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21-09-28方茜翁亚琴
方茜 翁亚琴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双加镇“十里渔湾”。泸州市龙马潭区发展改革局供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发展历经70个春秋。从“一穷二白”、人均收入不足百元到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22辆,从1978年的7.7亿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脱贫,乡村不仅变得富有,也变得美丽,越来越像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历史印证过去,鉴照未来。乡村发展之路正是新中国成长的剪影,回望昨天、守望今天、展望明天,方能觅得中国乡村发展的正解。
回望:乡村在改革中实现蜕变
回望昨天,乡村剧变源于改革。20世纪50年代的改革,转变了人地关系,实现了个体劳动向集体劳动、共同生产形式的转变。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加速了农业市场化进程。21世纪以来,免除农业税,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投入,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发展的环境,为农村发展夯实了基础。一边是劳动力、劳动资料和科学技术改善带动生产力提升,一边是生产关系调适激发出强大的劳动积极性,两相适应、协同并进,农村经济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重大改革带动乡村升级。改革开放前,农村的重要改革是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改变土地所有权,唤醒农民的主体意识。农业合作化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土地和农民的关系,使土地与农民的所有权关系从个体向集体转变。改革开放后,农村的重要改革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放开农产品市场、免除农业税、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在改革过程中,发展出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村民自治组织,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安排。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乡村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一时期,农村开始重视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机制建设,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乡村振兴时期,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国家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政策,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发力。
——一号文件引领乡村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出台了涉农“一号文件”20多个。20世纪80年代出台的“一号文件”主要内容有: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实行政社分设;鼓励社队企业发展;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农村集镇务工经商;取消统购派购制度;将农业实物税改为现金税;鼓励发展个体经济。这些政策激活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劳动生產率得到显著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4-2020年出台的“一号文件”围绕五个点展开:一是推进减负增收,取消农业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二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现代农业的物质支撑、科技支撑和服务支撑。三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农村民生领域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五是打响脱贫攻坚战,在实现“两不愁”基础上攻克“三保障”、饮水安全等问题,有效遏制农村贫困。
改革带动资源向“三农”倾斜,带动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改善,让农村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得以较快提升,弱化了城乡二元结构,为城乡融合发展夯实了基础。
守望:乡村在转型中焕发活力
守望今天,乡村的经济规模和消费水平迈上新台阶。一边是农业经济总量提升、第一产业占比下降,一边是农村消费能力快速提升且结构明显改善。农村经济增长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乡村文化也在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的改变中回归自然与人文之美。
——劳动方式与生活形态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的兼业特征愈发明显。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有农民工2.88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3亿人,跨省流动和省内流动占比分别为44%和56%。普遍的兼业促进了乡村“半工半耕”结构形成,催生了中农农业。中农农业多是自雇加雇工,经营模式与传统农业不同,不再为了生计,而是适应市场,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成为中国农业变迁的重要走向。农村居民的生活不再是靠天靠地,民生改善成为乡村发展的稳定器。在经历“老农保”“新农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阶段后,农村居民有了养老保障。2016年国家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整合,形成了覆盖13亿城乡居民的全民医保体系。从少数地区试点到全国范围推广,农村的最低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产村相融、稻谷飘香的四川省岳池县临溪镇美丽乡村。邱海鹰 摄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彝家新寨幸福生活。西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文化观念与文化载体显著升级。乡村文化观念的转变体现在贫富观念、守土观念和教育观念等方面。推进联产承包责任制,扭转了农村普遍存在的平均主义思想和吃大锅饭传统。工业化、城市化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人们离开世世代代耕种的土地,寻求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精神满足,乡土难离的观念得以转变。受教育程度高、劳动技能高的农民工在发展农村经济时有更大的能量,在外出务工时能更好就业,获得更高收益。读书无用的思想逐渐改变。文化载体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农家书屋58.7万个,向广大农村配送图书超过11亿册。与文化传播相关的通信设施不断改善。2010年我国行政村已全部实现“村村通电话”,目前已向村村通4G、村村通光纤发展。随着数字乡村战略的深入实施,手机已成为农民的新农具。截至2018年底,农村网民规模达2.22亿,互联网普及率38.4%。
展望:乡村在精进中锻造未来
展望明天,乡村的发展呈现农业现代化、农民非农化和城乡融合化三大趋势。明日乡村与城市一样,是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美好家园,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阵地,是中华民族砥砺奋进、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场景。
——农业现代化进程走深走实。农业高质量发展必定围绕现代化这条主线展开,关注点从技术进步、基础设施改善,向运营高效、形态变革转型。作为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农业现代化也必然伴随工业化和信息化,促进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未来的农村,将在与城市的互动中实现动态平衡。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和技术运用,必然促进农产品、涉农产品或服务在生产、销售、运输诸多领域的创新,农业也必然在“互联网”“5G时代”的赋能下实现高附加值。
——农村居民非农化程度提升。非农化是指就业从农业转向非农业,生活从乡村到城市(镇),身份从农民变为市民。农民非农化意味着农村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变化,取而代之的是适应现代农业、现代农村的新身份和新模式。必须注意,非农化对农村长期发展可能带来负面影响,这也是促进优势资源由城向乡转移的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的原因。
——融合發展重塑城乡关系。城乡分化的本质是分工不同。工业、服务业需要集中化生产,与城镇气质更为贴近。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开始具有工业、服务业生产的特征,如规模化、技术化。因此,城乡融合首先体现为城市与农村生产方式的融合,农业与工业、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其次,空间上体现为城市与农村的边界不再清晰。再次,社会层面体现为城乡居民身份意识淡化,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的包容性增强。城乡社会均呈现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从关系型社会向契约型社会转变的发展趋势。乡村社会的变化为城乡融合提供了基础条件。
未来,伴随着城乡人口、产品、市场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交融,农村与城市的边界越发模糊,个体认同与城乡身份属性将完全脱钩。城市是人口的主要居住地,工业和服务业的集聚地。农村分担着农产品生产、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一部分旅游、休闲和度假的社会功能。农村与城市将在融合中实现携手并进、共同发展。
(本文为《村干部必读》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