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军长征记》:中共第一部长征纪实文集

2021-09-29周铁钧

红岩春秋 2021年5期
关键词:纪实野菜长征

周铁钧

毛泽东杨尚昆发函征稿

长征是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是历史上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1935年12月,毛泽东在瓦窑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

听过毛泽东激情洋溢的评价,时任军委宣传部部长的徐梦秋(20世纪40年代被捕后叛变)敏锐地意识到:应立即着手采写、编辑、出版一部长征的纪实文集,为世界留下最真实、最具特色的作品,让伟大的长征永存记忆,彪炳青史。

1936年2月,徐梦秋给宣传部的同志布置任务:收集有关长征的文件、记录、日记等资料,整理、采写长征纪实文章。大家立即行动,分头到各单位、部队调查、采访,夜以继日地赶写稿件。但是,他们忙活了一阵发现,长征途中的英雄事迹数不胜数,要编撰一部纪实作品是庞大的系统工程,仅凭宣传部几个人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

同年7月,徐梦秋将出版长征纪实文集的想法向中央军委汇报,毛泽东得知后非常重视。8月5日,毛泽东与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联名签发征稿函至各单位、部队,号召“各人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断。文字只求清通達意,不求钻研深奥,写上一段即是为红军作了募捐宣传,为红军扩大了国际影响。来函请于9月5日以前寄到总政治部”。当天,中央军委也通电全军:“出版关于长征记载,特发起编制一部集体作品,望各首长并动员与组织师团干部,就自己在长征中所经历的战斗、民情风俗、奇闻轶事,写成许多片断,于9月5日以前汇交总政治部。事关重要,切勿忽视。”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杨尚昆的号召得到积极响应,董必武、徐特立、李富春、陆定一等中央领导纷纷拿起笔撰写自己的长征经历。在陕北保安(今志丹县)红军大学学习的张爱萍、彭雪枫、刘亚楼、杨成武等将领也都行动起来,斟词酌句地书写自己的长征故事。

历时六年出版面世

征稿函和电报发出后,总政治部成立了编委会。编委会主要成员有徐特立、徐梦秋、丁玲、成仿吾等,整体工作由徐梦秋负责。两个多月后,编委会就收到200多篇文稿,作者中有身经百战的将军,也有刚学会写字的战士。

丁玲在《文艺在苏区》一文中有生动的描述:“征稿通知发出后,从东南西北,几百里,一千里路以外,甚至远到沙漠的三边,一些用蜡光油纸写的,用粗纸写的,红红绿绿的稿子,躺到了编辑者的桌上,堆到一尺高,两尺高。这全是几百双手在一些没有桌子的地方,在小油灯下写清了送来的。于是编辑们失去了睡眠,日夜整理着,誊清这些出乎意料、写得美好的文章。”

1937年2月,长征纪实编辑工作初步完成,书名定为《二万五千里》。然而,筹备付梓时,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共中央从大局考虑,决定暂缓出版《二万五千里》。直到1942年11月,该书才正式排版印刷,并改书名为《红军长征记》。

《红军长征记》共412页,收入40多人的回忆文章100篇,计50余万字,分上、下两册。书中附《红军入川歌》《渡金沙江胜利歌》等长征歌曲10首,还附有《红军第一军团长征中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红军第一军团长征中经过名山著水关隘封锁线表》等图表5幅,详细绘录了红军长征的时间、路线、营地、里程等。

《红军长征记》在“编者的话”中写道:“本书的写作,系在一九三六年,编成于一九三七年二月,当许多作者在回忆这些历史事实时,仍处于国内战争的前线。因此,在写作时所用的语句,在今天看来自然有些不妥。这次付印,目的在供作参考及保存史料,故仍依本来面目,一字未改。”

《红军长征记》收录的百篇文稿中,既有充满理想信念、革命乐观主义的《从毛儿盖到班佑》(董必武)、《由临武至道州》(耿飙)、《向赤水前进》(谭政),也有描述铁血烽烟、惨烈激战的《突破天险的腊子口》(杨成武)、《渡乌江》(刘亚楼)、《娄山关前后》(彭雪枫),还有表现互助互爱、共克艰难的《出发的前夜》(彭加伦)、《老山界》(陆定一)、《湘南游击队》(唐天际)等,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一幕幕撼人魂魄的场景,用最真实、最质朴的语言凸显长征的原始画面,字里行间闪耀着革命必胜的光芒。

生动记录长征壮举

长征之初,大多数红军将士不知要去哪里、会走多久。面对敌人前截后追、飞机轰炸,以及越走越险的激流峰壑、泥沼草地,战士们逐渐感到迷惘和困惑。董必武在《出发前》一文中写道:“离开中央苏区,‘家没了。为了生存,不得不长途远行,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苦战。对战士来说,如能听到领袖的声音,与领袖说几句话,哪怕只看到他们的身影,也能感受莫大鼓舞,提高胜利信心。”

红军向赤水行进,在回龙场短暂休息时,毛泽东来到红三团向战士们说:“迂回赤水,像穿梭在敌人五个指头之间,我们要一个一个把它割掉。”毛泽东的泰然自若极大地增强了战士们的信心,鼓舞了斗志。后来,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制胜,被称为“割敌人的手指头”。

红军过草地时,天气常常阴晴突变,昼夜温差极大。每逢风雨寒夜,战士们的情绪最为低落、悲伤。邓发在《雪山草地行军记》中说:“过草地最艰难的六天里,每当夜半,毛泽东都来到战士中间。他穿着和士兵一样的衣服,将手提着的包袱垫在地上,坐在篝火旁,开始讲几年来的战斗历程,红军的未来。他在谈吐之间,没有一点傲慢之气,言语很通俗幽默,表情沉毅坚定,完全是一个大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霜天瑟月,寥野蒼茫,篝火熊熊,战士们忘记了饥饿、寒冷,围坐在毛泽东身旁,聆听教诲,犹如一幅绚烂的画卷,勾绘出革命者坚定的信念和从容乐观的精神。

朱德的言行,在红军中有着极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他时时不忘为战士们鼓劲加油。冯文彬在《从西昌坝子到安顺场》一文中讲述:“过大渡河前一天,部队在安顺场打土豪没收几头肥猪,前锋连分到一副猪下货。恰好朱总司令来到连队,他说,渡河前夕,我炒猪下货给你们壮行。说着系起围裙,点燃炉灶,不到一个时辰,一盆爆炒猪下货端上桌。”

在强渡大渡河战斗中,前锋连人人争先,第一个把胜利的红旗插上对岸敌人阵地。

过草地时部队出现粮荒,朱德从军委干部团抽30人成立了野菜调查小组,自己任组长。周士第在《还不算空手》一文中说:“朱总司令带领大家挖野菜,把不认识的挑出来煮熟,他说:组长有优先权,我先吃。其实人人明白,这是‘吃有没有毒,就这样新找到十几种可以吃的野菜。再把‘小组成员派到连队成立‘小组挖野菜,极大缓解了缺粮危机,总司令的关怀也让大家倍受感动。”

红军进入金川藏区时,藏民因受国民党的欺骗宣传,纷纷躲进深山。部队买不到粮食,只得挖野菜充饥。贾拓夫在《瓦布梁子》一文中说:“有的藏民从山里回来了,发现我们宁可吃野菜也不动他们的粮食,还帮他们照管牛羊,就开始与我们接近,还送东西给我们吃。部队离开时,藏民都捧着青稞酒来送行。”

红军恪守纪律,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也对战士们关怀入微,让他们感受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在艰难困苦中增信心、鼓士气、打胜仗。

中国共产党第一部长征纪实文集出版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当时上海、北平、重庆等地的进步报刊,纷纷转载书中鲜活真实的长征故事,让人们了解长征的过程、意义和精神,感悟二万五千里的艰苦卓绝、铁血悲壮。《红军长征记》也用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文献价值,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增添了一部熠熠生辉的华章典卷。

猜你喜欢

纪实野菜长征
寻找野菜香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智珠二则
野菜烹饪中的注意事项
智珠
郑州擂台赛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采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