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韶关革命斗争史熠熠生辉

2021-09-27李国华

源流 2021年8期
关键词:韶关敌人红军

李国华

一个世纪前,广袤的韶关大地,黎民百姓饥寒交迫,深重苦难。

红船光辉照大地,春雷滚滚撼神州。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她组织工农闹革命,武装斗争夺乾坤。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韶关人民坚定信念跟党走,追逐光明不回头,他们举红旗,挥刀枪,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出了一部荡气回肠、熠熠生辉的韶关革命斗争史。

粤北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1925年12月,中共曲江支部成立。这是韶关最早的党支部,隶属于中共广东省委领导。随着韶关党组织的发展、壮大,中共广东区委决定于1926年冬成立中共北江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北江地委)。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泥腿子”要翻身、要反抗。他们成立农会,组织农民自卫队,打土豪,分田地,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席卷粤北大地。

1927年12月,曲江西水农民武装暴动,同地主、劣绅、国民党反动军进行了四次较量。22日,重阳欧屋、水心、青水塘等村的农军100多人和数百农民手持大刀长矛,汇同前来支援的朱德的一个连的官兵,包围了大沙洲下村,向该村的地主武装发起进攻,击毙地主1名,处决4名,没收地主的财物分给农民。28日,地主武装千余人数次向暴动的农军疯狂反扑。农军坚持作战,朱德派兵前来支援,与农军奋力合击,终获大胜,毙伤敌百余人,缴获枪支武器一批。西水暴动的围攻与反围攻,反扑与反抗,农军顽强作战达一个月之久,暴动遍及十余乡,方圆数十里,参战人数逾千。西水暴动是韶关农民暴动的先导,是革命武装反击反动武装的一次英勇尝试。

1928年1月23日起,仁化县委发动数以万计的农民烧田契、铲田基、分田地、缴枪支,给封建地主、恶霸以沉重的打击;并于2月13日经过激战,攻入县城,缴获物资一批,发布了《革命委员会政纲》和《暴动宣言》,号召全县人民起来大暴动。仁化暴动震撼粤北,敌人极为恐慌。从2月14日起,为扑灭暴动烈火,国民党反动派先后调集数团正规军、民国、土匪进攻董塘,妄图掐死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北江特委派出武装力量和当地农民的支持,多次打退数倍于己的敌人的疯狂进攻,打死打伤敌200多人。3月中旬起,国民党纠集警队、民团、土匪,以几倍于守寨农军的优势围攻石塘双峰寨。石塘军民700余人在党的领导下,不分老幼,生死相依,顽强抗敌。为攻破双峰寨,国民党控塘断水、火烧寨墙、炮轰、飞机轰炸,使寨内缺水断粮,农民伤亡严重。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农军们坚持8月之久,并有50多名赤卫队员突出重围。双峰寨保卫战坚持时间之长堪称我国农运之最。双峰寨军民用鲜血和生命在中国农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被当时的广东省委誉为“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

1928年2月13日,南雄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暴动。暴动自13日全县统一行动攻击各主要税厂起,到3月17日赤卫队员退出篛过村止,历时1月余,参加暴动人数达3万以上,参与土地革命人数达5万人。暴动时,口号撼大地,杀声震长空。暴动中击毙税厂、土豪劣绅220多人,缴获枪支弹药一大批。这次暴动,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全省鲜见。

同时,乐昌、英德、乳源等地都有农民暴动。

红军在韶关的英雄篇章

红军在韶关打了好几次大仗、恶仗以及以少胜多的漂亮仗。

1928年1月,在农民武装配合下,朱德本部在坪石一线,大败国民党许克祥,诛敌1000余人,缴获钢炮、迫击炮、步枪、机关枪一大批,子弹200担,这就是著名的“坪石大捷”。坪石大捷是我军作战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南雄水口战役,这是一场大仗。1932年7月8日凌晨,红五军团在向乌迳开进中发现粤军第四师由浈水南岸向南雄逃窜,即改变行军方向,向水口堵擊。当天下午1时,战斗在水口的篛过村隔河与敌人打响。当晚敌人退守水口圩附近高地。7月9日下午3时,敌军以优势兵力首先向水口西南面的红三军猛扑。红三军战士占据有利地形,顽强阻击敌人,多次打退敌人的全线冲锋。战斗异常惨烈,粤军4个团疯狂反扑,红五军团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敌人一批批倒下,阵地上尸横遍野。敌人一次次进攻,又一次次被我军击退,在红五军团阵地前,被红军战士砍死的敌人尸首达900多具。

血战梅花圩。1931年2月1日,红七军从湖南来到梅花(当时属乳源县),拟在这里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2日凌晨,广东国民党邓辉1个团从连(县)宜(章)方向追来。邓小平、张云逸和李明瑞等研究后,马上部署战斗,还击敌人。不料情报有误,敌人从湖南增调来2个团进攻红七军阵地,战斗非常激烈,敌人数十次冲锋,都被红七军击退。“梅花血战”,毙伤敌1000余人,红军伤亡70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是干部,损失甚为惨重。

红军长征过粤北的时候,也进行了几次战斗。一是新田之战。1934年10月25日,红军从江西进入南雄县界址、乌迳。此时,红军获悉陈济棠有1个连在乌迳的新田村筑工事,红一军团的直属侦察连去消灭他们,敌人因未筑好工事,边打边逃。新田之战毙敌20余人,缴获枪支弹药一批。新田之战是红军长征入粤的第一次胜仗,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士气,保证了红一军团和后续长征部队顺利通过乌迳。二是奇袭城口。蒋介石把仁化城口作为堵截红军前进的第二线封锁线的一个据点,在这里驻守有一个连,还有一些民团。红一军团二师先头部队到达后,经周密侦察,派2个营于天黑前将敌军包围,枪声一响,敌人发觉已被红军包围,不一会便纷纷投降。这次战斗俘敌百余人,缴枪百多支,子弹万余发,顺利突破了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奇袭城口的胜利,使红军主力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实现了筹饷、集结、西进的决策,为继续长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铜鼓岭阻击战。铜鼓岭在城口南面,红军攻占城口后,国民党调集部队从仁化县城出发驰援,红一军团二师六团奉命在铜鼓岭截击从县城扑来之敌。敌人先占领了铜鼓岭南边高地,红军处于不利地位,双方激战,敌人数次冲杀过来,红军沉着应对,组织了12次反冲锋,最终把敌人打退。此次阻击战,红军牺牲了100多人。四是乐昌九峰茶料战斗。这里红二师六团在乐昌境内阻击国民党李汉魂独立团第三师一个团的战斗。战斗由林彪指挥,从上午8时开始,打了10多个小时,打垮了蒋介石设立的第三道封锁线,掩护中央纵队撤离九峰,穿过大王山,顺利地走出粤境。

中央红军在粤北大地浴血征战,一次次取得重大胜利,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绚丽的英雄篇章。

战时省委在韶关的坚强领导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中共广东省委迁到韶关,先迁驻现武江区西河黄田坝,继而迁至南雄瑶坑、始兴县红围,最后定驻于韶关现浈江区的五里亭。

中共广东省委迁驻韶关时间不久,仅只三年多,但他们审时度势,开拓努力,实施坚强有力的全面领导,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有:

一、制定了将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到广大农村,大力发展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等重大决策。

二、于1939年3月至11月,分别在曲江马坝、演山及南雄举办了4期党员干部培训班,为全省革命事业培养了一批党员干部。

三、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和建党工作。在省委的领导、发动下,广东各地的抗日救亡活动出现新高潮,自1939年1月起,粤北地区在较早建立“抗先”(青年抗日先锋队,简称“抗先”)组织的南雄县后,翁源、曲江等县“抗先”组织和其他抗日团体迅速建立和发展,呈现出人民群众抗日热情空前高涨,党的建设迅速发展的大好局面。

四、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开始后,一大批青年从广州、珠三角地区来到韶关,根据这种新情况,省委要求各地党组织用“抗日青年同盟”的名义将他们组织起来。经过教育、培养,这批“青盟”盟员,几乎都参加了党组织和游击队,成为抗日救亡的重要力量。同时,省委还通过各种渠道、人际关系,积极主动、耐心细致地做韶关地区的统战工作,其中尤其对国民党第七战区第二挺进纵队司令莫雄的统战工作非常成功。

五、领导和促进韶关抗战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广州沦陷前后,十余所广州大中学校陆续北迁韶关。省委要求要加强对这些学校的领导,引导和推动这些学校建立文艺社团,组织读书会,举办夜校、习字班,积极开展社会教育和抗日宣传,既激发了学生的抗日热情,又极大地推动了韶关抗日文化的发展。这时候,一大批文化人、文艺戏剧团体、歌咏队等也撤至粤北。在省委的直接领导和推动下,这些进步文艺社团积极创办、出版进步刊物,创作、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抗日戏剧、歌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抗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日军进攻香港,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知名人士被困香港。战时省委设立了韶关的接应联络站—侨兴行,巧妙、安全地转移了茅盾、柳亚子、胡强夫妇等民主文化人士。

老一辈革命家在韶关的光辉足迹

毛泽东、朱德、邓小平、彭德怀、项英、陈毅、张云逸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领导人,在韶关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

毛泽东多次到韶关。1923年5月,毛泽东接到党中央的通知,立即从湖南赶赴广州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时粤汉铁路尚未全线通车,毛泽东徒步入粤后取水路从乐昌进入韶关。到韶关的当晚即与湘军驻韶军部的进步军人屈子键、蒋啸青交流了衡阳三师的学潮和湘军情况,指导他们要注意团结大多数,要与工农结合。第二天乘火车赴广州参加会议。1923年冬,毛澤东第二次途经韶关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以共产党员身份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毛泽东第三次到韶关是1925年的8月,他由乐昌坪石乘小木船到乐昌县城住宿一夜,第二天乘船到达韶关后,在湘军驻韶政治部主任屈子键的热情帮助下,换乘火车顺利到达广州,考察了广东工农运动和主办第六期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已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的毛泽东接受中共中央常务委员会秘密任务,以养病为由请假两周,于2月16日来韶关考察农民运动。1926年9月,毛泽东率第六届广州农讲所学员50人来韶关曲江实习并参加了曲江县农民代表大会,这是他第五次来韶关。后来,毛泽东还带领工农红军在南雄乌迳脱险、进驻南雄县城宣传发动群众,以及指挥水口战役等。

朱德征战韶关。1927年12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留下来的部队800余人,辗转来到湘赣边后,利用范石生部的番号作掩护,率领部队到达仁化董塘,发动农民群众,镇压土豪劣绅,后到韶关犁市当铺进行部队休整训练。在犁市期间,朱德紧密联系当地党组织,两次支援西水农民暴动,再次配合仁化农军攻占了县城。他还在这里编写了《步兵操典》和《阵中勤务》两部军事教材,供部队训练使用。1928年1月底,在宜章、乐昌农民武装配合下,朱德率部对在湖南宜章岩泉至广东乐昌坪石一线,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坪石大捷。

项英、陈毅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从1934年10月至1937年冬,项英、陈毅率留在根据地的红二十四师、独立团及地方游击队约1.6万人,在粤赣边(即南雄油山、梅岭一带)开展游击战争,牵制敌人。面对国民党的残酷的军事“清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项英、陈毅率领红军和游击队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和巧妙的斗争策略,同敌人周旋。1936年冬,他们被围梅岭多日,面临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危难时刻,在狭小山洞中,陈毅写下了气壮山河的《梅岭三章》,充分表现出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革命斗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老一辈革命家在韶关留下的光辉足迹,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红色印记,是韶关革命史闪闪发光的亮点。

猜你喜欢

韶关敌人红军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韶关札记
少寨红军桥
敌人派(下)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韶关旅游景点的再译
足够是够的敌人
韶关有个青年创业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