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与当代生活

2021-09-29张文婷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学生

张文婷

学习《〈论语〉十二章》时,由于语录体篇幅短小、多论断而少有阐释的特点,学生提出了诸多质疑。基于学情,我们开展了“《论语》与当代生活”的研习任务,从《论语》中选取了与仁、义、利等概念相关的章句,要求学生完成两大子任务:一是探究如何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论语》;二是结合《论语》,对相关社会文化现象进行评论。

一、任务一:专家论坛——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读《论语》

任务一聚焦于单则精读,针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可能的解释,进而反思自己的解读过程,总结阅读方法。具体分解任务如下:

1.(个人完成)找出你质疑的章则,尽可能具体、清楚地说明质疑的理由。

2.(两人一组)针对自己的质疑,询问对方的理解,并查找到专著(如《论语今读》《论语新解》《论语别裁》)中对该处的解读,比较厘清,综合得出令你信服的理解。(如觉各方解读均不具有说服力,可保留意见)

3.(个人完成)回顾质疑产生与厘清的过程,思考自己的质疑需要怎样的前提和假设,是否有充分合理的论据,是否带有个人成见、思维习惯等局限,是否做到了准确把握他人观点等。

4.(组间合作)结合“质疑的理由”及“合理的解读”,总结我们在《论语》阅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学生完成任务成果表填写之后,全班讨论交流。汇总的阅读注意事项如下:

第一,结合历史情境。比如这一则: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学生质疑:我们常说“鉴往知来”,孔子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是否与此矛盾,这样我们就不能避免前人犯下的错误从而更好地发展自身了。查阅《论语译注》,学生找到了合理的解释,此时三家擅权,鲁哀公欲铲除三家,孔子不欲其轻举,故以此劝说。由此可见,《论语》是情境对话的简要记录,需放到具体情境中理解,不可断章取义。

第二,准确把握词语的古义。比如“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学生将这则理解为“攻击与我不同的观点学说,这种学说的危害也就停止了”,质疑此为排除异己。求助同伴后,得到另一种理解——在文言文中“已”不当“停止”讲,还可作语气词,这则是对排除异己的否定。查阅《论语新解》后,学生找到了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异端”并非“异己思想”,而是指《中庸》中“执其两端”的“两端”;“攻”在此不当“攻击”讲,而用作“致力研究”。这则便可理解为,做学问当通其全体,不可只得一端,就如孔子往往两端并举,言仁兼言礼,言质兼言文,言学兼言思。

第三,联系阅读积累。比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学生困惑为何相比于“刑”(法治),孔子更推崇“礼”(礼治)。《乡土中国》“礼治秩序”一节中提到,礼是安土重迁的乡土社会中代代相传的传统仪式,它不像法要靠外在权力来推行,而是通过教化养成了敬畏之感,使人服膺。孔子所看重的正是这种服礼的主动性。

二、任务二:热点观察室——《论语》与当代生活

为实现课标中“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及“就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等问题,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进行审视,表达自己的看法”的要求,在任务二中,我们引导学生分组合作,针对热点新闻背后的文化现象,结合《论语》进行评析热点新闻,并展示分享。项目分解任务如下:1.寻找社会新闻热点,概述事件;2.联系《论语》中相关的思想概念(仁、义、礼等);3.引用相关章则并阐释;4.分析、评论新闻事件;5.联系自身,总结观点。为了活跃学生思维,规范成果的展示方式,我们提供了如下范例:

概述热点:近日,河南一所中学在高考倒计时200天当天,安排所有同学在听完家书后向家长磕头谢恩。此举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质疑这种感恩教育是形式主义的“作秀”,是一种“道德绑架”。该所学校则回应,正是通过这种形式,孩子们学会感恩,懂得责任与担当。

联系概念:礼仪与道德(外在形式与内在品行之间的关系)

引用原文1:(1)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3)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阐释原文1:八佾、告朔饩羊、觚……这些都是礼仪的形式体现。其背后都蕴含着内容信息——对礼制传统的传承和对上天/祖先的敬畏。因而当这些形式出现变动时,难免让孔子联想到礼崩乐坏的后果。

评论热点1:仪式是人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锻冶行为、传承美德的有效方式。举行仪式,哪怕只是形式的空壳,对人也还是一种约束、提醒、召唤和压力,也还存在一种象征的意义。從这个角度看,学校通过仪式来进行感恩教育有其合理之处。

引用原文2: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阐释原文2:孔子否定“巧言令色足恭”。在孔子看来,道德的姿态应该是发自内心、自然真诚的恭敬,而不是刻意做足的恭敬。

评论热点2:让学生集体下跪磕头谢恩的行为就是“足恭”,是道德的丑态,而非道德的正态。感恩仪式不可少,但是,让学生集体下跪磕头谢恩的行为却并不可取。

引用原文3:(1)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2)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阐释原文3:孔子说“绘事后于素”,礼是后起的东西,先于礼的是人内在的“仁心”。如果没有这“仁心”,礼乐有何用,钟鼓有何用?

评论热点3:联系新闻事件来看,该学校应该聚焦于如何唤醒学生的孝悌之心,唤起学生的感恩之情,而非简单地着力于磕头谢恩的礼仪形式,否则礼仪流于虚伪,反而容易适得其反。

结语:仪礼形式本身无可非议,但只有当礼仪形式是内心情感的真诚流露时,方显现其价值。

三、成果发布:分析当代生活,理解传统文化经典

分享展示往往是学生最期待的环节,也是深化理解的关键契机,需要教师有效的监控和及时的引导。以下以一组的展示为例,呈现课程实录。

展示主题:义利之辨

热点选择:“口罩案”(疫情期间,无良商家过度抬高口罩价格);“福特案”(油箱设计易爆燃,衡量过车主死亡赔偿金额与召回损失金额后,选择不召回)

展示内容概述:由口罩案与福特案,引出“义利之辩”的主题,层层剖析儒家义利观并澄清误解。

课堂对话:

师:这组同学讲到了儒家義利观的多个方面,哪位同学能帮我们梳理一下层次?

生:首先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儒家肯定承认逐利是人的本能欲望。其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表明追求私利应该以合乎“义”为前提。最后,当义与利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舍利取义。

(引导方向:梳理内容)

师:大家做任务一时,有位同学质疑孔子在物质享受方面言行不一。一方面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很在乎物质享受;一方面又说“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结合刚刚阐明的儒家的义利观,我们是不是可以分析一下?

生:我认为,这两句话正说明孔子是儒家义利观的身体力行者。他本人并不拒绝物质利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说明他对衣食很讲究,还有之前我读过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招收学生要收束脩的。但是当鲁国君主与掌握实权的季桓子耽于声色,怠于国事,劝说无效时,当孔子认为在职取利的行为不符合道义时,他也会主动请辞离开鲁国,过“饭疏食饮水”的日子,也是甘之如饴。

(引导方向:质疑思辨,活学活用)

师:能运用所学,融会贯通,辩证理解,很好。那这组同学在分享时还引用了墨子的一句话——“义,利也”,这话怎么理解?义和利明明不同,怎么又对等了呢?

生:义,做出对更多人有利的选择。

师:一语中的。还能阐释得再详细一些吗?

生:我赞同他说的,但我还想补充。义是更高层次的利。就像《乡土中国》里的“差序格局”,相信大家都还记得,以个人为中心同心圆荡开去,从个人到家庭到国家到天下。利也可以沿着这样的逻辑扩散出去。个人的私利,再放大一点,是家庭、亲戚、朋友的利益;再放大一点,就包括了国家的利益,再放大就是全天下、全世界的利益。比如家庭、亲戚、朋友的利,相较个人的利而言,就成了“义”。我想“义,利也”就是说,义是更多人的利,更高层次的利,可以这样理解。

师: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我们看到当由个人利益延伸开去时,利与义也发生了转化。一个人的利是利,部分人的利是小义,多数人的利是大义,全天下所有人的义就是天下公义。 “利”和“义”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却呈现出层次的差异,它们其实是辩证的关系。

(引导方向:引申思考,辩证理解)

借由本次教学,我们不只着力于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内心种下了一粒思想的种子,让他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经典的内涵并没有定型的,而是会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推移、经历的丰富、视角的拓展而不断增长。就像滚雪球一样,文本越滚越大,内涵也越来越厚重。当这个大雪球滚过我们身边时,我们要汲取当代的经验,在这个雪球上再附着一点东西,让这个雪球更大一点——这就是我们必须要承担的重任,这也正是语文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意义所在。

[本文系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社科类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探究”(课题编号:QJK135D473)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学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