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战略考量

2021-09-29

共产党员·上 2021年9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发展

共同富裕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真正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国家财力稳步增长,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过往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重申了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强调论述共同富裕,并把它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上。这表明,实现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到了刻不容缓的历史时刻,成为当前及今后必须给予重视的战略任务。

共同富裕已具备初步物质基础

自1978年至2011年底,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大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雄厚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2 亿元,经济总量仅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73104.0亿元。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78年至2011年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高达9.9%。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甚至面临衰退时,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速并率先回升,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至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的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在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83元,扣除价格因素,相比2002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0.1%。按照平均汇率折算,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9年不足200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

我国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超过10万亿元,达到103740亿元,比2002年增长4.5倍,年均增长20.8%。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長为加大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投入,增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能力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我国结构调整不断迈出新步伐。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生产能力全面提升、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2003年至2011年间,我国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9%,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1%,均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制造业大国地位初步确立。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有7个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43.1%,比2002年提高1.6个百分点。信息服务业、快递业等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等迅速发展,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党中央坚持民生优先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人民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体人民切实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这一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6977元。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年至2011年7.4%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其中,2010、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这一时期,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与2002年相比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1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8.6辆,拥有移动电话205.3部,拥有家用电脑81.9台。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空调22.6台,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90部/百人。

这一时期,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住房保障和社会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2011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391万人、47343万人、14317万人、17696万人、13892万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开展试点,2011年末全国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3.3亿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开始启动,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无到有,从有到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2011年末,2277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5306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由上述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为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反过来共同富裕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正是在这些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党中央再次明确重申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未忘初心使命,信守自己的执政承诺,未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新挑战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数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经济总量于2010年跃居世界第二。这样巨大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也是弥足珍贵的。

但是,中国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发展面临的形势出现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从国际发展大势看,世界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蔓延,西方国家结束黄金增长期,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竞争更趋激烈,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初见端倪。从中国内部问题看,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快速发展过程中,内部积累的矛盾、问题也不少。其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最大阻力。

收入不平等程度在高位徘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分配领域占统治地位的平均主义思想使得当时的生产效率极为低下。为打破平均主义,适当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改革开放后推行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这一做法对提高效率、发展经济成效显著。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象却日益凸现出来。据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期,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0.31攀升至0.45,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0.25上升到0.36,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0.18上升到0.33。200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5,到了2010年,已经达到0.48。尽管基尼系数只是一个客观的描述性标准,统计中难以将所有实际收入都计入其中,但它至少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当时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已较为严重,收入差距呈扩大化的趋势。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经济转轨国家在经济起飞时的普遍趋势,但收入差距过大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与共同富裕的目标背道而驰。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由来已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东部地区沿海分布,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具有较强的人才吸引力和产业竞争力,因此,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中西部地区受地形和气候限制,一方面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业发展十分受限;另一方面由于地形的原因,限制了中西部地区交通、医疗、教育、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与东部地区相比缺乏人才吸引力和资本引导力。此外,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蕴含丰富,因此产业类型以重型工业为主,这就导致我国东西部工业发展类型不同,产业结构的差异直接导致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另外,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采取向东部地区倾斜的优惠政策,给予东部地区充分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促进了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与中西部地区整体拉开了差距。区域协调发展,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事关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区域发展不平衡又是必然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城乡发展差距依旧较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与城镇相比,收入、教育、医疗、社保等差距依然较大,公共服务短板依然突出。在农村教育方面,相比于城镇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数量稳步增加,乡村学校数量则一再减少。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较城市中小学低,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导致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向城镇集中,乡村中小学生源流失严重。在农村医疗与社保方面,与享受高医疗补贴的城市相比,农村基层卫生机构面临资金投入不足、人员配备不够、基础设施不齐全等问题,导致医疗服务水平上不去,很多偏远地区甚至都没有基本的医疗机构。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慢慢在广大农村普及,但面临着社会信任度与满意度不高、保障水平较低等问题。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垃圾污染、水源污染现象频发,与城市相比形成了鲜明反差;农村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比较滞后,农民的劳作生产会受到大灾影响,导致收入不稳定;在公路和电网设施建设上,农村还远低于城市平均水平,各地区农村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大;供气供热供水在农村进展也比较缓慢,这些现代生活设施都是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所有这些方面,是衡量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这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新时代,党中央再次重申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就是以这些问题为导向,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均衡、更加充分地发展,以确保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推动共同富裕的战略意义

共同富裕是中國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基本内涵,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因而,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推进,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的福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更是事关党的执政根基和民心向背。

由此可见,新时代实施共同富裕战略的背后,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有着更为深远的政治考量。

实施共同富裕战略,防止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贫富差距过大,背后隐含着很多不公平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决不能对贫富差距问题不闻不问,放任贫富差距拉大也会导致经济发展迟滞、社会矛盾激化。新时代,党中央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就是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给基层民众更多关注,让老百姓从发展中真正受益,“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与党中央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的逻辑是一脉相承的。

实施共同富裕战略,建立更为公正的分配机制。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并不否认企业家、经理人、科技人员等基于创新、技术、知识、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可以获取高收入,因为它是根据市场评价和贡献程度获得的合理收入,也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效激励。因而,推动共同富裕,只是反对利用由这些优势或强势地位建立起的独占或不当致富或攫取超过合理程度的超高收入,并反对压缩或削减劳动者应得份额和社会大众应得福利,它要求以法治化和市场化方式保持社会分配的动态公正。

实施共同富裕,使发展惠及全体人民。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福利整体增进、人民普遍受益,但惠及程度并不均衡,少数优势者受益更多,城乡间、城市间、阶层间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也有较大差距,甚至出现“福利倒挂”的现象。新时代,党中央推动共同富裕,就是要纠正这一现象、解决这一问题,防止出现优势者得到更多、弱势者获利有限甚至被剥夺的情形,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尤其是对困难群众进行更多倾斜和补贴,向实质的基础平等不断靠近。

实施共同富裕战略,更加重视民生福祉。当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的民生福祉也已取得长足进步,但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有不小差距。尽管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胜利,但相对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大量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推动共同富裕,意味着必须把民生福祉改善与提升作为新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使全体人民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实施共同富裕战略,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在不断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推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这表明能否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总之,党中央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诠释,而且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生动体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如期实现。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发展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传递企业力量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以法治力量保障共同富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