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上泪点进针的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膨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9-28张丽费文轩

系统医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泪管泪点进针

张丽,费文轩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眼耳鼻喉科,山东聊城 252000

新生儿泪囊膨出症属于一种先天性的疾病,因鼻泪管的远端和近端同时堵塞,使得泪囊继发性扩张引起,它为先天性的泪道阻塞性疾病。 对于新生儿泪囊膨出症来说,内眦部位出现青紫色的肿物是该病的典型症状,甚者会向鼻腔延续,使得囊性肿物形成,部分患儿会出现窒息、呼吸困难、哺乳困难等相关情况[1-2]。如果新生儿泪囊膨出症患儿存在较轻微的症状表现,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其临床症状会逐渐消失,然而大部分患儿会有感染、呼吸窘迫等并发症出现,应当及时地对患儿实施手术治疗[3-4]。 现阶段,临床对新生儿泪囊膨出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为泪道探通术,传统泪道探通术的进针部位在下泪点,然而容易出现诸多的并发症,例如假道形成、泪道继发性粘连、泪小管撕裂等,严重影响患儿疾病的恢复,因此阻碍了该治疗手段在临床中的应用[5-7]。 该文主要选取于2018 年1月—2020 年2 月该院收治的100 例新生儿泪囊膨出症患儿,探究新生儿泪囊膨出症患者运用自上泪点进针的泪道探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 例新生儿泪囊膨出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 观察组男26 例、女 24 例,平均日龄(9.15±2.02)d。 对照组男 23 例、女27 例,平均日龄(8.96±1.95)d。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通过鼻内镜检查发现有囊性肿物,有感染情况合并发生时,眶周软组织和内眦区的密度增高、肿胀、模糊;②通过泪道造影发现清晰的病变边界,内部有均匀水样的密度呈现出来;③出生早期新生儿的泪囊区出现青紫色,大部分患儿有流泪、结膜囊内分泌物伴随发生;④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血管瘤、脑脊膜膨出、眶周蜂窝织炎、急性泪囊炎合并发生者。

1.3 方法

自上泪点进针的泪道探通术治疗观察组患儿,手术前30 min 需要严格禁食禁水, 对患儿进行表面麻醉。协助患儿采取合适体位,一般仰卧于手术台上,助手对患儿的头部进行固定,翻转患儿的上眼睑,将上泪点充分暴露出来。 通过泪点扩张器扩张泪点,通过6 号冲洗式泪道探针向上泪点2 mm 的位置垂直插入,将眼睑皮肤向外侧拉,使小泪小管的光滑通道形成,向水平方向转入,沿着泪小管推向内眦方向,长度大约为6 mm,注意缓慢进针,如果接触到鼻骨骨壁,需要后退探针大约1~2 mm, 以探针头为支点, 进行90°的旋转,垂直向下至鼻泪管中,与5 mL 的注射器连接,反复抽吸泪囊内黏液,持续进针探通泪道。探针顶端到鼻泪管远端闭锁的部位存在较大的阻力,有落空感出现后需要停止进针,冲洗泪道,如果在冲洗过程中没有阻力,同时患儿出现吞咽动作时,从鼻腔中流出冲洗液,则表明成功探通,需要留置探针30 min,拔出探针,一边退针一边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国药准字H20083012)注入。

自下泪点进针的泪道探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半小时需要严格禁食禁水, 对患儿进行表面麻醉,对下泪点充分暴露,对下泪点进行扩张,使用探针向下泪点中垂直插入,插入深度为2 mm,对眼睑的皮肤向外拉,使小泪小管的光滑通道形成,向水平方向转入,沿着泪小管推向内眦方向,长度大约为6 mm,注意缓慢进针,如果接触到鼻骨骨壁,需要后退探针大约1~2 mm,以探针头为支点,进行90°的旋转,垂直向下至鼻泪管中,与5 mL 的注射器连接,反复抽吸泪囊内黏液,持续进针探通泪道。 探针顶端到鼻泪管远端闭锁的部位存在较大的阻力,有落空感出现后需要停止进针,冲洗泪道,如果在冲洗过程中没有阻力,同时患儿出现吞咽动作时, 从鼻腔中流出冲洗液,则表明成功探通,需要留置探针30 min,拔出探针,一边退针一边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注入。

手术结束后前3 d 需要实施泪道冲洗,1 次/d,并给予患儿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治疗,6 次/d。

1.4 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疾病复发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情况,主要症状有结膜囊分泌物、泪溢、红肿,每项症状的总分为3 分,分数越低临床症状越轻。

1.5 评价标准

消除眼部异常分泌物和泪囊区肿块,泪道冲洗恢复通畅状态时为显效; 明显改善相关症状和体征,泪道冲洗基本恢复通畅状态时为有效;没有改善症状和体征时为无效[8-9]。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使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和疾病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和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疾病复发率对比

2.3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观察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分]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结膜囊分泌物治疗前 治疗后泪溢治疗前 治疗后2.65±0.15 2.64±0.21 0.274 0.785 0.55±0.04 1.71±0.16 49.735<0.001 2.57±0.19 2.55±0.29 0.408 0.684 0.41±0.03 1.62±0.21 40.333<0.001红肿治疗前 治疗后2.70±0.23 2.71±0.16 0.252 0.801 0.50±0.05 1.60±0.17 43.895<0.001

3 讨论

新生儿泪囊膨出症在临床中存在较低的发病率,鼻根部囊肿是该病的典型症状,鼻侧内眦韧带下方是主要的发病部位,疾病早期发热、局部红肿等全身症状不明显,血常规检查指标正常。 因囊肿会挤压皮肤血管,导致囊肿表面皮肤的颜色呈现为青紫色,临床主要通过彩超检查将脑脊膜膨出、血管瘤等相关疾病排除[10-11]。

对于单纯泪囊膨出症, 如果没有出现继发感染,患儿具有良好的全身状况,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时,不需要对患儿进行抗炎治疗,通过按摩囊肿局部就可以消除肿块[12-13]。 按压泪囊会导致鼻泪管远端的Hasner瓣膜出现破裂情况, 挤压泪囊内的分泌物至鼻腔,或将分泌物排至眼内,消除囊肿。 如果患儿通过局部按摩没有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则需要通过泪道探通术将泪道的阻塞解除。 或在鼻内窥镜的作用下,自鼻道实施泪囊鼻腔破膜术[14-15]。 针对新生儿泪囊膨出症患儿来说,若通过按摩泪囊区无效,那么较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例如眼睑蜂窝织炎、急性泪囊炎等,或出现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需要对患儿实施抗生素治疗,避免眼眶或眼睑蜂窝织炎引起重度败血症。为了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早期对患儿实施泪道探通术治疗,从而将泪道的阻塞解除,避免出现严重的感染性并发症[16-17]。

在泪道探通术治疗过程中,使用6 号冲洗式泪道探针自上泪点进针,能够将鼻泪管上下两端的膜性阻塞破除,将鼻泪管腔和泪囊内的压力作用解除,使泪道保持通畅状态,从而消除泪囊膨出症。 鼻泪管和上泪点连线间存在较大的夹角,不容易出现假道;自上泪小点部位进针,能够防止自下泪点进针导致的下泪点撕裂情况发生,对下泪点排出泪液的功能和其虹吸功能产生保护作用。鼻泪管和下泪点连线间存在较小的夹角,较易引起假道和下泪点撕裂,使泪道探通的治愈率明显降低。行泪道探通术治疗过程中自上泪点进针, 不仅可以促进泪道探通的治愈率有效提高,还能够实现对泪道排出系统完整的功能和完整的解剖结构的保护。

该文通过探究新生儿泪囊膨出症患者运用自上泪点进针的泪道探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78.00%)(P<0.05),该研究结果和凌博等[17]研究的观察组治愈率100.00%(37/37), 高于对照组的83.78%(31/37)(P<0.05)的结果一致;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和疾病复发率(10.00%)均较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结膜囊分泌物(0.55±0.04)分、泪溢(0.41±0.03)分、红肿(0.50±0.05)分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新生儿泪囊膨出症患者运用自上泪点进针的泪道探通术治疗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疾病复发率,同时可以促进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有利于疾病恢复。

猜你喜欢

泪管泪点进针
胎儿鼻泪管囊肿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研究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是怎么回事?
泪点低,是抑郁症吗
泪点低, 是抑郁症吗?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高低泪点
别把宝宝鼻泪管阻塞当成上火
养老穴治疗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