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释放焦虑的四个方法
2021-09-28李梦瑶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医师
文·李梦瑶(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医师)
“焦虑”是最近出场率颇高的词语,在现在“内卷”的大环境下,焦虑似乎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标配。焦虑很多时候是由明确的压力诱发的,比如考试前一晚紧张、睡不着觉。如果这种焦虑会随着压力的消失而结束,不会持续引发明显的身体不适情况,我们不用过于担心,不妨试着接纳这份心情,学会与焦虑和平共处。
在感到焦虑时,来自亲近的人的理解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朋友之间相互的调侃、打气,可能会让学生的心情有很大的好转。此时,一些家长要注意,不要总对孩子说“这有什么可紧张的,你想多了,放宽心”之类的话,这会使孩子很难再继续分享自己的心情,就更别说要处理和消化这份焦虑了。家长们可以换种说法,比如“如果我是你,这个时候我也会担心,我很理解你……”,也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类似的经历,再和孩子讨论一下该如何应对,鼓励孩子去尝试新方法。当孩子处在这样一个充满接纳的家庭氛围中,与焦虑和平共处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其次,家长可以和青少年一起做一些缓解焦虑的活动。如运动、唱歌、画画等能促进情绪发泄的活动,美食、温泉、按摩等自我照顾类的活动,养宠物、种植花草等治愈系爱好的活动;还可以通过冥想、瑜伽梳理思路,通过看视频、听音乐获取愉悦感。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因为这些放松的活动会破坏学习安排,但不要忘记“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谚语。对情绪调节能力还不够成熟的青少年而言,适度的放松活动能加快恢复孩子的学习状态。
最后,焦虑主要针对的是尚未发生的事件。只要我们成功地开始做这件事情了,焦虑的影响力就会迅速减小。因此,我们可以先设置一个克服焦虑的“小目标”,撑过最困难的开始阶段。帮助青少年应对因学业、人际交往等原因产生的焦虑时,也可以用同样的原理,从设置“小目标”做起,努力尝试,减少焦虑的影响力。
当然,如果青少年的焦虑程度过高、时间过长,尝试用上述方法调整后仍然无法缓解焦虑,甚至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时,“与焦虑和平共处”的原则就不适用了。这时需要去医院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心理辅导、生活调整和药物治疗等很多方法都能帮助我们控制过度严重的焦虑,恢复与焦虑和平相处的和谐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