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工作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读《构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21-09-30黄禹诗龙梆企
文 / 黄禹诗 龙梆企
精神家园话题,近些年理论讨论很热烈,而实践上更是直接与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相关,所以我们这期推荐一本书《构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本书荟萃了有关这一话题的各家见解,且着眼于当代,对民族文化工作,以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都有一定的启示性。
“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将这一论断作为新中国七十年民族工作九条经验之一,再次强调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也指明了民族文化工作的根本方向。
理解精神家园建设重要性的四个维度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所以重要,要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来分析,概括起来有四方面内容,前两个是从挑战或危机的维度,后两个是从价值的维度。
第一,从国际社会看,全球化和国际交往加深,外来文化与中华文化不断产生接触,我们熟知的“碰撞”一词把这个过程形容得比较激烈,而在这种“碰撞”中,我们当然要不断去构筑我们的精神家园。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西方国家在经济、文化产业、媒体、互联网和国际政治话语等方面依旧有很强的传统优势,所以在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文化领域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民族文化的独立和繁荣,在接触和碰撞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必定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而且也必定在各个地方的实践中有很大的创造和创新空间。
第二,我们还可以从社会转型这个维度去认知。“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结果是我们一部分精神家园的“失落”。传统信仰受到冲击,“过去被认为神圣的信仰已经沉入历史的海底”。“比如尔虞我诈严重,诚信在社会现实中空场,在利益面前缺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蔓延;人际关系的逐渐商品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遭到嘲弄和攻击”等等。
“如果一个人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就会变得封闭和堕落;如果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作为文化支撑,就很难实现繁荣富强;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精神家园进行凝聚,就很难取得发展进步。”《构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书作者赵璇强调,一个民族不仅要有物质、技术的发展,还需要文化培育精神力量,“一个国家,只有坚守共有精神家园,才会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才会源源不断地产出和强化,时代的辉煌和世界的奇迹才会被巨大的合力创造。”这本书2014年出版,其对文化和精神家园重要性的这些认知,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和建党百年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得到了一一印证。
第三,“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族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生存发展的压力、现代都市生活方式,以及互联网的社交方式等等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要解决信仰迷茫、道德缺失和心灵空虚问题,化解人的心灵冲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都需要加强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另外,从国家统一、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等角度,也需要我们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需要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毫无疑问,文化工作也是解决政治问题的重要手段。在云南,很多历史厚重的文化景区景点就承担着这一使命,比如云南陆军讲武堂博物馆就被命名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承担着连接两岸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任。
第四,从中国多民族的背景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义“更为重大”。因为各民族传统上在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习俗等方面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所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是增进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促进社会发展、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祖国统一、抵御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我国的图谋的直接需要。”
该书作者总结认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可以抵御西方文化渗透,“增加国家的文化安全”,讲好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有助于“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安顿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
什么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是一个带有比喻和象征意味的词语,是指“一种与物质家园相对应的,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精神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系统,是人们构建起来的一种意义世界和理想境界。”
该书提供的这个概念可以用孔子对中国先秦时代周文化的想象来说明。《论语》里孔子多次表达他对周文化的仰慕和认同,说过“吾从周”“吾不复梦见周公”这样的话。在他心中,周的礼乐文化(文明)是最好的,与春秋这个礼崩乐坏时代形成鲜明对比。孔子一生的努力基本上都是再造这个文明。因此,对他而言,由周初期周公创制的礼乐文化,就是他的“精神家园”。
德国的黑格尔也表达过类似于孔子的意思。他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黑格尔这里说的“家园”,也是指精神家园,而非一个物理的空间。
黑格尔的希腊,差不多类似于孔子的周。它们的共同性在于,这个消失的存在于想象中的国度,唤起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认同感。我们经常把民族想象为“家”,把中华民族称为一家人,所以,对家园这个词唤起的这种亲近感、认同感,不难理解。
总而言之,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建构,表达的是内心的一种认同。精神家园还是一个体系,虽然都跟精神、信仰、理念、价值观等相关,但同样可以细分为政治、文化、经济等等领域。比如,就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而言,政治上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的认同和信仰,就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同样的道理,表现在经济领域,中国传统中做生意的诚信,历史上儒商的一些价值观,少数民族地区一些友好互助的精神,这些同样可以纳入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工程中。
另外,精神家园作为一种抽象的精神,需要载体去具现。而一旦落实在载体上,就与人的构筑、建设等行为相关。比如,孔子是读了大量的文献,以及看到了春秋时代残存的音乐、仪式和习俗,才进而构建出他“吾从周”的精神家园。孔子读这些文献,看这些歌舞,游说各国试图恢复礼乐文化,以及最后转而教书育人、著书立说,都是在建设他这个精神家园。
所以,回到实际工作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工作,在当下就是把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是一家人,是伟大的民族,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等主张、观念,用创造性和创新性的载体和形式加以体现,以及随后,围绕这些载体或文化产品开展的学习、欣赏、讨论、发表、出版、阅读等等行为。
因而,评估这项工作,既可以从内容角度,也可以从载体角度。据我们的经验,实际工作中,对内容的思考更多一些,对载体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有待提升。内容的创新,前提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与客观实际结合;载体则既要考虑与内容充分融合,又要考虑各种载体和媒介的效果和效率。一个云南民族团结的故事,可以用一部电影、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个展览、一首歌、一次演讲比赛去呈现,理论上讲这些载体都可以做,但实际工作中则往往有取舍。
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出发
读《构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结合实际工作,本文作者还有一些不成系统的体会。比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跟我们当下的民族工作许多方面都有极密切的关系,但实际工作中,我们不太注意去拓展这种联系。
举个例子,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这项工作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里经常被拿出来当作做法、经验加以总结。但关于它的意义的阐述,常常很难深入。好像就停留在说普通话,写标准汉字这个层面。如果把这项工作,放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高度看,是否会有所不同?
人类学界普遍认为,语言文字是一种文化的钥匙,要打开一个文化的大门,必须要掌握它的语言和文字。从精神家园角度,语言和文字符号,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各种文学文本,都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你要理解唐诗宋词里面那个唯美的世界,抵达一个个我们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显然离不开一定水准的语言和文字素养。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就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工程,它的目标十分远大,不只是在社会交往方面提供基本的工具或媒介,而是要有朝一日,让所有人能够深入到中华文化的内部世界,去了解、感受、领悟,进而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认同。
另外一个心得特别要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下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线,围绕这一主线任务,各地民族工作者也面临如何总结才更全面更精准的问题。而通过了解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相关理论和论述,对这个问题也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培育各民族对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更深层次的认同,由此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