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抗击日寇 誓死捍卫兵工
2021-09-28杨虎林刘刚
杨虎林 刘刚
出生于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时值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反动军阀混战割据,社会极度动荡混乱,革命思潮风起云涌的时期;从小耳闻目睹人民群众受“三座大山”压迫剥削的现实,受先进思想启蒙立志抗争解救劳苦大众,长大后当教书先生一年,从1926年考入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学习造枪炮开启传奇人生;日本鬼子入侵后,毅然参加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太岳军区决死队修械所,1941年秋季日本鬼子扫荡太岳军区期间,因保卫兵工厂被日军抓获遭受严刑拷问,经历百死一生后机智逃脱,仍初心不改建设红色兵工;解放后先后担任国营第304厂、884厂、104厂厂长(副厂长),1980年离休后仍身离心不离关心晋东兵工事业,为新中国国防装备建设做出杰出贡献,他就是晋东化工厂(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特能集团山西北方晋东化工有限公司前身)已故老厂长陈华洞同志。
抗战烽火砺初心
陈华洞于1911年6月出生在山西文水县明阳村的一个贫农家庭。自幼看到地主家庭赌博抽大烟的腐化堕落生活,而雇佣的长工常年辛劳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深感封建社会的不公。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中国社会发生了反动军阀混战割据,革命思潮风起云涌,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国民政府北伐等巨大变革。期间,陈华洞从不同渠道阅读了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受到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新革命思想的启蒙。高小毕业后,他在村里教书,一次偶然机会得到了一本泛黄的《共产党宣言》。他如获至宝,一有空暇就偷着学习,并利用教员身份传播先进思想。后经同乡人指引,他于1926年考入太原兵工厂当学徒工,学习修造枪炮技术,一干就是11年。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军全面侵华。惨无人道、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激起了陈华洞对日本鬼子的满腔仇恨和对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的强烈不满,萌发了跟随共产党、八路军抗日的“初心”。1938年2月,他毅然来到太岳军区沁源县决死一纵队要求参军上抗日前线。当纵队领导得知他有修造枪炮的技术时非常高兴,便安排他到供给部修械所当领工,带领修械所的同志们维修枪炮。从此,便开启了陈华洞同志抗击日寇、建设兵工的红色历程。
誓死保卫兵工厂
陈华洞维修枪炮技术高超,他带领修械所的战友们一改过去只能配换枪支零部件和生产红缨枪、大砍刀等简单的武器的窘境,不仅能高质量、高效率完成自制零部件、修理枪炮的任务,还逐步学会制作黑火药、复装子弹、手榴弹、土雷等技术,这些土法武器弹药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了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令鬼子心惊胆战。日本鬼子明显感觉到了“土八路”火力配置的变化,以为太岳军区建起了兵工厂。1941年冬天,日本鬼子集结了平遥、介休等地兵力,疯狂地向太岳军区扫荡,重点是打击摧毁八路军的兵工厂、修械所。在鬼子扫荡一开始陈华洞他们就接到了供给部领导的电示,要求迅速埋藏好机器设备及枪支弹药,立即分散转移。他们很快完成了埋藏任务,便开始转移。刚走了十五六里路就被鬼子发现并包围。赤手空拳的陈华洞等6名同志被俘,敌人随即对他们进行仔细搜查。当看到陈华洞穿着八路军军装,身上带着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和修械所伙食账目单据时,以为他是个“大官”,就对他威逼拷打,逼问兵工厂在什么地方?枪炮、设备藏在哪里?此时的陈华洞早已把生死置于度外,满怀坚强的革命意志,始终用“我不知道”来回答。鬼子见问不出什么,就暴跳如雷、气急败坏地用刺刀刺他,还放狼狗咬他。瞬间陈华洞的衣服被撕得粉碎,遍体鳞伤鲜血淋漓,双腿还被咬掉了几片肉。鬼子见问不出什么,便把陈华洞等几位被俘同志的手拴在一起押着赶路。后他因伤口感染,犯伤寒病被收押到临汾收容所,给敌人抬石头做苦工。一天他趁鬼子防备松懈,寻机跑了出來回到供给部,组织上决定安排他到沁源县石沙垣修械所继续修理枪炮。
1942年10月,日本鬼子再次侵占沁源县城。因石沙垣离沁源县城仅15华里易被敌人发现,供给部指示陈华洞他们把修械所迁移到青阳湾,而黑药组、组装组、修枪组、翻砂组分别搬在青阳湾附近的村庄。陈华洞被分配在修枪组,地点在常峪沟村。他们除了每天修枪以外,还试制雷汞、改进地雷。当时的兵工生产地址不定,规模不大,条件异常艰苦,没有机器设备,用的是一些刀铲盆罐、锤头锉刀之类的简陋工具,工房也是借用民房或露天搭棚。有时出了生产事故,但为了供应前方急需的弹药,处理事故后继续生产。他们没有工资收入,一边生产弹药,一边上前线打鬼子,还要和农民们一起开垦荒地、种菜种粮。
1942年11月的一天,驻扎在交口县的敌人突然深夜袭击包围了在琵琶峪村的黑药组。那天正好村里住着几位八路军战士。八路军战士机智勇敢,闻声后立即抢占了一个山头,随后纷纷叫喊“一连上那个山头!”“二连在这个山头!”“等敌人靠近再打!”……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和枪声弄得敌人晕头转向,弄不清我军到底有多少人,鬼子、汉奸顿时乱成一团。趁敌慌乱,陈华洞和黑药组的兵工战士拉着牲口驮着黑药袋,边射击边冲出了敌人包围圈。此后为了保住兵工生产,陈华洞他们就把不常用的工具和枪支挖洞埋起来,只留下如手钳、锉刀之类的常用轻便工具。为了防止敌人夜袭,他们就在离村不远的深山密林处驻扎,白天回村抢修武器、制造黑药、装配弹药,夜间把生产工具带上山来,这样坚持了半年之久。期间陈华洞因研制的地雷爆破力强、杀伤半径大,深受战士好评,受到上级表彰,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陈华洞和他的兵工战友们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誓死捍卫兵工厂,努力生产武器弹药,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1942年12月,太岳军区供给部成立总工会。由于陈华洞兵工技术高超,贡献突出,且自学了很多有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书籍,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还当过教员,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上安排他到太岳军区供给部总工会担任主席,同时被选为太岳行政公署参议员。尽管调离了修械所,但心里却老是想着修枪,惦记着兵工战友们,忘不了那份在战斗岁月里一起出生入死、休戚与共的革命情谊。只要一有机会就返回兵工厂,和大家一起抢修枪炮,谈心叙话,了解情况,并长期保持着密切联系,相互激励着建设红色兵工,打击侵略者,建设新中国。
一腔热血献国防
老人已经离开我们多年,只留下一份厚重的档案和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老兵工精神。翻开一页页泛黄的履历自传,一行行文字真实地记载着陈华洞抗击日寇的传奇故事;打开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幕幕镜头无声地诉说着老党员建设兵工的不凡历程:1938年2月~1942年12月,到太岳军区决死队修械所担任领工,成功研制地雷受到嘉奖;1942年12月~1945年10月担任供给部总工会主席;1945年10月~1947年12月担任晋城供给部炸弹所所长,被太岳军区授予特等功;1947年12月~1948年12月担任阳城军区供给部军械科科长;1948年12月~1949年8月担任長治第一兵工厂人事科科长;1949年8月~1951年2月担任国营第342厂五分厂厂长兼总支书记;1951年2月~1952年10月担任长治六工程处政治处主任;1952年10月~1955年5月担任国营第304厂厂长;1955年5月~1959年3月担任国营第884厂副厂长;1959年3月~1980年1月担任国营第104厂(即晋东化工厂)厂长。从沁源到晋城,从阳城到长治,从太原到阳泉,陈华洞的战斗足迹遍布三晋大地。
陈华洞担任晋东化工厂厂长后,正值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有计划的发展时期,国防建设也被纳入建设规划。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陈华洞和班子成员一起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对生产线进行全面调整重建,企业由生产单一的手榴弹,开始向以黑火药为主的多种火工品方向发展,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国家重点发展的军工企业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晋东公司按照党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在调整中整顿,在改革中探索,由单纯生产型开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的企业管理手段,先后学原苏联、鞍钢、邯钢、嘉陵的管理经验;数次制订涉及工艺管理、原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设备管理、计量器具管理、能源管理、财务、人事劳资等制度;落实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开展内部经济改革,推行经济责任制,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制等,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980年2月,陈华洞同志离休后依然受聘担任晋东公司顾问,为晋东兵工事业改革发展出谋划策,释放红光余热,操心奋斗不止,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陈华洞同志一生热爱并致力于红色兵工建设,把满腔心血播撒在我党我军的国防装备事业上,为晋东兵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其严于律己、胸怀坦荡、一心为公、平易近人、心系职工的优秀品格和德高望重感人事迹在晋东员工中广泛传。
(作者单位:杨虎林,晋东公司;刘刚,江兴民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