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长山药 百姓乐开花
2021-09-30
秋高气爽,长治市武乡县涌泉乡庄头村的长山药地里一行行清晰的垄道滕蔓相连,满眼翠绿,几位村民在田间施肥、浇水、除草,充满欢声笑语。9月6日,武乡县耘硕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永红站在自家地头,望着一望无际的山药藤蔓喜不自胜。
“种植长山药除水肥要求高外,田间管理也非常重要,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通风,通风做不好,产量会减半。”李永红说。
李永红之前曾养过猪、种过大棚,有丰富的种养经验。2019年,借助村集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牵头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整合土地资源,投资40余万元,以每亩500元流转了230多亩土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第一年种的是蜀葵,第二年种的是辣椒,今年种的是长山药。‘种植业就是这样,必须轮茬,否则病虫害太厉害。”为了让长山药高产,李永红每天忙碌在田间,从搭竹竿、拉绳索、铺设滴灌设备到种苗培育,从种植到管护,每个环节他都不敢放松。
“村集体没有什么产业,青壮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村庄发展和村民增收渠道较窄。以前养了几年猪,由于前几年猪肉行情起伏较大,也没延续下来。”庄头村村委会主任李二宝说,庄头村广阔平坦,有1000多亩耕地,土壤肥沃,地质属于半淤半沙型,马牧河从村前流过,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非常适合种植长山药。该村周围沒有工业污染,种植的长山药不仅药用和营养价值高,而且外形美观。
庄头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多措并举发展这一主导产业。引进优良长山药品种,集中连片种植管理。“从有了这个产业,俺们受益不小,在家门口打工赚钱,还不误照顾家里的老小。”村民周永宏说,眼下,一年打工大概150多天,一天收入一百元,再加上合作社流转他家的土地,两样加起来有两万多元的收入。
李永红今年57岁,却还是那么干劲十足,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一到地里,他就俯下身,娴熟地将田埂边的杂草反手一拧拔掉,再仔细观察长山药叶子是否有卷边、泛黄的迹象。眼下,正值山药除草除病虫害的季节,“这都影响到今年的收成,可马虎不得。”李永红说。
“做了一辈子农民,不种地也没有什么干的,以前是怕做农业,现在是想做农业,爱做农业。”学历不高的李永红逼着自己从网上收集资料自学,并积极参加农业科普讲座,不断为自己充电。通过一年多的种植实践,从选择品种,到田间管理,再到仓储销售,他都总结出了一套丰富的经验。
“以前村民们都很传统,头脑里就没有市场这个概念,只相信自己的手,不相信自己的脑,在产业发展上往往一窝蜂,一哄而上。‘现在好了,村民们的脑子都开了窍,学着科学种养,跟着市场走,这是村里这些年最喜人的一大新变化。‘“庄头村村委会主任李二宝说。
“农业市场俺掐不准,但咱知道绿色种植不吃亏。”李永红坚信科技的力量,一直坚持绿色标准化种植。他满怀信心地说,以前种地是一味地追求产量,现在是品质第一,今年这200多亩长山药是水肥一体化,每亩最少也收入1万多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