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阳群南段刺穿构造与铜矿资源预测

2021-09-29谢继安尹红光陈海俊王瑞红

西部探矿工程 2021年10期
关键词:狮山落雪凤山

谢继安,李 飞,尹红光,沈 权,陈海俊,王瑞红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一三队,云南玉溪653100)

文章根据2003年10月我队《云南省易门矿务局起乍—梭左地区深部找矿靶区预测研究报告》[1]的主要论点及2015年5月《易门铜矿区的有关部分简介》观点补充而成。

自1969年区域上把昆阳群分为八个大组[2]以后(易门矿区由新至老分,上四组:绿汁江组、鹅头厂组、落雪组、因民组;下四组:美党组、大龙口组、黑山头组、富良棚组),在对上四组即绿汁江组、鹅头厂组、落雪组、因民组的地层对比研究时,分布于昆阳群南段易门—元江地区绿汁江组下部原狮山段出露厚约100m的“紫、杂、黑”层,与整个区域对比不协调。通过对地层组合、叠层石的指向及褶皱特征、刺穿构造特征及刺穿构造体刺穿部位的研究[3]及引用“昆阳群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再论易门—元江铜矿区绿汁江组狮山段的层位归属”[4]等研究成果,综合我队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提出易门—元江地区原“狮山段”归属因民—落雪组,认为“狮山段”为因民—落雪组是整层刺穿于绿汁江组牛尖山段及凤山段中的刺穿构造体。

“刺穿构造”1965年由原省地质局13队刘树仁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李希绩等将这种构造称之为底辟构造,20世纪80年代中期,杨应远、蒋家申、黄仲权等用火山隐爆原理解释刺穿构造,1981年我队在三家厂铜矿床二期补充报告中也应用了刺穿构造一词。1991~1997年孙克祥、邓永寿等对易门西矿带刺穿构造进行了专题研究,“刺穿构造是两条近于平行的“断裂”夹持的老地层,刺穿于较新的地层中,在平面上呈似扁豆状或楔形,刺穿构造常成群出现,规模变化较大,其走向在一个地区有一定规律”(摘自云南省“九·五”重点攻关项目易门西矿带刺穿构造与成矿关系研究)。

1 区域地质背景

昆阳群上四组(由新至老)为绿汁江组(Pt2lz)、鹅头厂组(Pt2e)、落雪组(Pt2l)、因民组(Pt2y)。绿汁江组上段为凤山段(Pt2lz2),为青灰色厚层白云岩、硅质条纹白云岩为主,含叠层石,厚大于2332m;下段有厚约100m较稳定的牛尖山段(Pt2lz1),为青灰至黑灰色薄至中厚层灰岩。鹅头厂组上段(Pt2e2)上部黑色薄层钙质板岩夹深灰色泥灰岩,中部灰色板岩,下部深灰色板岩夹砂岩,厚约1290m;下段(Pt2e1):黑色炭质板岩夹泥质白云岩、白云岩、灰岩,厚132m。落雪组(Pt2l)上段(Pt2l2)青灰色白云岩(上青层),厚152m;下段(Pt2l1)灰白、乳白色白云岩(中白层),底部为黑色层(Pt2l1-2)及杂色层(Pt2l1-1)(下杂层),厚70m。因民组(Pt2y)紫色、灰紫色板岩与泥砂质白云岩互层、紫色板岩与肉色中至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互层(紫色层),厚度大于200m。

绿汁江组凤山段(Pt2lz2)下部“原狮山段”刺穿体中紫、杂、黑色三层[5-9],属因民—落雪组地层整层向上刺穿于绿汁江组地层中,紫色层属因民组,杂色(过渡层)及黑色层属落雪组。易门矿区绿汁江组下部原狮山段的存在,是因为在凤山七中段7318E穿脉见到当时被公认的不整合接触面,现归为断层。易门万宝厂以西的万八一至小绿汁实测剖面,易门因民组和美党组都是断层接触关系。元江鸡冠山铜矿绿汁江组下部原狮山段Ⅰ矿带同样归属为因民—落雪组。

2 刺穿体特征

2.1 刺穿体分布

落雪—因民组刺穿体分布于因民、落雪、鹅头厂组中(表1)。

表1 落雪—因民组刺穿构造体统计表*1

在里士铜矿的天井上见刺穿到落雪组白云岩中紫色角砾小于1m2,北侧的落雪组白云岩中的紫色角砾岩刺穿体约4m2,还有多处角砾岩呈脉状刺穿,界面呈熔接状态。刺穿到鹅头厂组的有里士村南东蝌蚪状刺穿体(11)长达6400m,宽1~650m,房子脚刺穿体(12)长约160m宽约120m。碧多村南刺穿体(13)长300m,宽300m。7号刺穿体为因民组刺穿到绿汁江组牛尖山灰岩中,(10)号刺穿体为因民、落雪、鹅头厂组地层整体刺穿到绿汁江组凤山段白云岩中,5号刺穿体属因民—落雪组地层向上刺穿;在元江河谷东岸的漫林一带,出露一条呈北西向展布长18km、宽0.35~3km,属因民组及落雪组(14)刺穿于中泥盆统灰岩中(摘自我队1992年区测,元江1∶5万区带找矿工作报告中施底新村—龙潭阿乃剖面综合叙述)。在武定大美厂之北东、北西方向,绿汁江组中也有因民、落雪组地层刺穿体,分布很普遍。

综合上述,刺穿到绿汁江组中的刺穿体10个,刺穿到鹅头厂组3个,刺穿到中下泥盆统1个,共计14个刺穿体。说明刺穿体有大有小,刺穿部位不同。

2.2 褶皱构造特征与刺穿构造关系

易门地区背向斜褶皱与刺穿构造关系密切。沿阿百里—狮凤山紧密倒转背斜轴部出露阿百里刺穿体和凤山刺穿体:阿百里—梅山—狮山破向斜出露阿百里南东1600m刺穿体(2)、阿百里南东2700m刺穿体(3)、梅山刺穿体(4)及5号狮山(含木厂)刺穿体(5)(图1)。羊乔箐—一都厂(西)紧密倒转向斜、在绿汁江断层东侧出露9号杉树口—西安厂刺穿体岩。羊乔箐—一都厂(西)紧密倒转背斜北部在轴部羊乔箐中出露7号羊乔箐刺穿体。大黑山(西)紧密倒转背斜北东被刺穿体边界断层所切。大黑山紧密倒转向斜北东被刺穿体边界断层所切。裸起黑、一都厂、田心、炉房、蜡谷箐、峨蜡厂刺穿体(8)。尤其是羊乔箐至一都厂倒转背斜的轴向似一个S形,下部的因民—落雪组—鹅头厂组地层整层或以大小不等的角砾岩形态向上部绿汁江组地层刺穿,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刺穿体。最大的如裸起黑、一都厂、田心、炉房、腊谷箐、峨腊厂刺穿体(8),面积约12km2;中等的元江鸡冠山刺穿体(10),面积约4.5km2;最小的大木奔南东羊乔箐刺穿体(7)(单指紫色角砾岩刺穿在牛尖山灰岩中)仅约3m2。

原认为刺穿体边界为断层接触,1976年三家厂矿床二期报告中把狮山紫、杂、黑三层与牛尖山灰岩认为是不整合接触关系,本文作者1979年又专门研究和核实素描图,紫灰色钙质板岩,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均与牛尖山灰岩呈紧密接触,不是不整合接触,而是断层接触。综合分析认为刺穿体界线结构面受热液的作用后,使两侧岩石因热液作用发生重熔而“熔接”,形成特殊的接触关系。延伸至者拉河鹅头厂组与因民组断层接触关系,也认为是刺穿—热液重熔现象。

2.3 “狮山段”(刺穿体)归属依据

(1)从东川至易门元江南北长300km范围内,绿汁江组底部原“狮山段”归为因民—落雪组,整体刺穿于绿汁江组牛尖山段与凤山段之间。“狮山段”紫色层岩石化学成分与正常因民组紫色层组,各层的稀土元素总量及有关元素比值接近,说明“狮山段”紫色层可对比为正常因民组紫色层,黑色层可对比为落雪组一段(过渡层)。

(2)绿汁江组凤山段白云岩中,大量叠层石指向表明,“狮山段”并不是牛尖山段与凤山段之间的正常层位,而是由因民—落雪组地层向上刺穿的构造刺穿体。

(3)从绿汁江组褶皱构造特征与刺穿构造的关系,围绕绿汁江组,有一系列的紧密倒转的背向斜褶皱,在褶皱构造的后期,产生的刺穿体边界断层,把狮山东部牛尖山段和鹅头厂组与西部凤山段自东向西上下正常叠置关系分开,原狮山段“紫、杂、黑”过渡层是由因民—落雪组整体向上刺穿的“狮山刺穿体”。

(4)从刺穿构造特征及刺穿部位的论述中肯定了因民紫色层或包括落雪组、鹅头厂组地层有大量刺穿到上部地层中,刺穿体不但刺穿于昆阳群上四组鹅头厂组、绿汁江组中,还有下刺穿昆阳群下四组的美党组及大龙口组地层中,以及上刺穿到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灰岩地层。如元江鸡冠山北六方台及东部Ⅲ矿带于鹅头厂组,元江河谷东岸的漫林一带,因民落雪组地层与泥盆系石灰岩,刺穿边界为“断层”接触。

3 对东川运动在昆阳群南段的质疑

东川运动论述较多,划分依据为美党组顶部的不整合面。易门岔河水库美党组出露厚度大于2679m(未见顶,图2),东川小清河—汤丹剖面不整合之下美党组仅大于355m,与易门地区对比少了2324m,用不整合风化剥蚀来解释整个滇中地区不适合,易门狮山7318E穿原判定不整合面,我们否定了不整合接触,而是断层接触。对东川运动在易门—元江的存在提出质疑,东川运动在易门—元江不发育。

4 成矿预测

4.1 起乍深部找矿靶区预测

明确原狮山段归属因民—落雪组后,易门矿区西矿带(狮山—凤山)与东矿带(起乍—梭左)等矿床含铜层位同属落雪组一段,是受刺穿构造作用,同属东川式铜矿,东西矿带含矿岩性存在差异性。起乍—梭左铜矿带位于木奔选厂北东,刺穿构造从地表的钻孔揭露较发育,七号坑内钻揭露的紫色层是因民组向上刺穿落雪组,至矿体向西或向东错位,矿体仍然存在,预测铜远景达中型。

4.2 马干田及其他区找矿靶区预测

(1)马干田矿点:马干田矿点位于三家厂狮山与起乍之间,东西皆有矿体,是牛尖山断层逆冲推覆上来的矿体(刺穿体)(图3),是今后找矿的最佳地段。马干田落雪组(刺穿体)中铜有8个样品代表水平厚度11.4m,平均品位0.78%,为断层上冲的矿体,深部有盲矿体可能埋深大,为有利的找矿靶区,潜在的铜矿远景达中型。

(2)小马鹿村:大沟中岀露因民组二段地层,找万宝厂(式)因民组一段中酸性纳质火山碎屑岩层状铜钴矿,这里因民组底界保留完好的地区,以西还有因民组二段地层出露;既有找矿意义,又有科研意义。

(3)王八山矿点:位于牛尖山断层带的南端,在断层带中有3m落雪组白云岩转石,含铜0.58%,说明之下有刺穿体的可能。它是老厂大登塘铜矿的南延深部隐伏盲矿,构造条件有利,存在找盲矿体的前景。

(4)元江鸡冠山:地层归属后,元江鸡冠山Ⅰ矿带与Ⅱ矿带同属落雪组一段含矿,就是同一矿体,即Ⅱ矿带由断层抬升,是Ⅰ矿带的深部矿体。

猜你喜欢

狮山落雪凤山
梁瀚嵩与起凤山
落雪
雪季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实验学校
故宫落雪
落雪的晚上
Ho Feng—Shan何凤山
桃园,狮山春天的构想
望云千顷 感事多怀——写给许凤山画的话
狮山这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