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特色村庄既有颜值又有内涵
2021-09-27廖静宜林剑湧汪敬淼丘林强
廖静宜 林剑湧 汪敬淼 丘林强
近年来,蕉岭特色的客韵精品村居游线、规划齐整的现代特色新村和规范保护的特色古村落令人瞩目。蕉岭县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强化规划设计引领,明确乡村风貌管控要求,在充分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提升村庄风貌,沿线连片建设美丽乡村,持续提升全县乡村风貌。一个个普通的乡村,正蜕变为“长寿宜居的乐园、美丽宜业的家园、生态宜游的田园”。
强化规划先行
顺应村庄肌理
在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蜿蜒的村道上伫立着一座造型现代的乡村咖啡屋。清新的木元素混搭传统的黄泥墙,配合红色邮筒、甲壳虫造型雕塑等景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自然与文化的碰撞感。
“在慢时光咖啡屋,既可以独自喝着饮品坐拥庭前花开,也可以和三五好友闲看云间日落,过上一番悠闲时光。”九岭村村干部徐建文说,谁能想到休闲咖啡屋几年前还是无人问津的老旧房屋。2017年村里结合长寿村文化建设,盘活闲置的房屋资源,配合十里荷塘、客家情文化廣场等周边节点,打造了自然与文化气息浓郁的咖啡屋。“现在有很多游客趁着周末过来打卡,其中还有不少是从广州、深圳过来的。”
尊重原有村庄的建筑历史脉络,是九岭村规划建设的重要理念之一。作为寿乡画廊精品游线重要节点,九岭村立足区域定位和村庄特色,以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工作为抓手,精心打造露天电影场、客家情文化广场、寿食坊、慢时光咖啡屋等景观节点,形成长约1100米的精品游线项目,为村里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给乡村建设装上“新引擎”。
农村要美丽,规划要先行。“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规划先行意识,让蕉岭的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工作更具系统思维。立足区域定位和村庄特色,蕉岭以专项规划指导村庄整治建设,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按程序组织实施项目建设,避免千村一面。2019年底前,蕉岭全县97个行政村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实现一村一规划。
与九岭村风貌景观各美其美不同的是,长潭镇浒竹村石下片一排排白墙搭配灰色调琉璃瓦的房屋,特别整齐划一。据该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李国雄介绍,石下片农房屋顶风格以前也是杂乱无章的,铁皮瓦的、平顶的、破损严重的都能看到。2018年,村里聘请专业团队进行统一规划,对石下片周边住房进行“平改坡”建设和外立面改造,成功打造“无违章建筑”示范点。“一开始还有村民不愿意改造,看到别人建得好看,改造资金政府也补贴一半后,都主动申请了起来。”
“为了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县里在出台《蕉岭县农村村民建房管理细则》等文件明确乡村风貌管控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以奖代补等配套政策,激活群众建设内生动力,加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步伐。”蕉岭县农业系统党委书记涂政平介绍,去年9月份,长潭镇还出台了依法建房规范风格奖励3000元的政策,鼓励农户按照统一的设计方案建设房屋。
倡导拆改建新
彰显有序特色
走进蕉岭县文福镇鹤湖村岌湖片,一栋栋风格相近的新房拔地而起。该村村委委员丘峰正冒着酷暑逐项检查新村建设进度。“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我们依托村民理事会做工作,拆除了80座老房子约3万平方米。其中1.8万平方米用来新建38栋民居,包括广场、公园、道路等设施,剩下的用于拆旧复垦。”丘峰说,被拆掉的老房子中仅有9人居住,其余房子大多破败不堪。
为有效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蕉岭县倡导各镇村大力发动乡贤和社会的力量,因地制宜推进拆旧建新,切实提升村民幸福感。新铺象岭村象五片拆10多户危房新建客家元素民居21栋,预计今年年底完工。三圳镇铁西村墩下片拆36户老旧房屋新建12栋24套仿古客家民居,预计今年年底前交付使用。
每逢农历二、五、八,蕉岭县新铺镇古街都会变得熙熙攘攘。一排排黄墙灰瓦、古色古香的建筑下,满是四面八方赶来赶圩的群众。为打造古镇特色、提升风貌环境,新铺镇开展了古街改造工程,对古街外立面全面升级改造,修补土瓦屋面,更换古式门窗,街面铺设仿古砖等,建成商贸频繁、人流物流集聚的特色商业街。“古街改造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基本在社区范围内进行。”新铺镇社区居委会书记陈山月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开展三期改造工程,把一、二期风貌提升成果延伸至镇滨水公园,推动形成千年古镇特色旅游长廊。
“过去是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自从县里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后,外面的环境是越变越好,来旅游、吃饭的人比以前翻了倍。”河滨农家乐老板李静书在古街经营11年,对古街风貌提升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融入文化元素
留住客韵乡愁
在文福镇白湖村羊岃自然村镇英乡野公园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对镇英亭进行装修。亭外是新建设的亲水平台,鹅卵石路道和木栈道穿行其间,连接着君坑河两边的慈母桥和严父桥。
作为远近闻名的院士村,羊岃自然村结合村文化特色和底蕴进行乡村建设,不断发掘、提炼村文化特点,扩大名人效应,打造了村口公园、福寿堂、力田草庐、耕读园等一连串传递着耕读传家的客韵人文精髓的乡村景观。与周边统一白墙黛瓦的客家建筑风格民居、曲折别致的乡间小道共同绘就美丽的生态田园画卷。
在耕读园旁边,一座新建的客家民居内隐隐散发着花草的清香,那是去年获得梅州市创建“最靓屋夸”评选活动中最美庭院特等奖的丘浩旋家。融合了客家与岭南风格的庭院里,错落有序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充满着勃勃生机。“我在建设过程中比较注重融入文化因子,使用的材料、工艺尽量保留客家元素。”丘浩旋表示,现在有很多人觉得他家的庭院充满了客家风韵,纷纷找他借设计图纸仿建。
从景观打造、民居建设到庭院设计,羊岃自然村的各项建设都渗透着客家人文精髓。与之不同的是,位于蕉城镇龙安村的广东(蕉岭)乡建馆在建设中融入乡建文化,成为蕉岭乡村风貌管控的一大亮点。“我们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充分提炼乡村建筑的纹样、线条、材质,传承客家传统元素,建成一座占地5733平方米的乡土建筑营造展览馆。”蕉城镇党委副书记涂伟文表示,乡建馆的建成,激发了越来越多人对蕉岭乡建文化的兴趣。
“乡村风貌提升要保留乡土气息,深入挖掘当地乡村特色和人文历史资源,以文化塑魂建设美丽乡村,让乡亲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涂政平表示,目前蕉岭县正在出台《蕉岭县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在充分挖掘提炼利用蕉岭的民居建筑文化特点和特色建筑元素的基础上,分不同区域设计了具有乡村特色、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农房建设实用图集和旧房风貌改造技术导则、图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