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家口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以大境门景区为例

2021-09-30张会真张博阳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张家口生态旅游景区

李 磊 张会真 张博阳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0 引 言

随着全域旅游和智慧旅游的全面发展,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完善成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历史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在遗产保护、旅游方式和价值观以及旅游经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6年,国务院提出将全域旅游发展贯彻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各类规划中,并提出要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建设.2018年,国务院再次提出在发掘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要推进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2020年,张家口发改委提出将生态修复作为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总的目标之一.因此,如何将历史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将生态旅游的理念与方式载入其中,成为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于历史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研究较为完备,但两者协同发展的研究较少.其中,历史文化旅游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规划策略.如:Koirala,Ishwar(2016)从本土文化入手分析了历史文化旅游的现状[1].Anna Trono等人(2017)提出在旅游过程中,游客更多倾向于体验当地的风景、建筑、历史文化习俗、手工艺等,并参与相关活动中[2];生态旅游的研究从多维度出发,提出了符合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发展体系,并趋于完善.如:Tanti Handriana等人(2016)从游客的行为和意向进行了调查与研究[3].Kaharuddin等人(2020),认为公众参与和政府管理在生态旅游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4].

1.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历史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研究有所涉及,如徐嵩龄(2013)提出旅游景点免费会降低景点的文化、生态和环境的压力[5].唐承财等人(2017)在构建乡村生态农旅模式时提出以文化为资源基础,促进生态旅游与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6].陈慧萍(2019)认为自然景色、原始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客观现实条件[7].陈睿(2020)在旅游发展中提出构筑生态文化旅游带,注重绿色生态、文化挖掘等工作[8].

2 张家口大境门现状及分析

2.1 研究区域现状

大境门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北部,东部紧邻清水河,西部与西太平山公园相邻,年平均气温9 ℃,多年平均降水量409.5 mm,空气质量和水质类别良好.曾以长城“四大关口”之一而闻名于世,是张库大道的起点,贸易的重要通道,大境门在历史文化的呈现与见证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2.2 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SWOT分析

2.2.1 优势分析

1)地理位置优越.

张家口属于京津冀旅游圈,更是与北京形成一小时旅游圈,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京张高铁的开通,进一步增加了旅游的客流量.大境门景区由于在市区周围,可自驾旅游,交通便利.大境门内部的商业街,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2)历史文化悠久.

大境门建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曾为抵御外部侵略的重要之地,后因外部边疆安定,作为贸易往来的经济发展需要,使之成为张库大道的起点,形成了独特的商旅文化与红色文化.张家口由于开放发展时间较晚,历史文化、古村落习俗保留完善,为景区内的商业街提供了特色的民俗元素.

2.2.2 劣势分析

1)景区管理缺乏规范.

大境门作为主要观赏节点,门口南广场的商贩临街摆放,没有统一的规范约束,造成视觉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观感受.对于生态环境,没有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粗放式的管理容易造成稀有植物的缺失和植物生态多样性的减少.一些生态不合理的策略造成了生态恢复缓慢的现象,如大境门景区周围有部分土地存在裸漏的现象,而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张家口区域内的次生裸地生态治理的主要方式是植树造林,而这种治理方式与大境门景区生态环境实际存在一定偏差,造成恢复困难.

2)基础设施亟需完善.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基础设施随之相应完善,游客主要在停车、卫生、信息提示等方面的设施需求强烈.大境门作为国家4A级景区,检票处建设时间久远.导视系统颜色存在明度高、纯度高的问题,没有考虑形式美感,与景点中的中式传统建筑风格背道而驰.

3)城墙表面疏于保护.

大境门景区的主景之一在于砖砌拱门以及门楣上大好河山四个大字,但墙体因年久失修,大面积的墙体凋落,没有采取挽救保护措施.同时张家口地区多风、寒冷,进一步加剧了墙体的侵蚀.

4)旅游品牌趋于雷同.

虽然大境门的历史文化悠久,但是缺乏专业性传播宣传人才.缺失发掘特色知名旅游品牌意识,导致现有的旅游产品缺乏创新性,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同类品牌没有太大区分,没有将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到产品创新中去.文化产品离不开产业发展,大境门景区的文化产品与产业发展联动性有待完善,没有形成良好的同频共振效应.

5)周围环境有待提升.

大境门景区周边以小区建筑为主,北边小区建筑在颜色与形式上与景区调性不一致,只有临街商铺的门店进行了局部改造,但效果甚微,在视觉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景区北门口的河流中垃圾遍布,无人清理.大境门南边的镜门华府小区,建筑体量超过了大境门,造成视觉上的拥堵,降低了大境门景区的体感验.

2.2.3 机遇分析

1)国家政策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对于生态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有力政策,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政策支持.京津冀协调发展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张家口的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提出了“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的重要讲话,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性.政府在生态治理方面提出一系列措施,如严格的环境管控,推进蓝天、绿地、碧水行动,发展清洁能源和做大冰雪项目,发展数字经济等,都为张家口生态旅游提供有利保障.

2)全域旅游带动创新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域旅游与智慧旅游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趋势,互联网的发展更是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为客源提供了智能化服务.全域旅游提倡从资源、产品、产业、市场的全新发展中体现价值,从旅游景区的空间、历史和系统性建设上凸显人文情怀,主张打破传统的独立旅游区域,联合各产业与各景点之间的优势,更注重创新性与地域性的表达.实现以技术创新带动旅游产品,真正促进大境门景区内的经济发展和提升游客身心愉悦感.

2.2.4 挑战分析

1)景区特色与文化体验缺乏.

由于旅游业发展竞争力日益增强,旅游景点存在“千景一面”的问题,因此导致难以捕捉游客的喜好,游客对大境门的认知度仍停留在风景名胜区的认知层面.大境门的商业街没有突出景点特色,没有讲好文化故事和营造出活动体验场所.仿古建筑应建旧如旧,院内景观没有与建筑形成良好的呼应关系,部分设施存在未建成的现象.大境门作为中国“四大关之一”的悠久历史和晋商文化、红色文化的厚重感没有很好的体现.

2)生态环境与经济利益冲突.

过分强调经济效益,从而造成注重收入,忽视生态,游客体验感差的死循环.目前大境门的生态环境需要长时间的恢复并且需要专业人才制定有效的计划目标.

3)区域协同和创新挑战严峻.

大境门的地理位置虽然可与周边景点形成连续的旅游线路,但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在旅游模式和生态联系科学技术方面较为落后,没有突出大境门商旅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传统的售卖文化产品不足以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景点,存在地理位置连接不足、创新性不足的巨大挑战.

通过以上对大境门的现状分析,总结出张家口大境门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SOWT分析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张家口大境门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SWOT分析

3 基于SWOT分析的大境门协同发展策略

3.1 加大政府管理及调控措施

成立政府办事处与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组建专项人员、居民听证会等,尽可能将张家口地域历史文化习俗在大境门景区内向游客展示,增加场所真实感和本土性,如蔚县剪纸、张家口莜面做法等.制定完善旅游业生态文明政策机制,划定避开生态敏感区的游览路线,严格把控游览人数,同时加强游客行为管理.保障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周围环境整体风貌控制,确保大境门景区风景林风格协调统一,加大生态治理力度,营造良好的城乡公共环境.

3.2 提升游客文化体验

建立城市地域特色文化科普体验的服务体系,提升文化旅游与生态保护的融合.挖掘和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将大境门的商旅文化特色和红色文化特色加入其中,将西太平公园、水母宫、安家沟、檀邑溪谷等沿线旅游景点连接起来,打造地域文化体验黄金旅游线路.完善配套旅游设施,做好环境卫生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大境门及周围墙体等各方面的保护与修缮工作.将旅游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旅游生态文明的宣传与教育,使环境影响减量化.优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营造特色旅游文化氛围.

3.3 加强生态保护措施

水生态方面,增加大境门景区内雨水回收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将净化的污水用于灌溉景区内植物.适当增加小型节水型景观,小型喷泉可减少空气中灰尘数量,提升空气质量.植物种植方面,添加张家口乡土植物,选取耐寒、耐旱等抗性植物,打造特色植物景观节点.运用节水型生态技术,在要求绿化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可视率的完善,提升游客的视觉享受.废弃物利用方面,将绿色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将可用垃圾进行提取,加工成为种植基质,作为有机化学肥料,用于土壤的保护与改良,减少填埋、焚烧等不当处理,增加生态物理循环[9].在大境门的区域划分上,考虑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划分核心生态保护区、缓冲生态调节区、游客功能使用区,不同的区域,制定不同的保护措施,从重点发展转变到统筹兼顾.

3.4 建立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在大境门形成的旅游线路周围,开发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打造历史文化演绎中心,实现文化、科技、生态与经济收益的对接.园区内延续历史风貌特色,彰显地域文化,还原自然状态,实现协同共享开发,以达到园区内各景点间点、轴式联动发展,全面提升大境门景区生态环境及传统文化.

3.5 控制周边环境风貌

对旅游线路周边进行分区风貌控制,着重把握大镜门景区周围的建筑风貌.将周围的小区进行外部改造,在颜色和形式上进行统一.对高层严重影响景区风貌的建筑,进行适当优化,还原大境门整体风貌.

4 结 语

大境门通过加大政府管理调控及完善保护机制,充分利用地域历史文化加强游客文化体验,加强生态保护措施和增加节能环保设施,建立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实现产业联动.因地制宜的在浓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上,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减少千景一面的发生和生态资源的破坏,使游客在感受历史文化的同时体验生态自然景观,为张家口地区整体的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的协同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张家口生态旅游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张家口专场二)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张家口专场一)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摘牌』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摘牌”
张家口发布氢能规划
某景区留念
来自张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