版和2020版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后的具体内容和区别进行对比,并就如何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人才培养方案修改内容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依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提出的具体培养要求,应全面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定位、类型定位和面向定位[5]。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目标,2020版在2017版的基础上修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掌握医学、影像技术等方面基础知识,具备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学影像检查、放射治疗及影像设备维护、图像处理等相关工作,能在医疗设备生产企业从事影像设备售后维护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培养目标定位的修订,一方面是做到了与国家《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指导性文件发展规划中关于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需求相吻合,另一方面是在国家医药卫生发展形势下,做到了与对影像技师岗位综合素质和技能的要求相适应[6]。
(二)课程设置情况
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科学设置模块: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标准,全面梳理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设置各课程模块及学分要求,将2017版“思想政治理论与医学人文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四大模块,修改为“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课程模块中新增“劳动课”,通过调整构建了“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集中性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及课外科技活动、劳动课”等六部分相互融合、层次分明、比例协调的课程体系。
1.课程群分配。影像技术专业“国标”要求:原则上总学分不少于160学分,总学时不少于2300学时。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学分为198学分(含实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劳动课等实践教学),总学时为2305学时。同时,设置基础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学两个主干学科;设置系统解剖学、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要、人体影像解剖学、放射物理与辐射防护、医学影像成像理论、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9门核心课程;设置必修课程25门,选修课程47门(建议选修19门);实验与理论课程学分比为1∶1;选修课的设置在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10门,选修课的学分占比由2017版16.2%增至19.4%(见表1和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