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兰:心中有爱,前行有光
2021-09-29陶晨受访者提供
文|陶晨 图|受访者提供
去年10月,得知慈善公益品牌广播节目《情义东方》有新的调整,即将并入全新开播的上海电台“长三角之声”,前来接棒的是一位热心慈善的女主持人——雨兰,于是,笔者开始期待结识这位主持人。在之后的一次慈善活动中,我见到了“真人”——有着灿烂笑容、爽朗性格,更有着一副热心肠的雨兰。
深入了解后我才得知,原来,雨兰在15年前就开始做慈善公益广播节目,
2006年,她开始参与编播上海交通广播电台的《爱心专列》节目,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她和慈善之星等团队扶贫帮困、助医助学,一做就是3年。当时,2006年第27期《每周广播电视报》上刊登了《上海交通广播“爱心专列”紧急启动真情救助——8岁草原女孩心病终被消除》的报道,雨兰回忆当时的场景说:“我现在还记得晓蕙那双眼睛;我依然记着她的父亲给我发来的短信‘手术顺利完成’‘女儿可以进食了’;我也依然记得那些为了晓蕙康复而慷慨解囊的热心人。”从那个时候开始,雨兰的心中埋下了慈善与公益的种子。
15年后,雨兰带着对慈善公益事业的深厚情结,担纲品牌节目《情义东方》主持人,这次回归,她胸怀“心中有爱,前行有光”的理念,对做好节目充满信心。
为全面推进长三角慈善一体化发展进程,广泛宣传慈善典型的先进事迹,雨兰与《情义东方》节目战略合作伙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共同策划,开设《长三角慈善之星》栏目。半年多来,雨兰采访了长三角三省一市多个公益组织和先进个人,营造全社会一起树善志、行善事、扬善念的良好氛围。每次的采访,听着慈善人和爱心人士的讲述,既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又是一次自我检视的过程,“让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多,还不够好,采访是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鞭策。”雨兰如是说。
为了让慈善公益走得更远,雨兰与长三角地区的公益组织积极联动,和他们一起,深入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采访,记录下他们坚实的足迹。
2020年底,雨兰跟随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志愿者远赴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做两癌患者筛查过程中,前往住在大山深处山顶上的人家采访,女主人乳腺癌晚期,家里的收入就靠着门口的几棵古核桃树。他们住在山顶,没有销售渠道,刚刚打下的核桃只能囤积在家。雨兰当即买下了她家的200斤核桃,带下了山,在朋友圈里发了核桃的照片,很快,伙伴们纷纷来订购,核桃被一抢而光。回上海后,雨兰又发动身边的朋友、同事,用这样的方式帮助这户人家。事后她说:“回来后我在思考,如何让更多困难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很快,雨兰与上海的电商进行对接,搭建起电波里的消费帮扶通道,在节目中推出《52个好人好事好地方》专题栏目,努力实现城市社区与乡村社区的无缝对接,给予困难人群实实在在的帮助。
今年5月,雨兰又跟随上海江城皮肤科医院志愿医疗队,出发前往云南省孟连县大山深处佤族女孩叶罕家中采访,尽管出发之前心里有所准备,但真正见到女孩时,她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坚强,深深震撼了雨兰。就在孟连当地,雨兰为重症皮肤病女孩叶罕开启沪滇爱心电波直通车,让很多上海的爱心市民得知此事并奉献爱心。回沪后,雨兰又购买了全棉衣物和食品等去医院看望叶罕,还和她约定,等疫情防控形势好起来的时候,再去她家看看。7月,在医院的悉心治疗下,叶罕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现在已经回到了家乡。
雨兰还成功牵线了上海本地爱心人士时氏夫妻俩为奉贤重病患儿奉献爱心。当时,时先生通过一则报道了解到奉贤区有一个孩子患有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这种疾病目前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进行日常伤口护理、疼痛治疗及保护性包扎,家庭经济负担很重。夫妻俩通过《情义东方》节目表达了帮困的意愿,雨兰多方辗转打听到了这个孩子的住址,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奉贤区代表机构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陪同这对爱心夫妻上门,给这个需要帮助的家庭带去了温暖的呵护。
雨兰对笔者袒露心声:“无论是‘为了孩子光明未来’,还是‘红讲台上的青春教育’;无论是‘看见更多爱,可得公益行’,还是‘长三角公益之星’系列报道,我的力量虽然有限,但我相信我的身后有强大的广播传播平台,有社会各方力量的帮助;我们每多做一点,就有可能改变一些人的命运和未来。在这个过程中,我虽有些奔波和忙碌,但记忆中,留下了太多的难忘和感动,自己也收获了快乐和成长。我会尽自己所能,践行好广播人‘声传公益,情义东方’的责任和担当。”
雨兰,就像她的播音名一样,慈善的雨露滋润着兰花,也同样沁润着需要帮助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