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三农
2021-09-28刘月姣
刘月姣
信用等级一经评定,农民即可获得融资资格,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最高可贷300万元。
通过APP线上实时便捷操作,24小时全天候服务,资金最快3分钟到账,利率比市场平均水平还低。
贷款不再需要找关系、托门路,全程线上自助办理贷款,减少人为干预,农户贷款不求人。
手机变成农民的金融服务站,贷款周期大幅缩短,贷款成本大幅降低,农民“借钱有尊严”……
这番喜人的景象,来自黑龙江。盛夏7月,记者行走在龙江大地,了解到这里的农民贷款省事、省时、省钱、省心。
金融活水润泽三农的这般生机和活力来自哪里?这得益于黑龙江建成农村金融服务平台,探索出的“农业大数据+金融”支农模式。目前,该模式累计贷款超600亿元,服务农业经营主体超40万户。
政银联动,打通金融支农新渠道
针对农民融资难、融资贵、风险高,同时金融机构农村土地抵押贷款面临的土地权属情况核实难、抵押登记难、不良资产处置难等问题,2018年以来,黑龙江省在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服务创新试点项目支持下,联合哈工大和建设银行等9家银行,建成“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平台”,探索出“农业大数据+金融”支農模式。在平台创建和金融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构建起了政府部门及时提供农业数据,建设银行共享农业数据开发金融产品的联动机制,这为平台可持续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政府部门提供的农业数据来自哪里?如何进行有效管理?2017年,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下,黑龙江省在全国率先成立农业大数据管理中心,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家团队,打造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数据、农业补贴数据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涉农信息的统一管理,并随之建立了一套农业数据汇集整合、脱敏脱密、共享运用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
平台已搭建,如何实现可持续运营?大数据管理中心在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加挂牌子,由省农业农村厅直接管理。在具体的运行中,由省农业农村厅牵头抓总,大数据中心负责数据集中和储存管理,农投集团、哈工大组建服务公司负责具体运营,金融机构出资支持平台硬件建设,保证了平台的顺畅有序运行。
大数据中心管理的数据产生于政务场景,是真实的实时数据。以土地数据为例,黑龙江省以农村土地确权的政策契机,开发全省土地流转抵押系统,农民需携带土地证、流转合同等证明材料到经管站将土地信息录入系统,土地权属发生变更时也需到经管站进行及时更新。再如,每年县级农业部门在发放农业补贴时,会对种植面积、品种等进行核实和更新,确保了农业补贴数据的真实性。这些真实的数据,解决了贷款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金融机构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作为银行机构开发金融产品和设计风控模型的主要依据。
建设银行作为最早参与的金融机构,主动提供金融支农服务创新试点后续资金,助力“农业大数据+金融”模式走向深入,取得实效。建设银行先后投资2000多万支持农业金融服务平台硬件建设和信贷产品开发,平台上线当年就推出了“土地抵押贷款”“农户信用贷款”等5款普惠金融产品,并在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组织下,赴各县召开了1000多次现场推介会,2020年疫情期间开通线上视频培训,培训覆盖10多万农民,让更多农民了解使用平台服务。
搭建平台,政府与金融机构数据互联互通
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及时精准共享数据关乎信贷产品设计、用户信息核实、贷款发放效率等,是“农业大数据+金融”模式能否有效运行的重要一环。2018年,黑龙江省依托大数据平台,建设了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了数据在政府与金融机构间标准化、系统性地互联互通。
在信贷产品设计中,以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为例,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计划财务部门提出贷款需求;农村金融服务平台据此协调建设银行,参考大数据平台中农业数据情况,共同形成需要由农业农村部门提供的土地相关数据指标集合;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根据数据需求协调相关管理系统准备相关数据;银行机构根据数据指标集合,开发信贷产品。
在数据共享上,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业务处室根据农业数据指标集合要求,将管理系统中的农业数据,汇总到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建设银行通过专线与金融平台连接,根据农户贷款申请,发出数据申请指令;金融服务平台收到指令后,经过比对和校验,输出数据。
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系统提供的土地权属数据、土地经营权流转登记系统的土地流转数据和在线抵押数据、省财政厅地力补贴平台的农业补贴数据等均已通过金融服务平台汇集共享。
创新产品,提供农业农村全场景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2019年,‘农业大数据+金融在讷河市开始试点的第一年,公司就申请了以土地经营权作抵押的‘地押云贷,贷款手续简便、放款很快,非常便捷,3000万的贷款,年息仅6%。”黑龙江讷谟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潘艳辉介绍说,“过去我说我承包了多少地,没有人相信,而现在在大数据平台一输入我公司的名称,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我的土地信息。大数据平台真正给我们带来了实惠。”
“地押云贷”是建设银行机构运用大数据,创新推出的一款金融产品。农民在线提交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申请后,建设银行将农户信贷需求传给黑龙江省农业金融服务平台,申请土地确权、土地流转等农业数据,并运用所获数据,多维度为农民画像,在线精准授信。而后,农民即可获得可“随借随还”“按日计息”信贷资金。因具备交易费用低、便捷性强、操作流程简便等特点,该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农民的热捧。
数据与金融一经结合,将产生无限可能。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建行和农投集团合力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向农业生产上下游供应链延伸,陆续新开发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平台、投入品监管溯源服务平台、农产品精准营销服务平台和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平台,联通农业生产资料购置、农机共享、种植规划、农业保险、农业期货、粮食收储、农产品销售等诸多环节,适配金融服务场景和金融产品,提升农业大数据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银行根据农村金融大数据,结合最新的农业发展形势,开发设计金融产品,形成了资金链闭环,促进资金低风险、良性循环,实现了金融与农业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一体推进。
近年来,一些地区的农户将自家土地生产中的一个环节或多个环节的生产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托管。黑龙江省建设银行顺势创新推出“托管贷”,2020年在兰西县试点投放,今年3月正式上线。
以前,银行不掌握农民托管的具体信息,无法发放贷款;现在,依托大数据平台,农户在线上发出贷款申请后,系統会自动审核农户的土地托管面积、地块位置、签订的托管协议等信息,进行线上放款,满足了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
“只要农民名下有土地,就能在申请贷款,月利息仅3厘75,相对于市场上6?7厘的月利息,真是非常低。”瑞丰合作社理事长杜亚东介绍说,“托管账户里的资金都是定向支取,农户交给合作社的托管费不能随意使用。比如,购买种子的资金只能划到种子公司、购买农资的资金只能划转给化肥公司,这样就保证了贷款用途,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资金的安全性。”
如今,随着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10家接入大数据平台,18款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逐渐得以开发,实现了大数据金融产品对各类经营主体和全产业链条的全覆盖。
针对不同客群开发产品,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出地押云贷、农信云贷,面向农民推出地押快贷和信用快贷,面向垦区农户推出垦区快贷等产品,提高信贷的针对性;
针对农村急需创新产品,急农民之所急,首创推出“农机过桥贷”“蔬菜大棚信用贷”等产品,使农户在政策资金还没到位的空档期也能得到信贷支持,在高值高效产业发展上得到有力的信贷支持;
针对农村经营拓展产品。围绕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推出“粮易融”,围绕农资经销批发采购推出“农采云贷”,围绕保障农民稳收增收推出“惠农宝”……
“经过2018—2019,2019—2020,2020—2021,这三个放款周期,目前贷款逾期率在合理范围,下一步,将加大措施,推动形成更多的放款额度。”黑龙江省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