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汛抗疫中,怎样做好安全教育
2021-09-27
导读:
今年暑期,我省部分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洪灾,同时又发生了疫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针对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复杂形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又印发了《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要求学校因地制宜,一校一案,实事求是地做好开学安排。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发出通知,要求在防汛救灾中深化“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了《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则》,进一步指导全省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灾后重建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成为学校的重要课题。本期《校长圆桌会》邀请5位校长结合当前防汛抗疫实际,就“在防汛抗疫中,怎样做好安全教育”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分享体会,敬请关注。
本期嘉宾:
焦 憬 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校长
郭雪红 登封市商埠街小学校长
周长军 鹤壁市淇滨区福源中学校长
朱刚伟 周口市文昌小学校长
郜运安 辉县市孟庄镇中心学校校长
主持人: 孙 俭(本刊编辑)
主持人:灾后重建正在进行,疫情防控还不能松懈,教学也不能停顿。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需要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请各位校长谈谈在今年的特殊形势下,学校应该着重抓哪几个方面的安全教育。
焦憬:针对汛情、疫情,我们着重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健康安全教育、应急演练教育、信息安全教育。
一是实施“我是自己的小主人”课程,让学生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和体育锻炼,筑起健康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二是开设“紧急避险演练”课程,全方位、多途径提升师生应对突发险情的能力。三是开设“火眼金睛辨真伪”课程,让学生学会筛选和辨析信息,不信谣、不传谣,通过正当渠道了解相关信息,相信、听从党和政府的安排,团结一心应对灾情、疫情。
郭雪红:安全常识人人都懂,但能把人人皆知的常识做实做细、落实到位就是“品质”。
生命健康教育是第一位的,我们结合今年夏季强降雨较多的情况,做到早部署、早防范,切实做好汛期安全工作。学校开展防汛知识主题教育,同时引导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画在手抄报上,学会有效应对汛情、灾情;进行实战演练,巩固应急技能;在升旗仪式上,通过故事情景剧、合唱的方式普及自救知识。学校在微信公众号中开辟“安全课堂”栏目,定期更新安全、应急避险教育的相关知识,通过印发家长信、定期发送温馨提醒、提倡亲子共看安全常识节目等方式,形成安全教育的家校合力,为孩子筑牢安全防护网。
周长军: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是家庭和学校的首要职责。一般来说,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涉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活动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安全应急演练、自我保护教育、生命教育等。面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学校在注重安全教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同时,还要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安全教育内容。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极端天气,我认为学校应着重抓好有关自然灾害、传染病防控方面的安全教育,还有學生的自我保护教育和心理安全教育。
朱刚伟: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灾害的斗争史。特别是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所以,教会孩子认识和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应该成为学校的一门必修课。暑假期间,我省多地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又遇上新冠疫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灾难面前,河南省教育厅提出的“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非常及时,也非常有意义。我们文昌小学积极行动起来,引导孩子直面灾难,把灾难当教材,先后开展了两大主题教育活动:一是生命健康教育,二是自然灾害防控教育。
郜运安:安全工作对一所学校来说,是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义不容辞的守护,是置之度外的担当。面对灾情和疫情,为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我校着重开展了“十全”教育,即疫情防控安全教育、防溺水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心理卫生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极端天气安全教育、家庭生活安全教育、高危违禁地带安全教育。
主持人:结合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实际,请大家介绍一下学校在安全管理和卫生管理中的有效做法。
焦憬:学校通过多种途径筹措防控物资,同时通过改造校园设施,统筹安排隔离室、物资储备室、卫生保健室,确保防疫设备齐全到位。
学校制定了“错时上下学实施方案”“暖娃一日常规”“复学演练方案”等制度,设计好学生入学、放学、上楼、下楼、入厕具体线路,努力做到数据闭环、管理闭环、责任闭环。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美篇、抖音等,宣传疫情防控政策、进行预警提醒、科普防控知识,引导师生开展自我教育,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做好自我防护。
学校结合小学生特点编印了《暖小娃新冠疫情防控手册》,图文并茂地引导学生增强疫情防控能力。线上学习期间,学校编制了《网络学习公约》《钉钉网络学习指导手册》,让学生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郭雪红:学校通过发布《给家长的一封信》,让每个家庭成员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常清洁、用公筷等良好生活习惯。同时,提醒师生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腹泻等不适症状,要立即前往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就诊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
暑期多地发生洪涝灾害,部分受灾群众被安置到临时居住点,这就导致人口过度集中,通过呼吸道、密切接触传播的传染病感染几率大大增加。在此期间,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提醒师生特别注意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开学前,学校对教室内外环境进行了彻底清洁,随后请专业人士进行消杀处理,以保证师生安全。
周长军:疫情防控是学校安全管理和卫生管理中的关键一环。安全卫生工作事关师生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事关校园的和谐、平安、稳定。我们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突出“严、细、实、恒、活、勤、联”七个字。
“严”即严格制度。“细”即细化工作。“实”即落实到位。学校安全管理实行“周排查,月检查,年考核”制度,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恒”即持之以恒。“活”即灵活丰富。我们把安全卫生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通过知识竞赛、卫生评比、安全演练等提高学生的安全卫生意识、自我防范能力和自护自救能力。“勤”即口勤、腿勤、眼勤,就是安全卫生问题要天天讲、时时讲;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带班领导、值班教师、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动向,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联”即加强联系。学校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形成家校合力,同时加强与社区居委会、公安机关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主持人:疫情和灾情的发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都产生了影响,学校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请各位校长谈谈这方面的做法。
焦憬:学校开展网络调研,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教师通过电话访谈、个体交流、网络问卷等形式,调查了解灾情、疫情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掌握学生的真实心理状况。
疫情防控期间,我校还开展了“解码情绪,点亮生活”“疫情之下,如何安心”“语言之力,一个字改变生活”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效缓解了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的心理焦虑。学校还成立了“暖心荟——小沙盘师”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接受全校学生预约,让孩子在安静的游戏氛围里,舒缓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同时,我们开展心理专职教师“一对一”交流,有效疏导学生个性化的心理问题。
朱刚伟:一般情况下,自然灾害发生后,亲历者常常会出现惊恐、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今年我省的洪涝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尤其是周口作为重要泄洪区,很多群众临时转移避险,造成孩子们心理上的紧张和不适。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引进“小百灵”社工服务站组建灾后师生心理疏导专业团队,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线上团队心理咨询和个案心理咨询,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安抚广大师生心灵上的创伤。目前,全校师生心理状态趋于稳定,并逐步恢复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郜运安:疫情灾情下,学生长时间居家就学、深居简出,活动空间受限,容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为此,我校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三种心理倾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针对学生因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变化产生的松懈、懒散心理,由班主任组织“我的学习我做主”励志导学主题班会,同时制定与在校学习一样的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要求学生按时打卡上课、上交作业练习,引导学生学习上自主、自觉,生活上自理、自立。
第二,针对学生因学习困难和升学压力产生的焦虑、烦躁心理,由学校心理老师通过微信平台、热线电话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预防性心理指导和诊断性心理指导。
第三,针对学生因疫情灾情产生的恐慌、畏惧心理,学校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新霞老师通过线上直播平台作“红旗下成长,疫情中坚强”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学会心理养护和调节的方法。
主持人:此次防汛救灾中,我省涌现出很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尤其是青年学子勇担责任、参与志愿服务,令人感动。那么,学校怎样利用这些生动感人的育人素材,开展好“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呢?
焦憬:7月20日郑州出现了特大暴雨,在防汛救灾过程中,涌现了很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鲜活的现实素材,从中汲取成长的能量。
一是绘制英雄图谱,定格感动瞬间。学校以美术课堂教学为契机,以防汛救灾为主题,让学生了解防汛救灾英雄人物,创作英雄人物画作。然后,学校在全校征集优秀作品,集结成“防汛救灾英雄图谱”,让学生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洗涤心灵,升华思想。
二是排演英雄话剧,再现光辉事迹。依托学校“唯吾爱电影學院”社团,学校招募学生演员,结合防汛救灾典型事例,编排话剧,让英雄人物故事激励更多的师生。
三是开展英雄教育,感知榜样力量。学校依托微信公众号、班队会、升旗仪式等途径,开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系列活动,如“寻找身边的英雄”等,让学生在讲述、交流中全方位感知英雄形象。在防汛救灾过程中,学校的很多教师、学生家长都积极参与排涝抢险,学校积极发掘“身边的英雄”事迹,让他们成为学生亲近的学习榜样。
郭雪红:只有正确认识灾难,做好安全和应急演练教育,让孩子们在这场疫情中去提升公民素养,这样才无愧于奋战在抗疫救灾前线的每一位付出者,无愧于这场全民大考验。
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灾难与每个人休戚相关,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要做一个心怀天下、热爱祖国的人。学校要求教师备好“开学第一课”,播放视频《河南人防汛救灾纪实》,让学生讲自己看到或听到的抗灾故事,从而学会关注生活,感悟伟大的抗灾精神。
我们让学生学习灾难中的英雄事迹,做一个敢于担当、乐于利他的人。教师讲述青年学子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启发学生感受、思考:作为青少年应如何面对生活、面对困境,如何承担社会、国家责任。同时,我们让学生通过讲一讲、写一写、画一画、演一演等方式,来表达对志愿者的感激和赞美。
周长军:第一堂课——致敬英雄,爱我家国。这场防汛救灾中,许多人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他们用勇敢无畏诠释着自己的家国情怀。防汛救灾活动中,福源中学先后组织教师300余人次参加了救灾活动,党员先锋队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以此为契机,寻找身边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和师德教育活动,开展了“爱我家国”宣讲活动和“奋斗的我,最美的国”师德宣讲活动,号召广大教职工当先锋、做表率。
第二堂课——认识灾害,学会自护。学校利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及网络平台,开展自然灾害教育,让学生掌握科学防护的方法,学会保护自己。孩子们还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做成手抄报、说明书、漫画等,进一步加深了对自然灾害的认识。
第三堂课——敬畏自然,珍爱生命。教师利用防汛救灾中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敬畏自然、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
郜运安:我校充分利用这些生动鲜活的抗疫救灾事例,在开学前后组织开展以下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让全体学生把灾情期间参加所在村镇、社区的抗疫救灾公益服务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写成社会实践体会文章,开学后由政体处评选出好作品,并择优报送《今日辉县》《新乡日报》发表。
二是组织线上“疫情灾情中我们同向同行”家长会,印发《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与家长一道做好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三是制作“抗洪抢险中的中流砥柱”“致敬青春,救灾有我”等美篇,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大力宣传党员干部、先进教师和优秀青少年学生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中的典型事迹,传递正能量,凝聚精气神。
四是组织新学期特殊升旗仪式。校长通过校园广播发表“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国旗下讲话,大力宣讲抗洪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事迹,号召全体师生“学习先进,致敬楷模”。各班组织“抗洪救灾中的善行义举”分享交流会,让学生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氛围中感受全国人民和父老乡亲勠力同心、同舟共济的磅礴力量。
朱刚伟:灾害无情,人间有爱。我们讲述洪灾中全国人民支援我省受灾地区,积极营救转移遇险被困群众的英雄事迹,对孩子们进行“感恩和守望”主题教育;我们宣扬滞留在郑州高铁站的学生交响乐团,面對灾难从容不迫,演奏希望的乐章的事迹,对孩子们进行“乐观和珍惜”主题教育;我们还利用村民舍小家为大家撤离转移、热心的学生自发拦车提醒路人等典型事迹,对孩子们进行“团结和互助”主题教育;面对疫情和灾情,我们开展了“敬畏和抗争”主题教育。
在这些教育活动中,学生或通过写作、书法、绘画、手抄报等形式致敬抗洪救灾中的英雄,或提出防灾减灾办法、保护生态环境方案等。还有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奔赴受灾群众安置点进行捐助和慰问。学校也及时将这些事迹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号召全校学生向先锋致敬、向先进学习。这些身边鲜活的案例和感人事迹,必将开阔孩子们的胸襟、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使命担当,这才是真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
(责 编 帕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