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
2021-09-27汤丽君
汤丽君
摘要:目的:主要分析了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 。方法:将在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患者(70例),其中有35例患者存在外走行为,设为试验组,剩余的35例患者均不存在外走行为设为参照组,之后分析患者外走原因,并提出相关的临床护理对策。 结果: 通过调查可知,试验组中有10例外走成功的患者,占比28.57%,其中有女患者6例,男患者4例;外走失败的患者有25例,占比71.43%,其中有女患者13例,男患者12例。基于此,可知患者外走和性别无关。组间比较,试验组各项因素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P<0.05)。同时试验组中患者外走行为因素有医护人员接触不当、病房环境、心理状态、家属接触不当、强制手段以及既往外走史。结论: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出现外走行为是比较严重的症状,具有较大的潜在性危害,同时也是影响护患关系的重要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充分降低患者外走概率,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外走原因;临床护理;对策
精神科是医院中比较特殊的科室,同时在该科室进行治疗的患者多数都欠缺认知障碍,因患者的自制力比较差,所以突发不良事件的概率比较高,外走就是常见的不良事件[1]。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逃离了医院,如果发生意外,可能或出现伤亡现象,除了对患者自身病情治疗有重要影响之外,也为社会和家庭造成了负担,所以分析精神病患者外走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临床护理对策十分重要[2]。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时间选定为2019年6月-2021年1月,并选择该时间段内到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患者(70例),其中试验组35例患者中,有男患者19例,女患者有16例,年龄在20-56岁,均值为(27.03±2.46)岁;参照组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17例,以上指标对比分析可知,其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分析。
1.2 方法
根据我院自制的临床资料调查表和单因素筛查表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评估,同时根据BPRS量表,对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分析,该量表采取七级评分法,分数指标为:1分为精神症状,2分为可疑症状,3分为轻度症状,4分为中度症状,5分较重症状,6分为重度症状,7分为极重症状[3]。
1.3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30.0软件处理数据,其中,计量资料以( )表示,并根据t值验证,数据存在差异性则表示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外走原因
通过调查可知,试验组中共有10例外走成功的患者,占比28.57%,其中包括女患者6例,男患者4例;外走失败的患者共有25例,占比71.43%,其中含有女患者13例,男患者12例。基于此,可知患者外走行为和性别无关。同时试验组中患者外走行为因素主要包括医护人员接触不当、病房环境、心理状态、家属接触不当、强制手段以及既往外走史。
2.2 BPRS评分对比,见表1
组间比较,试验组各项因素均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可知,试验组患者猜忌、敌对性、不合作以及幻觉妄想等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且根据调查可知试验组中患者外走行为因素有医护人员接触不当、病房环境、心理状态、家属接触不当、强制手段以及既往外走史。可根据这些原因来制定护理措施:(1)评估患者精神状态:在患者入院时,就要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全面地去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相应的防范计划。(2)强化医患之间的沟通:要尽快地转变患者的旧观念。对患者的不正常行为予以理解,在于患者进行交流时,以患者的中心,要举止温和友善,能够成功建立好优质的信任关系;(3)掌握接触技巧:医护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要以耐心的口吻进行交流,对于躁动兴奋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其药物镇静。(4)病房环境护理:定期做好患者病房的清洁消毒工作,建议在病房内放置一些娱乐杂志,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从而避免发生外走行为事件。
综上所述,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出现外走行为是比较严重的症状之一,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同时也是影响护患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措施,可更好的降低患者外走概率,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建科,苗娟. 心理护理对长期住院康复期精神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心理活动及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0):2880-2881.
[2]高梓仁,李小平,曾伟成等. 人文关怀活动干预方式在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0):221-224.
[3]孙旭,王会,曹雪. 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行为的危險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5(27):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