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1-09-29宋园园李远青祝红娟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护患插管气管

宋园园,李远青,祝红娟

气管插管是重症患者救治最常见和最基本的侵入性操作之一[1],它能为机械通气、气道分泌物清除等医疗操作提供便捷、有效的通道。插管期间为减少患者焦虑,降低意外脱管率,护理人员将遵医嘱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合理有效的约束、合适的心理护理[2]。但患者一经拔管后,护理人员会有降低警惕性从而减少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的风险,由于减少关注度而使患者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引起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不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安抚,让患者身心压力得到缓解,防止患者病情出现恶化的现象[3]。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重症监护单元(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心理体验的重视,本研究采用质性访谈的方法,深入了解ICU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的心理体验,旨在为临床制订心理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2019-05至2020-05北京市某三甲医院ICU拔除气管插管后患者11例,纳入标准:年龄>18岁,置管≥1天,拔除气管插管后可有效交流(包括书写、口头表达),逻辑思维无异常,既往无精神疾病,知情并自愿参加本研究。本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本组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访谈前取得受访者充分知情同意。在拔除气管插管的当天,研究者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获取受访者的真实感受,并进行全程录音,每次访谈时间为30~50 min,最长不超过1 h。研究者先拟定访谈提纲,并请2位重症医学科医护专家进行审查,修改,形成正式的访谈提纲,提问内容为开放性,主要包括:(1)对气管插管的理解程度;(2)拔除气管插管后的心理感受;(3)拔除气管插管后期望医务人员做些什么。

1.2.2 资料分析与整理 访谈结束后12 h内将访谈录音进行整理,并转化为书面文字,采用Nvivo 12.6软件进行分析,导入整理后的录音文件,进行文本转换、整理、编码,由两名研究者对得到的观点进行归纳和描述。

2 结 果

2.1 咽部疼痛在插管拔除后依然是患者最主要的不适感 除气管插管过程中存在疼痛刺激外,拔管操作也可能会发生气道粘膜损伤导致咽部疼痛,与自身适应能力、插管时间长短、以及拔管后护理等方面均有关,访谈中大部分患者表示在拔除气管插管后疼痛并未立刻缓解,如编号D(之前的职业是一名护士):“喉咙血腥,疼,干,原来病人插管这么难受呢,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一种体验,感觉拔管后很自由,别的没什么”;编号A:“感觉呼吸舒畅了(摸着脖子),旁边的机器一直在滴滴响,喉咙很疼,不敢咳嗽,担心咳坏了嗓子”;编号C:“有痰想咳嗽,但是不敢太用力,一用力咳嗽就疼”。

2.2 知识缺乏和亲情割离是造成患者不良情绪的主要诱因 知识缺乏是导致患者无助的根本原因,另外,患者与家属分离,ICU无陪护,探视有时间限制,这些都是会引起患者紧张的因素[4-5]。如编号H:“我很口渴想喝口水,一直忍着没说怕对嗓子不好,第二天看见旁边的病友拔管子后喝水了,我才敢喝水”;编号B:“我想让家属进来陪着,护士说这是监护室不让家属进来”;编号I:“周围病人都不能说话,我躺在床上什么也做不了”;编号K:“只想回家”;编号J:“我有点紧张(不好意思),护士让我好好咳嗽,说不然的话就要重新插管,我一直在咳嗽,生怕他们再给我插上管”。

2.3 及时心理支持的缺乏造成患者产生明显的失落感 亲人、朋友的缺席,而护士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抢救患者身上,使清醒患者出现亲情缺乏所致的情感饥饿,访谈中大部分患者表示因拔除气管插管后没有得到相应的心理支持而感到情绪失落。正如编号B所说:“我听见护士说拔管后的病人风险就降低了,大概是这个原因,感觉护士就不太关注我了”;编号C:“一个人躺在这害怕,之前发生了什么我也不知道,好像是给我用镇静药了,说我插着管子的时候能好受”;编号F:“我之前插着管子不能说话的时候,护士一直在我耳边跟我说话,让我不要紧张,让我千万不要自己拔了管子,否则会怎样怎样,等我的管子拔了之后(医生为我拔的),我能说话了,除了输液抽血时候问我叫什么,给我提供基本需求,反而跟我说话少了,因为她们又要抢救更重的患者了”。

3 讨 论

3.1 加强心理护理 ICU患者在很大程度上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的陌生及对自身疾病的不了解,不允许亲属陪护,患者极易产生恐惧和焦虑,缺乏归属感。对ICU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其不良情绪,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显著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6]。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更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目前的治疗手段,使患者理解和信任,更好的配合;进行护理操作时应动作轻柔;通过对病人的触摸等肢体语言及语言的沟通技巧,增强患者在ICU病房的安全感,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了解患者插管拔除后的需求,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询问患者插管拔除后有无不适,鼓励患者倾诉,说出内心想法,帮助其消除心理上的不适感;并把患者的家属和患者作为一个整体来护理,指导患者家属的探视情绪,帮助家属稳定情绪,不要把紧张恐惧的心理带给患者。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医务人员就要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最快的速度加以处理;可采用音乐疗法,每日定时播放舒缓的音乐,使其放松,转移其注意力[7]。

3.2 提高护患沟通效果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交流内容包括双方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等方面。护患沟通有利于维持和增进良好的护患关系。它是一种以治疗性沟通为主要模式的复杂过程。护患之间这种治疗性沟通被认为是帮助患者克服暂时压力,适应环境变化,与他人和睦相处,克服自我实现中的精神心理障碍的一种技能。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有关的咨询及心理支持,有利于增进患者对护士和护理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护患沟通十分重要,80%的护患纠纷都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引起的,30%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不同情绪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8]。故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抓住沟通时机,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如在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简单的询问能够使护士充分的了解病情,掌握其心理需求,尽量满足其合理需要,有效的避免护患矛盾,增进护患间的有效沟通。护患沟通技能培训是提高护士素质与病人满意度的重要举措,提升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可由医院或科室统一规范化培训,我们只有在工作中把握好各种沟通契机,掌握沟通技巧,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3.3 规范气管插管前后的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ICU护理工作从注重抢救生命向注重生命质量转变[9]。健康宣教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它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认识及掌握健康的知识。现下患者普遍对气管插管认知不足,医护人员应对气管插管的知识做好充分的宣教,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健康传播策略,媒体融合,提升医务人员健康宣教的广泛性[10]。可成立专职宣教小组,制作宣教单、宣教视频动画,插管前由小组成员至患者床旁,为患者详细讲解什么是气管插管、气管插管的重要性、目的、固定、配合、过程及注意事项。重点讲述气管插管的重要性,及置管期间的配合,这样能够使患者更容易耐受。拔管后的仍由小组成员至患者床旁为患者讲解拔管后的注意事项,如拔管后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即深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震动肺部,将痰液咳出,咳嗽时间长感觉劳累应稍作休息,不可长时间连续咳嗽。指导拔管后如何润喉喝水的注意事项等。

3.4 制定完善的访视制度 有研究[11]显示:完善的访视制度可以加强危重患者的过程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为危重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科化的护理。故医护人员应在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及时随访,建立专门的拔管后随访登记本,制定访谈项目,着重了解患者拔管后恢复情况及心理状态,谈话前为打消患者疑虑,讲明自己的身份,明确随访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患者拔管后的情况,积累经验,让更多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得到更好的护理, 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对护理工作提出有效建议,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让患者体会到护士在其拔管后仍关注他的健康及心理状况,提高了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对访视对象所提问题进行认真记录,对其提出的意见及建议进行归纳整理,上报护士长,组织科室人员开会,进行头脑风暴,整改,为以后更好的改进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小 结

本研究通过对11例拔除气管插管后ICU患者的深入访谈,分析出此阶段患者内心的真实体验,得出3个主题,即咽部疼痛在插管拔除后依然是患者最主要的不适感,知识缺乏和亲情割离是造成患者不良情绪的主要诱因,及时心理支持的缺乏造成患者产生明显的失落感。研究结果提示,ICU医护人员通过深入了解拔除气管插管后患者最真实的内心感受,能够更精准的获得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趋势,更敏锐的发现患者的关注诉求,从而做到对患者进行更有效的全身心的照护,提升临床护理服务品质,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猜你喜欢

护患插管气管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