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如炬,照亮最美人生
2021-09-30陈通李文勇
陈通 李文勇
18年来,她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达到38880小时,团队志愿者达到278人,常年开展慰问孤寡老人、残疾人、抗美援朝老兵,资助贫困学生,关爱环卫工人,帮助特困户等活动,受益群众1万多人。
她2014年被铁岭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志愿者”;2015年被评为“辽宁省公益事业贡献者”;201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雷锋车队队长”以及调兵山市“优秀志愿者”和“学雷锋标兵”;2018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志愿者”;2019年被铁岭市评为“铁岭好人”;2020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21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者”……
她叫林凤艳,64岁,中共党员,2003年5月起先后担任调兵山市爱心协会副会长、爱心车队(原雷锋车队)队长,郭明义爱心团队成员。
当我们初次与林凤艳联系的时候,她刚刚结束电影《钢铁意志》的拍摄工作。《钢铁意志》是辽宁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作品,林凤艳带领爱心车队志愿者作为群众演员参与其中。能受邀参演这样一部大戏,是对林凤艳以及整个团队的认可,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她兢兢业业,丝毫没有懈怠。“我扮演一个卖烤地瓜的老太太,导演要求炉子得一直冒烟,再加上这三十多度的天儿,我都快成烤地瓜了。”林凤艳笑着说。“我们团队已经参加过十五六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了,都是爱党爱国题材的,算是我们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我们再次联系林凤艳的时候,她正要出门,“实在不好意思,我现在要去银行汇款,那边着急。”林凤艳口中的“那边”,指的是郑州的士雷锋车队。今年7月中旬以来,河南省普降暴雨、大暴雨,特别是河南郑州地区出现特大暴雨,造成严重洪涝灾害,防洪救灾形势异常严峻。灾区群众的安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让调兵山市爱心车队的志愿者们忧心如焚。仅仅不到两天时间,爱心车队筹集善款6000元,委托郑州市的士雷锋车队购买消毒液,赠给新乡老兵爱心车队,用于当地居民区和周边环境的消毒。剩余款项,由郑州的士雷锋车队代买25袋大米、25袋面粉,待疫情有所缓解,这些物资将送给当地受灾群众。“我们的账目是透明的,会定期公开,往来钱款都是通过银行,不允许私下转账。”林凤艳解释道。
她的时间总是被安排得满满的。64岁的林凤艳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不是在做公益,就是在做公益的路上,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她身上展现出来的活力甚至让团队中的年轻人都自叹不如。她对此的解释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当然是要多积极有多积极了。”
村子里的好老师
1957年,林凤艳出生在开原市马家寨乡南腰堡村。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好好学习,多做好事”的教诲便成了儿时林凤艳的行为准则,而父亲身体力行地帮助别人更是让林凤艳有了榜样。小时候农村讨饭的人很多,年龄大的举着棍挨家讨饭,父亲每次遇到就尽可能地多给,除了给粮食还给衣服。林凤艳上面有4个哥哥,她是老小,家里条件一般,没有存款,也没有欠债。父亲就是个热心肠,非常好客,当年不仅主动把自家房间腾出来,让给下乡插队的知青们住,甚至還拒绝了工作组留下的饭票。父亲宁可自己不吃不喝,也愿意帮助那些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同时也要求林凤艳,要好好学习,长大挣钱了,多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因此,助人、奉献的想法早早就在年少的林凤艳脑海里生了根。
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教室里的椅子有松动的了,林凤艳第二天早上就会拿着一个小锤给修好;课后打扫卫生,即便不是她值日,她也会帮着同学打扫教室卫生;有同学贪玩学习成绩不好,她放学后就到同学家给他们讲课。
中学的时候,村里让学习好的同学分别去学习种水稻、开拖拉机,或者去医院学习医务知识。“我觉得当医生能帮人解除痛苦。”就凭着这个简单朴素的想法,林凤艳选择去医院进修,业余时间当起了“赤脚医生”,谁家有病人了,她就利用休息时间去给病人看病打针。
村里领导看到林凤艳不仅学习好、心肠热,还能为村里服务,于是给了刚刚毕业的林凤艳一个名额,让她留村里教书。“当时19个毕业生,只选了我一个。”说到这里,林凤艳颇感自豪。
有了一份光荣的职业,林凤艳干劲十足,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给差生补课。“当时自己刚毕业,觉得哪方面都不行,就向老教师请教。我是现学现教,语文、数学、书法等课程都教,每天备完课还得练习书法,后来村里的宣传标语都是我写的,马路上挺大字的那种。”林凤艳说。
那个时候学校里有很多家庭困难的孩子,每个班都有几个学生交不起学费,林凤艳就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帮他们把学费交了。班级上有学习差的同学,林凤艳不管路程多远,都会到学生家里帮着补习,分文不取。时间长了,她的事迹就传开了,大家都知道南腰堡村里有个好老师。
由于名声在外,1982年,林凤艳被调到调兵山市第五小学,同年她也在调兵山结婚生子,把家安在了这里。中专毕业的林凤艳先后在开原市、调兵山市的小学担任教师十余年。1987年,考虑到不少双职工家庭因工作需要无暇照顾孩子,林凤艳便辞去了教师工作,在调兵山市开起了幼儿园。一方面可以照顾年幼的儿子,另一方面还能继续从事教育事业。“那时候我有一辆海狮面包,每天负责接送孩子。不忙的时候,就开车在街道上转,看到谁有困难、有需要,就帮一把。车上有面包和水,饿了就在车上吃一口。”在外人看来,她的这些行为太过不可思议,而这一切对林凤艳来说,都太正常不过,“就是自然而然地那么去做了。”林凤艳说。
一声“林妈妈”,一切都值了
在开办幼儿园期间,林凤艳认识了一个叫李扬的孩子。“这孩子每天都是奶奶负责接送。”林凤艳觉得奇怪,便对李扬多了几分关注。经过一番打听后得知,孩子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也离家远走,只剩下小李扬和奶奶相依为命。
李扬的身世让林凤艳深受触动,“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看到孩子的模样,实在有些不忍心。”从那时起,林凤艳不仅免去了李扬的幼儿园费用,还承担了接送李扬的责任。
每逢节日,她还会给祖孙二人送去生活必需品。即便李扬升入小学,林凤艳也从未停止对李扬的关心。衣服鞋袜、书包文具,但凡孩子需要的,她都会置备齐全送到李扬的家中,除此之外,每年还会送去500至1000元不等的生活费。
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直至大学。十几年如一日,林凤艳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这个与她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在李扬的心里,也暗暗地把林凤艳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我已经记不得是哪一天了,他突然喊了我一声‘林妈妈。”林凤艳说,那种心情很难表达,眼圈一红,竟有种想哭的冲动。
其实,在林凤艳的心里,早已经把李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还把父亲教她的那些话告诉李扬,希望他大学毕业后去做一名医生,掌握更高医术,为更多的人治病,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做好事,做善事。
后来李扬大学毕业,被南京一家医院聘请,如愿地成了一名医生。“他对我说,‘林妈妈,我没有让你失望。”林凤艳说,李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应着每一个关心他的人。如今,只要放假回到调兵山,李扬就会到林凤艳家去看望“林妈妈”,看着昔日孤苦無依的孩子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还是一个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的孩子,“我知道,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爱心找到组织,微光集成火炬
“好人”林凤艳逐渐在调兵山有了些名气。2003年的一天,爱心人士付玉枝找到了林凤艳,她和当地的几个爱心人士正在筹备成立一个爱心公益协会,想要拉着林凤艳一起做公益。林凤艳高兴坏了,“反正我一个人也是做好事,加入组织了,力量就更大了。”于是,林凤艳当上了爱心公益协会的后勤部长,负责管理物资。一段时间后,大家看到林凤艳组织管理能力出色,又推举她当上了副会长。从此,林凤艳正式做起了公益活动,2015年又成立了调兵山市爱心车队(原雷锋车队),林凤艳任队长。
也许是从事了32年教育事业的关系,林凤艳始终把关心下一代成长作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每年都会组织志愿者到特困学生家中慰问,帮扶未成年人累计折款380000元。多次带领全市的孤儿、留守儿童、特困生,到辽宁省科技馆、沈阳蒸汽机车博物馆、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开拓视野。每年高考季,林凤艳组织车辆免费接送考生,还给高考学子送去鲜花和矿泉水。2020年,爱心车队邵春华还给50名困难的高考生送去眼镜,价值15000元。
得知一位孤寡老人生病住院,林凤艳赶紧买来营养品并主动护理;抗美援朝的老兵过生日,她就和志愿者一起帮老人开庆祝会,还给老人送去了被褥、枕套、枕巾、军用背心等礼物;看到环卫工人们的辛苦,林凤艳带领志愿者连续18年为1600余名环卫工人送棉衣、毛毯、枕套、手套、套袖等物资;开原发生龙卷风灾情,爱心车队送去价值1万余元的赈灾物资;朝阳干旱,她又组织志愿者运送价值3万余元的抗旱物资;玉树地震,爱心车队队员积极捐款,其中,袁忠利个人捐款10万元。
疫情来临,林凤艳敢于担当、冲锋在前,坚持抗疫31天,组织6个团队,共86人、14辆车参加疫情防控,行程86580里路,早7点到晚8点,设置卡点值守。为小区楼道、5个广场、3个农村的公共器材消毒;防控物资告急,她组织大家捐款捐物,总计达12800元;林凤艳为防疫人员和环卫工人送去元宵饺子、花卷蔬菜和200只口罩;她组织队员慰问去武汉抗疫一线职工家属,物资折款2840元。
有质疑,更有感激
18年间,林凤艳的足迹遍布调兵山市内的城区、乡村,从各大养老院,到老党员、抗美援朝老兵、贫困户家中,林凤艳带着志愿者们将一份份沉甸甸的爱送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收获了满满的感激,却也有非议不绝于耳。
林凤艳至今仍记得,好多年前的一天,她在市场买肉馅,准备和志愿者一起到敬老院为老人们包饺子。这时,一位认识林凤艳的邻居走过来打招呼,看到她一下子买了很多肉,就问她买这些肉馅干什么。林凤艳笑着回答给敬老院的老人包饺子。然而,接下来的一句“你闲的呀,自己掏钱,这么多肉馅够自己在家吃一年了”,却让林凤艳怎么也笑不起来。随后,林凤艳只是对邻居解释,敬老院里的很多老人没有亲人在身边陪伴,作为一名党员,她觉得自己应该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
其实林凤艳两口子每个月的退休收入只有4000多元钱,这么多年来一直做公益活动,捐款捐物,还搭上全部精力,到头来有时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心里非常不舒服。然而转念一想,难道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想法的存在,才更需要她的坚持,让他们看到凝聚着爱心的力量究竟可以有怎样的价值。
不久后,又有熟人半开玩笑地质疑林凤艳:“这点儿退休金还到处捐,你要是我媳妇得一天揍你八遍。”这一次,林凤艳坦然地笑怼:“那可不一定,也许你会跟着我一起做公益呢!”
这不是林凤艳吹牛,她的确有这样的个人魅力。她不仅能影响一家人,还能带动一群人。“每次搞活动,都是我老伴负责拿音响,从三楼扛上扛下的,那东西挺重的。”言语间,林凤艳流露出了对家人支持的感激之情。“儿媳妇和孙子也都和我一起做公益。”提到孙子,林凤艳满脸都是自豪。
孙子名叫辛旭博,今年9岁,在调兵山市第九小学读三年级。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小朋友经常把做公益挂在嘴边,林凤艳也乐意带着孙子参加活动,“当时孩子只有五岁,他说‘奶奶,我也要和你一起做公益。我说,‘想做公益的话,你就不能吃好东西了,要把钱省下来帮助那些更需要的人。这孩子还真行,只要有时间就和我一起去做公益活动,还把过年攒的压岁钱都拿了出来。前两天我们还一起去慰问了消防官兵呢。” 林凤艳看着孙子这么有爱心,非常欣慰,“再过十年八年等我做不动的时候,孙子就是我的接班人,他一定能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
父亲的话影响了林凤艳的一生,而她的实际行动也会给孙子的未来指明方向。
正是看到林凤艳的付出,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积极加入,志愿团队从最初的10名成员,发展至现在调兵山市爱心协会登记在册会员188人、爱心车队254人,还有30余名志愿者,也在默默地同林凤艳一起从事着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在做公益的路上,许多人、许多机构都给予了我们帮助,还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付出,不求任何回报,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对我们团队的支持,才能让我们的公益事业走到今天。”
相信爱会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相信微光可以集成火炬,相信爱会给人希望,一点一滴的真心终会聚成冬日暖阳。
“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做下去。”这就是林凤艳。
后记:
深夜11点多,林凤艳给我发来信息,大意是对稿件内容的一些数据细节再次进行核实确认。我说:这需要重新梳理稿件,比较费时,不如明天再做。林凤艳说:明天带孙子去广场宣讲党史,孙子是宣讲员。我说:后天呢?她说:后天要去一个困难学生家,爱心车队免费接送孩子去高考,现在通知书下来了,车队再去送些衣服和学习用品……
这就是“好人”林凤艳的日常。
(感谢调兵山市妇联协助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