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健康教育及产后乳房按摩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

2021-09-27刘晓艳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4期
关键词:母乳初产妇母乳喂养

刘晓艳 林 楠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二病房,辽宁大连 116100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喂养不仅为母亲和儿童带来很多益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发展意义[1]。妇女怀孕后,身体和内分泌快速发生变化,导致孕产妇出现情绪波动、敏感、紧张、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变化。同时,孕产妇会出现依赖、被动、不安、多思、多想等状态,这个时候,身边的人特别是丈夫的反应和支持鼓励就显得特别重要,有很好的支持系统的孕产妇会比较安心[2]。新生命的到来增加了产妇的焦虑情绪,分娩后血液中雌激素、孕激素及胎盘生乳素水平急剧下降,抑制了下丘脑分泌的催乳激素抑制因子的释放,在催乳素的作用下,乳房腺细胞已经开始分泌乳汁[3]。本研究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鼓励丈夫全程参与,让产妇及丈夫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及对母乳喂养的正确认识,进一步提升产妇坚持母乳喂养的信心,协助早期的乳房按摩,对乳汁的分泌量有显著的提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20年2—5月的120 例足月自然分娩且由丈夫陪伴的单胎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孕妇,年龄18~34 岁,平均(28.16±1.34)岁;孕龄38~42 周,平均(39.32±3.61)周。观察组孕妇,年龄18~35 岁,平均(28.33±1.58)岁;孕龄38~41 周,平均(39.15±3.44)周。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足月自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年龄28~35 岁;均为高中以上学历;均为母婴同室;住院期间均由丈夫一人陪伴;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产前有严重的妊娠期合并症;合并精神系统疾病不能配合研究者。本研究经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只进行常规的母乳喂养宣教,包括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膳食以及母乳喂养的好处、正确的哺乳姿势等。观察组鼓励丈夫陪同学习,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产妇和丈夫同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产后给予乳房按摩,具体如下。①分娩前:护理人员在分娩前即开始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宣教,丈夫陪同孕妇一同学习,并用婴儿模型进行相关育儿技能的指导,让孕妇和丈夫进行现场操作,营造轻松、简单的学习气氛,缓解孕妇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增加孕妇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建立母乳喂养和育儿能力的信心,尽快融入父亲、母亲的角色。②分娩后:分娩后第一时间内进行早吸吮,护士定时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乳房按摩,增加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指导丈夫学习如何协助进行母乳喂养、乳房按摩及照顾新生儿,每次母乳喂养前均给予乳房按摩。每日哺乳次数不少于8 次。③出院指导:根据产妇自身情况,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全面了解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情况,对于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耐心地帮忙寻找原因并给予鼓励。乳房按摩方法:①用3~4 根手指沿着乳腺管的方向双手交替,自乳根部向乳晕处用手轻轻按摩,每侧乳房按摩5 min。②一只手托着乳房,另一只手食指在乳房下方,其余四指在乳房上方进行抖动,每次每侧乳房抖动3~5 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评分、技能、母乳量、产妇乳房肿胀情况,具体如下。

1.3.1 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评分和技能 母乳喂养相关知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需要掌握的知识分别为早吸吮、母乳喂养的好处、频率、如何判断母乳充足、有效吸吮5 个问题,每题20 分,<85 分为不及格。

1.3.2 母乳喂养相关技能情况 母乳喂养技能考察包括母乳喂养姿势、乳房按摩手法及如何给宝宝拍嗝、更换尿不湿、新生儿洗澡及脐部护理5 个方面,分为自行完成、协助完成和难以完成3 个方面。

1.3.3 母乳量 记录两组分娩后3、30 d 的母乳量。母乳充足:哺乳后婴儿很满足,很安静,不哭闹,每天小便≥6 次;母乳不足:哺乳后仍哭闹,添加配方奶粉后有满足感,每天小便<6 次。

1.3.4 乳房肿胀 观察两组产妇的乳房肿胀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频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母乳喂养知识评分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母乳喂养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母乳喂养知识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母乳喂养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母乳喂养知识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母乳喂养知识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后t 值P 值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60 60 53.71±3.42 54.09±2.85 1.2817 0.4218 95.67±2.38 84.75±4.36 14.5785 0.0436 42.0409 29.2854 0.0151 0.0217

2.2 两组母乳喂养相关技能的比较

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技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母乳喂养相关技能的比较[n(%)]

2.3 两组母乳量的比较

两组分娩后3 d 的母乳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后30 d 的母乳充足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母乳量的比较[n(%)]

2.4 两组初产妇乳房肿胀率的比较

观察组初产妇的乳房肿胀率为5.00%(2/60),低于对照组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母乳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和各种优质的免疫球蛋白对婴儿的成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有研究表明,采用母乳喂养的婴儿的自身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明显高于代乳品喂养的婴儿,母乳喂养可降低儿童期间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和成年人期间高血压及其他肥胖疾病的发病率,是最好的喂养方式[5]。但母乳喂养属于一种脆弱、异变的社会行为,在初产妇中显得尤为明显[6]。母乳喂养率低下的原因多样复杂,主要包括产妇主观因素及其他客观因素[7],实现成功母乳喂养的第一步是建立产前母乳喂养意愿[8]。家庭支持与医护人员的宣传指导有密切联系,医护人员应对产妇与家属进行教育指导,使产妇纯母乳喂养意识与信心显著提高[9]。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调动其自主性,更好地对新生儿进行护理,进一步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10-11]。

已有文献报道,母乳喂养受到历史、社会经济、文化、个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2]。为了强化感染防控工作,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制订了相应的陪护人员管理制度,严格一患一陪护,不能随意更换陪护,病房严格管理,住院期间禁止患者外出,陪护人员固定[13],从而增加了产妇的紧张情绪和无助感,因此家庭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丈夫在母乳喂养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产妇分娩后身心疲惫,为缓解产妇的压力,有利于母乳喂养工作顺利进行,丈夫应做好协助工作,如给新生儿更换尿布、帮助哺乳等[14]。

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产妇本身和家庭对母乳喂养的重视与了解。部分产妇本身有母乳喂养意愿,但因为家庭支持不能满足引发母乳喂养不成功的情况较多[15]。本研究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针对性地给予早期干预措施,让产妇及丈夫均掌握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以及护理新生儿的相关技能;丈夫的参与和支持给产妇树立了母乳喂养的信心,减轻了产妇的心理负担;定时的乳房按摩促进了乳汁的分泌量,减轻了乳房的肿胀,进一步促进了母乳喂养的成功。

猜你喜欢

母乳初产妇母乳喂养
洛阳市住院产妇母乳捐献知信行的调查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母乳库运行现状及质量改进效果评价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母乳喂养进社区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