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训部落:园区新产业工人终身技能生成机制构建

2021-09-30杨翠明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产业工人部落机制

杨翠明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151)

2017 年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首次提出:“改革围绕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2021 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中指出:“构建职业教育、就业培训、技能提升相统一的产业工人终身技能生成机制”。

随着数字技术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所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使得我国行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人才挑战,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同时出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不能有效匹配、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育训结合的体系建设和制度标准不够健全等一系列问题[1]。因此,新的产业发展形势对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以及企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提出了新的需求,加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成为解决新技能人才短缺的根本举措。构建新产业工人技能人才终身职业能力教育与培训体系,构建新产业工人终身技能生成机制,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建设技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面临问题

从理论上看,构建终身技能生成机制,既包括基于总体观和系统观的体系构建,也强调职业技能培训各个环节、各个局部的深化改革;既要提升职业能培训基础能力,也要加强工作保障。制约终身技能生成机制构建的宏观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认知偏差。在社会认知上,客观存在着“重学历、轻技能;重装备、轻技工”的现象,存在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工人没出息”等价值取向,成为技能人才对青年和学生并没有很强的吸引力[2]。二是管理机制不畅。我国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训的管理工作由各级地方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高职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等多个主体联合管理实施,各主体之间缺乏协同机制,跨部门联系和交流不够,协作强度和深度不足,各类培训资源整合不足,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技能培训市场的混乱,造成国家政策落实很困难。三是生成动力不足。部分高技能人才参与职业能力培训的主观意愿不高。据调查数据显示,约有48%的高技能人才对参与职业能力培训缺乏兴趣,培训意愿不够强烈。79%的受访者认为技能型人才最需要的是提高薪酬福利待遇,他们认为如果不能提高薪酬,只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没有用的,甚至有40%的受访者认为培训会影响工资收入(主要是投入的时间和部分培训费)。而此外,有28%的高技能人才认为培训效果不够明显,30%左右的受访者认为培训内容不够实用。总体来看,高技能人才参加职业能力培训的意愿并不强烈[3]。

从实践中看,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园区新产业人终身技能生成机制构建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缺一体化目标,终身技能生成动力不足。学校、企业及新产业工人本身对终身技能要素构成缺乏理性认知,整体职业规划缺失,阶段性规划及长远规划难以有效衔接,“技能短视”导致“技能终生”动力不足。二是缺共享型机制,技能生成资源不够。新产业工人终身技能生成“壁垒森严”,存在“孤岛现象”,缺少一体化顶层设计,政产教研四方“各说各话”“各做各事”的问题普遍存在,资源、信息、人才等流动不畅,合作平台不多,激励机制不够,成才生态缺失。三是缺成长性模式,技能生成路径不畅。主要表现在校企联合搭建的结构性双师型教师团队缺失,依托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课程体系、竞赛体系、认证体系尚未建立,缺少终生技能生成路径和有效模式。

二、育训部落的基本内涵

育训部落,即园区新产业工人终身技能生成的机制复合体。在19 世纪中后期,马克思从提出了奠定了共同体理论基础的“真正的共同体”,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共同体的内涵在不断扩大和变化。2019 年1 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育训部落的提出,顺应了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思想和新要求。

育训部落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员部落。由在校学生,企业员工以及社区居民共同组成,发挥职业教育新职能。二是构建政教产研部落。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研究院所四方协同共同打造复合体,构建终身技能生成的平台和载体。三是构建教师与企业导师组织的部落。由教师与企业导师组织的部落形成结构双师型教师团队。育训部落宗旨是保障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功能的深度融合,每个部落之间都要有共同的目标,形成共同的规范和制度,能够根据区域企业岗位工作群及能力要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单元与培训模块,引进优质职教资源,制定企业工种培训标准,开展企业岗位能力职业资格认证,完善适合区域产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三、育训部落构建思路

园区新产业工人终身技能生成机制是包含建立和完善包括技能投资制度、技能供应制度、技能评价和资格认证制度、技能使用制度、社会合作制度等在内的保障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机制复合体,包含技能教育与培训两个方面。职业教育是指入职前的各层次各类型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提供的技能教育,或是指未来产业工人的培养;职业培训是指产业工人岗位技能培训,主要包括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辅以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手段。因此,园区新产业工人终身技能生成机制构建的主要思路是两者统筹发展,从目标、主体、动力三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由此构建终身技能生成的机制复合体。

四、育训部落的构建

为顺应产业升级的长期渐进过程,新产业工人也应该具备技能成长与转变的能力,这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及其本身等多元主体对职前、职中、职后、转岗阶段性角色发展及技能构成形成理性认知、制定整体规划及提供全面保障。

一是激发终身技能生成的动力。要用规格对接标准,整体规划职业生涯,开展人才需求预测,构建“产教联盟信息平台”,发布产业动态和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实施人才提升方案,研发“新产业工人终身技能模型”(见图1),形成理性认知并达成一致目标。要联合配备指导团队,做到“精准培养”与“交叉培训”相结合,创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三全育人导师、技能大师、培训师组成职业生涯指导团队,以终身技能模型为指导,通过理论教育进行精准培养,通过实践教学进行交叉培训。

图1 新产业工人终身技能模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

二是建设终身技能生成资源。按照“人才共育、利益共享”的原则,政产教研联合搭建合作平台,实现多种资源聚集共享、互补融合。在思想认识层面提高对职业技能培训的定位,通过政府执政理念和制度激励来引导全社会倡导劳动精神,重视技能培训,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和社会地位,持续优化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组织机构,比如职业教育集团或产教联盟、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按照“政策共同适用、制度一体贯通”原则,多方协同打造新产业工人终身技能生成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打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性通道。确立“为产业建好专业,为企业培养人才”的理念,学校依托自身人才培养特色,针对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新要求的问题,围绕开发区产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与开发区企业构建互为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命运共同体”,厚植技能人才“当地能就业、企业离不开”的成长沃土。

三是构建终身技能生成的路径。为解决技能生成路径不畅的问题,政府、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联合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全面开展“岗课赛证”培养园区新产业工人终身技能的生动实践。以行业认证、技能竞赛的能力和素养要求为目标整合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项目为载体,与行业企业共同构建模块化、能力递进式的课程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推动育人模式变革,通过课岗融合开发项目化实践教学资源,通过课证融合改革专业课程内容标准,通过课赛融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赛证融合完善现有培训机制。通过岗课赛证融通,学校的专业课程与技能大赛、企业认证(证书)相衔接,以行业认证、技能竞赛的能力和素养要求为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课程教学—技能竞赛—企业考证”的相通培养,形成园区新产业工人终身技能生成机制的清晰实施路径,畅通园区新产业工人终身技能生成渠道。

构建园区新产业工人终身技能生成机制,就是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育训结合,打造育训部落,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激发技能生成动力,探索终身技能生成基本路径,形成有利于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技能水平的体制机制,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提供强大的技能支撑和人才保障,实现以技能生成推动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为目的,探索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技能型产业园区、技能型社会。

猜你喜欢

产业工人部落机制
关于新时代产业工人人才培训的思考
推进五星班组建设,培育核电建设产业工人
产业工人新时代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农民工许纪平:做一名有本领的新时代产业工人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